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探究——以《宋仁宗孝道治国与北宋商业繁荣》为例

2020-01-09赵清风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赵清风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中学 安徽六安 237131)

引言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很多的高中历史老师都积极地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的陈旧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老师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公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借鉴历史,并吸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宝贵意见,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情境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一些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幽默搞笑的具体场景,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对书本上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一些历史人物演绎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情节;老师通过一些教育模型来模拟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等等。这些方式都是将教学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学知识。[1]

二、如何将情境教学运用到高中历史这一学科

(一)运用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中历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以身边的真实生活事件为切入点来进行情境教学,以便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宋仁宗的孝道治国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事来进行举例,如:“00后捐骨髓救父、张轩睿捐肝救父”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老师可以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出本章节的主人公,一位以“贤孝”闻名的皇帝——宋仁宗的孝道治国史。老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联系自身,认识到“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孝道”精神。

(二)还原历史情境,引用教学道具

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习量比较大,关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记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学生容易弄混。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多运用教育道具再现历史情境,来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例如,在学习北宋的商业繁荣这一知识时,老师可以用投影仪给同学们分享一些关于北宋经济发达的画面,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史食货志》中的部分文字记载,等。这样直观的展现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课堂印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创设问题情境,加深知识巩固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一举多得。例如,在学习宋仁宗孝道治国与北宋的经济繁荣这一章节时,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几个问题,让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本上的知识和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进行解答。如:宋仁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的孝道治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北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有哪些等。然后,在课上,老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同学来回答上述的问题,回答得好的地方,老师要予以一定的肯定,回答得不好的地方,老师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补充。最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回答情况,来进行重点的讲解,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再现历史情境,深化知识理解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兴趣教学,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在班级里举办“舞台剧”,再现历史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完宋仁宗的孝道治国和北宋的经济繁荣这一章节后,老师可以以著名的《狸猫换太子》这一舞台剧为向导,引导学生们进行班级舞台剧的排练,通过运用角色互换演绎宋仁宗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宋仁宗的事迹,加深学生对“孝道”的了解,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2]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老师应该以激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探究为目标,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为向导,来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任课老师要针对学情,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享受历史的学习,爱上历史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