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2020-01-09奂文炳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奂文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尕昂乡中心小学 甘肃甘南 747000)

古人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我国古人就把读书看得很重要,读的书多了,才会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努力去探索和创新,把语文的读写更好地进行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将针对读写结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一、利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习惯

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阅读数量的多少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应该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当学生养成了自主进行读写结合学习的习惯以后,学生的语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提升上来。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必须要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进行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从而把握写作的规律,打造习作方舟。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例如,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每个月从图书馆中借一本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书籍,然后在每周的作文课上,让学生认真地阅读,要求学生控制阅读的速度,并在一个月内把这本书阅读完。如果作文课上看不完,学生就在空余时间来阅读。在下个月的作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篇八百字的观后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写的观后感进行点评。这样做,学生每个月都会阅读一本书籍,阅读之后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1]

二、利用文章展开教学,增强学生读写结合兴趣

语文从学习对象和内容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广域性、开放性和易学性的特征。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利用一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小故事来展开语文教学。教师利用故事展开语文教学,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体会语文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学习观念。

例如,在一周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选取其中的两节课。在这两节课上课前,语文教师利用十分钟的时间,然后给学生读一篇有正能量的文章,让学生认真地听。讲完之后,语文教师提问几个小问题,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最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判断分析对错,并进行讲解。这样,教师在课堂前给学生读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相当于让学生做了一篇阅读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结合兴趣。

三、进行科学的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作文课上,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安排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的训练做到有效率,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后进行写作,让学生通过阅读之后,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以后,再进行写作。最开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去仿照好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等学生有自己的思路了再让学生放手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重点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修改,还要培养学生互相修改的习惯。

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给的写作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师通过多媒体放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片,给学生讲述有关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比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过端午的时候在门口插杨柳,过中秋节的时候一起吃月饼、赏月亮等等。让学生分辨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还增长了知识。[2]

总而言之,语文就是其他学科,乃至于其他语种的基石。因为语文不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获得认知的基本工具,而且是进行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留心学生的读与写结合,用更好的教学策略把读写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阅读的方法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利用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奥妙,从而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