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研究

2020-01-09陶志花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陶志花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都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所采用的重要教学措施。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意义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也对学生未来的长足发展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进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改将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做为首要教学目标,抛弃传统教学理念中“师尊生卑”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生本课堂以学生为主,提倡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将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充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受到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仍旧延续传统教学模式,这已经不适应于当代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不会激发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反而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等消极心理。最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一直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没有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大大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参与率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生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思想。也就是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电脑住宅》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绘画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来,请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与课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画纸上将自己想象中的电脑住宅画出来。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去,在画作的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这样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一举两得。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适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带来新的面貌与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中抽象的语言转换为具体形象化的图片、视频,在更有利于小学生进行学习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通过图片欣赏等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想要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有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至五人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就“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有什么特点?使用什么材质制作的?距今为止保存了一共多少年?”等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习,就可以有效保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2]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当代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