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教学目标探究

2020-01-09戴伟英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戴伟英

(大连普兰店南山小学 辽宁大连 116000)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立德树人,立德是指树立德业,树人是指培养人才,就是指要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素质人才。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身心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老师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渗透和引导,不能再沿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说教”手段,而要让学生在课程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德育教育的培养。

一、以德育教育为原则来指导教学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以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引,以德育教育原则来实施教学活动,并将德育思想贯穿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意义深刻。一线教学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遵循德育教育原则来循序渐进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和培养,将思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教育等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教材为载体,把握德育教育内容,开展集知识与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积极健康的教学活动。[1]

二、开展德育专题教育来促进教学

学校针对“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开展了一些的德育专题教育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教育效果良好。专题活动凭借着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促使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从积极主动性上有明显的提高,对学生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思想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例如,我校三月份组织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四月份“缅怀先烈”活动;五六月份的“珍爱生命”主题活动;九月份的“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活动;十月份“热爱科学,节约资源”活动……这些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专项德育活动,因势利导地促进了教学发展。

三、组织开展丰富的德育课堂

在当代小学教育教学中,各个学科教材中都涵盖了德育思想和德育内容。因此,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下,各个学科的老师要各司其职,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德育思想教育。德育教育要贯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始终,持续地进行渗透和引导,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老师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开展德育课堂活动,对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使小学生从思想、行为、态度、情操上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2]

四、通过家校互动为德育教育助力

德育教育并非是学校教育的单一教育,家庭作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小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品格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发挥着学校德育教育的延续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完成“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时,学校要给家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科学的指导,给家庭教育动力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完善家庭教育,让家长摆脱在教与养的问题上焦虑情绪,将家长粗暴应对教育问题的现状进行指导和改进。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做好学校德育的延续,为德育教育助力。针对家庭教育,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指导互动,比如:家长专题工作坊活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分享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开展线上家长交流群,针对学生教育的科学方法,定期地进行整理,并发送给每个学生家长;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组织家长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同时科学地引导和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和习惯……学校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以家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增加了家校的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促使家庭教育为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助力。[3]

五、总结

德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着眼点,德育与成绩教育截然不同,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思想和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持续完成的一项教育任务。在小学基础阶段渗透德育思想,老师就要在课内、课外教学目标的确立中,明确德育知识的学习,让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去完善自身的品格和素养,从而实现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