快速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王倩倩
王倩倩
(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 江苏启东 226200)
初中语文的学习经过小学的教学进入了新的模式,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启迪学生的心灵和增长学生的人格魅力上。语文强调人文性,它通过学生对于课本的学习,使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认知中走出来,进入一个面向人生素养的启迪环节。此外,初中语文教材的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课文内容优美、流畅,富有独特的时代气息和精神内涵。课本的有机编排向学生传递了德、智、体、美、劳等多重因素。阅读部分的有机开展,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加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内涵。
一、快速阅读法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是信息爆发的时代,阅读速度决定了信息获取量。初中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理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快速阅读能够有效保障学生足够的阅读量。这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阅读速度的提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长期高效的模式下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积累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和技巧能帮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重难点,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做到快速有效地阅读。第二,阅读的广度增加。阅读能力的培养能积极促进学生阅读,在初中的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会出现不会阅读而导致的不阅读问题。而快速阅读能促进学生阅读,使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在阅读能力的帮助下,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增加自身的阅读广度。
(二)提高有效信息的捕获率
有效信息的捕获是快速阅读最大的优势。在初中阅读中,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和有效信息的筛选,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利用快速阅读法去进行阅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文章的反复阅读,逐渐找到文章的关键和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提升关键信息的捕获,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正确分析。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快速阅读法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综合能力。阅读的开展,能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快速阅读法的范畴,不能仅仅只与课本相关联,而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开展。基于快速阅读法进行的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身心,帮助学生养成许多习惯,帮助学生建成完善的人格。此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文学作品感知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通过感悟生活中的事情,去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为写作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快速阅读法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集中是快速阅读法的开展要点。学生只有将注意力集中于课本,才能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接收到知识。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衣》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文中的对话作为基础,作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基础。对话能快速吸引学生目光,是文章的核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指定学生快速阅读的文本,帮助学生培养能力。
(二)开展学生对于文本的记忆训练
快速阅读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浏览或记忆更多的内容。但对于学生而言,记忆内容是关键。它能够减少学生在阅读题中锁定文本的时间,加强学生对于全文的把握。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快速阅读法进行对内容的记忆环节,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去快速阅读,时间到了,复述自己的记忆内容和全文把握。教师开展的记忆训练,能帮助学生得到快速阅读的技巧,有利于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的养成。
(三)提供学生定额标准的阅读量
大量的阅读能积极促进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师可以以课本为基础,为学生提供课下的阅读材料。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故乡》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文豪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供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提供关于写家乡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它可以使学生在增加视野的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快速阅读的要领。[2]
三、总结
快速阅读法是当前初中生必不可少的阅读方法,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达到综合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开展多策略去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法的养成。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策略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