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路径分析

2020-01-09丁道理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丁道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三中学 新疆 841000)

前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地进行优化和创新。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应该在实际的学习当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对于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简单结构的设计”相关知识过程中,为了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结构缺陷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试着对相应的结构加以优化或者重新进行设计。这对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拓展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在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为通用技术教学创设高效课堂。一是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二是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例如,在教学“常见结构的认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并且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就能构建出一个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相关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三、丰富知识内容,健全学生的素养结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尝试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

例如,在教学“系统的设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尝试着对公寓系统、集雨系统等进行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对于系统的结构、分析、设计等相关的知识加以回顾及应用。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反思创新,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反思学习过程加以正确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出现无序管理的状态。反思教学的方式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和思维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流程的优化”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实际生产中常常会遇到方案优化、速度最快、造价最低以及用料最省等问题。因此,教师就要让学生针对生产当中相关流程进行思考和反思。学生在反思中就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对其加以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生产流程方面的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教师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培养学生的通用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创建相应的通用技术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