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2020-01-09吴晓光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吴晓光

(福建省漳州实验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还有价值观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初中化学是学生进入到初三后新增加的一门科目,它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往往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化学的知识又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很多的学生会陷入到想要学习但是又学不会的一种局面中。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

一、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

科学伦理主要是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中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不能够因为自己的一点利益就损害他人的健康,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那么,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仅要进行化学知识的讲解,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够任意使用化学物质去损害大自然或者是伤害他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硫酸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之前一个比较热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清华的高材生使用硫酸去泼动物园中狗熊的事例,该人的行为导致狗熊的皮肤受到了严重的腐蚀。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硫酸的危害性,因为狗熊的皮肤本身就是比较厚的,而硫酸都能够导致其腐蚀,自然能够看出硫酸的破坏力超强。除了让学生学习到这个化学知识的内容,教师也要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尊重生命,更好地利用化学去服务社会。[1]

二、注重化学精神的形成

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中,化学的基本知识是基础,但是也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化学中的现象和规律,掌握化学中本质的内容,形成科学的化学观念。学生能够通过化学的学习,形成化学的思维和化学精神。化学思想主要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能够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化学中,学生会学习到守恒定律,而这样的一种化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为解决化学问题寻找到突破口,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将物理还有生物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化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化学精神。[2]

三、加强化学思维引导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其思维形式也存在着自己的一个特点。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还有符号世界等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中会涉及到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这一个知识点就充分体现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世界的特征,同时还体现出了符号世界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物质的性质到化学的反应等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化学思维。又如,在学习某一个物质时,教师可以围绕着该物质的类别、组成还有结构等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特殊的视角观察物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变得更加的全面。

四、开展问题情景教学法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使下爱上化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利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化学的问题,从而学习到新的内容,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和化学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也要注意,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和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往往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学习到钙这个化学元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又比如学习到了锌还有碘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侏儒症还有甲状腺疾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去解释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能够从物质的性质、结构等方面去分析问题,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会带着问题更加积极地开展新知识的学习。那么,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这些化学物质的组成,也认识了它们的结构,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学生认识到了化学和生活的联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3]

五、结束语

总之,化学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中,以课本为依托进行核心素养渗透,夯实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