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通用技术教学
2020-01-09陈斌
陈 斌
(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吉林吉林 132001)
前言
教师在进行通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更新,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为学生诠释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教师要从通用技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教师在知识学习中要不断关注内容,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阵地。通用技术的优化教学,要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教师要带领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学习气息和魅力,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出发,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开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时候,要对教学形式进行不断完善和升级。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要值得教师关注的。第一,目前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理念是比较落后的,这难以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过分地主导课堂情况下,会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就全面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教师难以从根本上对学生所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让学生对通用技术知识学习失去了信心。第二,目前教师开展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比较单一的,这难以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形成浓厚兴趣。教师从教学思想等方面出发,没有为学生诠释一个属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这是抑制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导致教师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第三,目前教师开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沟通与交流[1]。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自身存在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影响了通用技术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技术意识
教师面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时候,就要对学生的技术意识进行重点培养,这其中要注意让学生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进行重点感悟,并形成一定的感知。教师要让学生对技术的基本性质进行把握,关注技术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在此,教师就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把生活和通用技术联系在一起。针对“走进技术世界”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技术存在的意义,让学生形成技术意识,合理地运用和把控技术,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工程思维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其中,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工程思维出发,让学生对通用技术的系统进行特性分析,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研究。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决策等形式,对工程思维进行重点引领和培养。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密切沟通,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地位[2]。在每一个学生都展现出自身意义和地位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在决策分析上看到希望,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通用技术领域中的具体要素进行研究。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把学生合理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主题研究。学生通过系统分析的形式,针对该领域的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发挥出自己的思想交流意识。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他们的工程思维进行有力培养。
(三)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优化创新设计
教师要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创新设计是学生以具体的问题作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活动。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等形式,对技术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制定出生动和形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动的知识学习下,形成创新性的方案[3]。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升级。
例如,教师针对“方案的构思方法”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把具体知识内容进行完美呈现。这样,学生在创新设计上也拥有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学生在通用技术知识的引领下,认识到所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并参与创新和设计之中,让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案更加高效。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面对高中通用技术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构建良好的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础,让学生看到所学习内容的价值。教师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全面更新,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学习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和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在一起,让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获得全面发展,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