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0-01-09唐晓玲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唐晓玲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 甘肃夏河 747100)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而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搞好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初中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课堂,更是学校要抓住的重点课堂。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合作化的教学模式日益提上课堂学习的日程。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小组合作的交流中不断探索新知,学校各方面就更要加强小组合作课堂的构建。

一、促进课堂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推广,许多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式教学法诞生,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以交流为基础,以整体提高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广受教育界的追捧。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及学校要能够“放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能够拥有“主人翁”的意识,不断地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不断地寻找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教师的课件,不是机械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在山的那边》时,教师先在导学部分讲授今天的学习目标,然后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最后的“思考探究”。尤其是针对第三题结合上下文,品味诗句,教师让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得出答案。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要各司其职,分角色完成相应地问题得出答案,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当然,教师不要忘记让学生合作查询,这是因为网上信息繁多且杂乱,部分学生很难个人完成自己的作业部分,要加强合作。另外,本篇课文是及其富有情感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饰演朗读,读出其中的情感所在,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培养默契。[1]

二、合理规划学生分组,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文本的理念,对学生的人格、能力、思维等各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我们要根据学生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小组合作紧密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我们要明确,高效课堂的构建,其实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地学习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教师要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到合适的学习模式,那就是小组合作。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育人,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让小组合作充分地融入到初中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风筝》时,首先是课前,初中学生要仔细看上节教师所要求的预习内容。学生要习惯进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在预习的同时,能够将小组分析及时反馈出来。在分析《风筝》时,小组进行合作分析出具体的重点词汇的意思及运用,同时借助相关的工具组内合作查清楚作者生平经历和写作的故事背景。其次是课堂中,学生可以分组站位,方便教师提出问题时相互讨论,得出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答案,教师也要能够为学生留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是课后,教师要做好课后工作,留出学生小组合作的作业,让学生不忘及时复习课堂所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不断学习和合作。教师可以让小组课下对《风筝》提出组内在相关课堂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整合清楚,以便下次向教师提问,将《风筝》的各节内容彻底学清楚。[2]

三、加强师生交流,完善课堂合作流程

课堂的主体分为教师和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地交流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才能促进双方的进步。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课堂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教师不能像传统模式一样,只注重自己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也能在课堂上进行与语文教师的互动学习,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交流,甚至是可以在课下进行生活上的交流,使师生双方能够更加地了解对方,以便语文课堂对知识的更好传授。之后,教师也要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使小组合作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课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教师在提出相关的文言字词知识点后,就提出让初中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根据自己的现有的知识得出词语或句子的解释,然后将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板书展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是否对自己的回答存在疑问,就此解答。最后,是教师的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讲课提出几个问题并进行举手示意。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学生深入解惑,教师再解答,形成高效的循环课堂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提高课堂效率。[3]

总之,在小组合作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时,每一名语文教师,每一个初中学生,每一所初中学校都是责无旁贷的。而且这个构建合理框架的过程,任重道远,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这需要每个教育传授者和接受者,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在合作化的高效课堂中,做到不落后,进“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