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0-01-09刘丽慧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刘丽慧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六小学 内蒙古赤峰 024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对于作文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作文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做到一定的创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时,如果能够更好地开展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的习作课堂中如何开展分类指导教学呢?都具有哪些创新的策略呢?下面,本文将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但是目前,还是会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占据学生大半的时间。学生自己能够利用的时间不足,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得不到发挥,使得学生的自我价值在课堂中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学生对于习作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地下降,这对于作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显然是不利的。[1]

(二)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作文技巧上面,但是忽视了兴趣教育。很多的教师都是在讲解写作的结构和语法这些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丧失,学生的创造力在写作中得不到较好的发挥。

(三)作文选题和实际生活不符

目前,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题材的思想性,但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这样,学生不能把生活中的感悟和发现很好地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

二、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学生主导思维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观点和行为及时地纠正。但是课堂中,主要的思考者还是学生自己。因此,学生需要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课堂中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习作的思路和写作的方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应该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发挥和想象,教师只需要做好想象类的文章的技巧指导即可。对于学生编写的童话故事和想象的内容,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更加敢于并且愿意进行想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也通过想象获得了创新能力的提升。[2]

(二)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把时代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中,把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结合。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写作的奥秘。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分类指导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将游戏和作文教学进行结合。例如, 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五《我爱的小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表演自己家的小狗的动作,或者是见到的小狗的各种有趣的动作等等。通过学生的表演,学生能够对小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教师借此趁热打铁,学生会更好地完成这篇状物类的习作。

(三)提高选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作文的选题在小学的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他们的一些思想意识还不够深刻,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学生在写作中有些思想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为此,在写作中,很多的学生都会选择七拼八凑,最后写出来的内容没有任何的意义。这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能够以教材为出发点,为学生选择一些和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个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就自己的心爱之物展开描写。这种和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3]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分类指导教学中进行创新策略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分类指导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问题入手,有效地提升分类指导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