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区汉语文学困生转化新策略

2020-01-09马建军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马建军

(甘肃省夏河县博拉中学 甘肃夏河 747100)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而言,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不可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首要教学问题。不论是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教育理念的初衷出发,我们都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局面。学困生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和学业方面,我们要加以正确地认识与引导,从而帮助学困生渡过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从而实现转化后进生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创设分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进程

作为学困生,其学习能力与接收知识的程度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性。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心,分层教学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藏区汉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它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也有效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效率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语文内容时,为提高学困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分层,利用有计划、有目标性的递进学习方式帮助学困生掌握这一文章内容。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基础性递进学习:第一,教师通读文章内容或者利用视听媒体为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朗读,并将文中的生字以识字卡的形式进行制作整理,为学困生顺利熟读文章奠定基础;第二,将文章内容进行分层划分,并引导学生对每一阶段的核心进行中心总结,以便于学生可以清楚地把握文章脉络;第三,让学生讲一讲文章对西沙群岛的描写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分层学习递进的情况下进行学困生的转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塑造汉语文在藏区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汉语文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

二、互动合作学习,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营造了一种民主型的学习环境,缓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合作互动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水平,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也会起到健康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燕子》这一篇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困生说一说自己对燕子的印象以及燕子的外观形象,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我心中的小燕子”为题进行500字左右的短文写作,并选出优秀文章进行朗读展示,从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章内容展开学习,看一看自己心目中的燕子和文章中描写的燕子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进行三三相对的座位安排以便于学困生进行讨论,用交流的方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活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当然,为优化学困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学困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为学困生进行引导计划的学习安排,如:划出文章中对燕子形象的描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困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

三、开展多元化评价,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有动力,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而教师的评价可以说是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学困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心理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压力,这也就出现了许多学困生在进行汉语文学习的时候出现不敢朗读、不敢回答问题怕出错的现象。尤其是对于藏区的学困生而言,由于他们长期受藏语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了文化冲突的现象。基于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正确认识,还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进行判定。例如,在学习《清明》这一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清明的一些活动,如:扫墓、拔河、蹴鞠、踏青,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在藏族人们的清明活动,在学生回答完后对学生说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如:这位同学真有礼貌,知道回答问题前要举手示意,而且你回答得很漂亮。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上课态度、基本礼仪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困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豪感,从全面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育,从而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得到优质的提升。

总之,对于藏区汉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互动合作、多元评价等不同渠道对学生展开全方面的培养,使得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