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态—高效”课堂构建探微

2020-01-09吕旭东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吕旭东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中学 甘肃平凉 743412)

一、“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

生态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借助生态学的思维和视野,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进行充分关注和重视,强化教育思维理念、教学情景创设、良好师生关系、实践教学范式的重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型课堂的构建。高效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授课和知识讲解中,实现了高效果、高效益和高效率的获取,是教师借助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内容、获得更多的方法与过程,形成更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感,树立准确的价值观。而“生态—高效”课堂则是注重了教学思维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注重将学生充分置于课堂主体地位之中,教师通过生态化教学环境的创设、生态化教学思维的运用、生态化教学内容的优化、生态化教学过程的创新以及生态化课堂框架体系构建等,带动和引领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全面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态—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强化初中数学“导入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13、14岁的年纪,已经储备了不少的知识素材和生活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让他们感兴趣一些话题来更加细致深入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可以根据本次课程的重点来巧妙拓展,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围绕学习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例如,“圆”的学习,我是这么引导学习进入课程内容学习的:同学们,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你们能举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来吗?学生列举出了汽车轮子、太阳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你们能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呢?有的学生回答说用圆规,还有的学生说用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捆在笔端,拉直后在纸上划一圈就是一个圆。我赞扬了这位学生,并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向学生介绍了圆的圆心、半径等概念,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圆的性质。在这个学习和引导的过程当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和规律,从而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开拓了思路,发散了思维,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果。[1]

(二)强化初中数学“问题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源泉,要想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深入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统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探究性、启发性课堂提问的设计,借助科学的问题,强化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激发,助力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方面,教师要提出有着准确问点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的关键进行把握,特别是要搞好难易程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或独立思考所能够解答的。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的学习探究动力难以被激发,若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让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探究。同时,问题的设计覆盖面要尽可能的大,问题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对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充分考虑和照顾。教师还要注重对提问时机的把握,要在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未全面掌握、有一些观点和思想想要表达但不知从何说起时进行提问。例如,对直线y=3x+4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进行求解一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条直线和两条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直角三角形的答案,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提问:如果对其面积进行求解,应当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出借助点的坐标求解进行直角边长度的计算。

(三)强化初中数学“实践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概念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认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秉持“做中学”的理念,积极借助情景创设让学生充分实践,特别是要注重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思维养成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创造和发现,帮助和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联系、性质和内在规律进行充分掌握,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例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是否任意的三条线段都可以构成三角形。之后,教师让学生准备三个长度不同的木棒,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演示与组拼,这个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这样的实践性情景创设,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探索与思考探究,而且让学生对于“并非任意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的原理进行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思考,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可以实现三角形的构成?这样,学生的探究热情就能够充分激发,通过反复地尝试和探索进行思考,对三角形构成要素应当满足的条件更深刻地理解。整个实践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有益的。[2]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态—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当坚持强化初中数学“导入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强化初中数学“问题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强化初中数学“实践化”“生态—高效”课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