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0-01-09覃学全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覃学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高级中学 广西崇左 532200)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提高学生对各种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历史课程的具体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指导学生认识历史,形成对各种历史事件的独立认知,促进学生良好历史价值观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在历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严重

在历史课程中,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各种教学措施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严重,对于核心素养不是非常关心,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对各种历史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不在意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使得学生只能粗糙地进行学习,无法有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二)在历史课程中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更是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要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对各种历史知识形成有效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但是在如今的历史教学中,不少学生都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只是根据考试要求进行学习,而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和探究就没有积极性,再加上教师没有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更是使得学生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1]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核心素养理念,创新历史教学模式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历史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历史学科中,包括历史价值观、历史时空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史料佐证。要想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就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坚持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认识,从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2]

(二)结合信息技术工具,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堂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进行学习和探索,对其中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位置,从而为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工具,在网络上搜集各种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进行观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直观的学习这些知识,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中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科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一些关于早期政治制度变迁的史料,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观察不同时期政治内容的影视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变迁的了解。比如,《三国演义》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历史变化,《隋唐英雄传》则是对隋唐时期政治变化的一个侧面写照。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引领学生进行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对相关历史的对比和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念,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意识的培养。

(三)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各种历史实践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和历史景物,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历史的价值,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在“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进行对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组织和规化中,促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的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一些抗震纪念馆,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3]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理念,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努力培养学生自己的历史观念。教师要创新历史教学方式,促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