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对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庄 茜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 江苏江阴 214400)

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也充分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去探索和创新适合语文自读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高效的语文自读教学课堂,从而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自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基础。笔者在下文中将谈谈初中语文自读课对学生自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一、语文自读课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语文自读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主动发言和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相反,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自读课堂上强化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当学生在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自身就能够感受到课本文章中的力量。在学生带有自己的情感去朗读文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还能够把听者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之中,从而使语文课堂上充满乐趣。

(二)开展语文自读课堂,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对中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感染运用,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的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自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等,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读水平。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开展语文自读课,能够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奇妙之处和获得深层次的艺术享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读能力,同时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目标。[1]

(三)培养语文自读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师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自读,一是能够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进行自读的时候,他们要带着感情去读一篇文章,要做到语句通顺和不多字或少字。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集中注意力和控制好语速和语句停顿,并把握好每个细节的地方。这样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既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语文自读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变得更加严谨缜密,使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读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让他们成长为具有高情商、高智商、高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语文自读课对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自读课上,要进行自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促使学生在自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写作中思考问题而更好地提高自读能力。在自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自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的先后顺序,自读训练应该在前,写作训练应该在后,让学生在自读训练结束之后再进行写作训练。因为在自读训练之后,学生就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这时候再进行写作训练,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找一些比较简单又有哲理和内涵的小文章,并把文章打印在A4纸上。在自读课上,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打印出来的文章,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两遍,要求他们要声音洪亮和带有感情色彩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完两遍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思考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感悟。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二)与学生培养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朝气蓬勃,同时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也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青春期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师生感情,要走进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朋友关系,让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学生能够把教师看成自己的朋友时,他们才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同样,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让初中学生对语文自读课的学习更有兴趣,才能够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良苦用心,使他们自己更加主动地进行自读学习。同时,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语文基础、学习水平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语文水平进行相应的自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自读课堂的教学效率。[2]

例如,教师在进行自读课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先选取一篇较好的文章、在讲台上给学生朗读。比如。选择《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然后在朗读完成之后,可以从每小组一号开始让学生依次说一说:从教师朗读的课文中学习到了什么?教师有哪些地方读得不好?学生自己在朗读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每位学生的发言,大概一分钟的时间。通过这样的课堂交流,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看法,同时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热爱语文自读课,进而提高自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学生课下进行练习,能够提高自读课的成效

自读课堂一节课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而学生要完成的自读量又比较大。因此,为了提高自读课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相关的自读预习。在自读预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朗读预习,也要结合课文学习生字。自读预习能够为学生在课堂上读好自读课文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最苦与最乐》这篇自读课文时,由于该文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自读预习。在预习中,学生除了要预习课文的生字之外,还要对文章进行阅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到了正式学习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简单地提问,查看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自读预习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进行讲课。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读课的教学成效。

总之,自读课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语文素养和各项综合能力;自读课还能够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和朗朗的读书声。语文教师要坚持让学生进行自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提高语感和自读能力,在自读中有所感悟和收获,在自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