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20-01-09代小兵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代小兵

(贵州省桐梓县风水镇风水中学 贵州桐梓 563200)

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更为合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自我进行解题的机会

当前的教育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向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应认识到单纯教育学生,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了。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利用这种方式,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运算能力作为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应着重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开展更为针对性的训练,避免学生出现一些低等的错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身粗心的问题,出现一些十分简单的错误。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数学题,使学生避免出现这种错误。[1]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有关于“有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个人运算能力的提高。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不断在课堂上渗透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有着趣味性的运算游戏,游戏教学方式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融入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进行运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个人运算能力。[2]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专门组织有关于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比赛,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件布置相同的运算题,采取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准确率最高。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让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更为合适的教学计划。

三、总结运算技巧,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运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是有着技巧可遵循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算心得。学生通过自己总结、汇总、分析有关于运算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算技巧,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很多固定的题型,有着相同的解题方法。针对这些题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经常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分式方程中,蕴含了很多的运算方式,如:加减乘除运算、分式运算以及乘方运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具备一定难度性的运算式,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3]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正确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因为粗心大意,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教会学生使用草稿纸,发挥草稿纸的作用,利用草稿纸进行反复的验算,要保证草稿纸上的内容清晰可见,为学生的运算节约一定的时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的正确率,让学生提高运算时的效率。有的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认识到草稿纸的重要性,在草稿纸上乱涂乱画,浪费了一定的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道题后,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检查,保证题目的正确性。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4]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对于运算的重视,通过在数学时增加一些有趣性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