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性悟人生,以我手写我心——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回归自我
2020-01-09李双洋
李双洋
(广东韶关实验中学 广东韶关 512000)
著名作家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叶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中更是大声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1]而作文是学生用来抒写自己主观情感和刻画心灵感受的一种文学,它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性”的文学。
文章中的这个“我”,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所谓实的“我”,是“以我笔写我心”。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是通过“我”的眼看,“我”的心悟,“我”的耳听,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印象深刻,刻骨铭心,然后由笔者诉诸笔端,行之成文。字里行间,自然处处有“我”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这个“我”是实的“我”。虚的“我”是“一滴水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世间万物,大到宇宙星球,小到细雨尘埃,全都可以幻化为“人形”,在纸上自由的舞动,展示它们对生命的感悟,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的诠释。这个虚的“我”,无处不在,又无迹可觅,因为它藏在文章中的物象之中。作者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文中无“我”,却处处有“我”。只不过,这个“我”是“虚我”而已。
但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无论是表现实“我”还是虚“我”,都离不开“情感、人性、生命体验”三个因素。也就是说,作文如果离开这三个因素,那么这篇文章绝对是“行尸走肉”。情文并茂的文章,必须或抒发情感,或展示人性,或阐释生命体验。离开了这些思维活动,文章就丧失了“血肉”,无法生动、鲜明,难以体现作者内在的素质。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的思索、对人性的拷问,才会让作者思维敏捷,思想成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无病呻吟,面目可憎。
首先,说到人类的“情感”,无外乎“喜、怒、哀、乐、爱、恶、欲”,它们是“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因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或情绪反映。这些情感或情绪,源于天生,不学而能,最贵“自然”。另外,它和“人、事、物、景”等“实生活”紧密勾连,学生在作文中抒发此类情感时,无需过多的夸张和修辞,只需把过去的情感体验稍加润色,就可以大胆、率真地写出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借助“背影”这个载体,把父慈、子爱这个经典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罢潸然泪下,五味杂陈。文章动人心者,莫贵乎“情”字。而这些“情”,不一定非要“惊天地,泣鬼神”,更无需“夸父逐日”的艰难追逐,只需要平时收集整理身边琐事、点滴感触。或许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言语,只要你用心去悟,用心去感,用心去写,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能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真正深沉厚重的文章一定要客观真实的塑造人性,表现人性。说到“人性”,这是个玄而又玄的东西。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是恶的。可见,人性有善恶之分,美丑之别。要将人性的两面展现出来,就需要有自我解剖的勇气。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当属巴金。《小狗包弟》中,巴金用冷静沉痛的笔调,将“文革”中人性的丑与恶毫不隐讳地描写了出来,并且表现了对自己行为的深深忏悔。他不避讳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他无法原谅自己人性中的恶。这种自我解剖的勇气不仅没有让世人看低他,相反还赢得了世人深深地敬佩。在我们的一生中,谁没有因为年少无知而犯过错,谁没有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人,谁没有因为胆小懦弱而违背良知……只是我们往往选择轻易地原谅自己,宽恕自己的罪孽,任岁月的流逝,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洗白。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良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总会有一个残存的沉痛的记忆吧。如何对待这份记忆?如何对待这份伤痛?是让它在黑暗的角落里继续发霉腐烂,还是让它在你的文章里开成一段忏悔的花,这应该是对人心最大的考验。这样用真诚和良知写出来的的文章,才能真正感人至深。
最后,好文章一定要体现“生命的感悟”。这种感悟,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需要有敏锐的心灵和独特的视角,更需要作者有自己独特的切身体验。《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由一棵小小的藤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向上。古语云:“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人间百态,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则:爬上金字塔顶的蜗牛,翱翔蓝天的雄鹰,笑傲山顶的迎客松,寂寞山谷的野百合……无不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在警醒着世人:或坚持不懈,或百折不挠,或挑战严寒,或忍受孤独。人类自诩为万物的主宰,其实有时脆弱得不如一棵小草,消极得不及一朵野花,自私得不如一粒石子,渺小得不如一只蚂蚁。人有时改变自己,从懦弱走向坚强,可能就是因为与自然的一次邂逅:瓦楞上长出的一棵小树,天空飘过的一朵白云,遗落在路边的一枚硬币,被风吹落的一片的树叶……这些东西不因“我”而存在,却因“我”而被发现。在这回眸的一瞬间,却擦出灿烂的智慧火花。这些都是对生命独有的感悟,这种美的邂逅发乎心、诉诸笔,就成了优美的文字,往往动人心魄,涤荡心灵。
总之,作文就应该写人性悟人生,以我手写我心。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真正的好文章都是率性而为、有感而发、自由表达的产物,而且都是不拘一格的、活泼灵动的。它拒绝虚假,反对作秀,本质上是心灵世界的展示。我们要让那些思考生活,关注生存,直面心灵的个性作文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瞬间的感动、零星的哲思、莫名的惆怅、纤细的喜悦,还是深沉的思考、热切的向往,只要是闪现学生真我的文字,老师都应予以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