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力
2020-01-09徐嘉林
徐嘉林
(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中心小学校 重庆丰都 408200)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靠的是一种直观感受。语文教师如果从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方面去让学生感知,将会大大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借助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快乐学习,受益匪浅。
一、多媒体教学,让识字变得生动有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乐于识字,常常会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编顺口溜、开火车、加一加、减一减等等,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有效地结合起来,再利用摘苹果、青蛙跳伞、小兔采蘑菇等游戏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1]比如,在教“鸟”字的时候,我利用课件出示小鸟爪子抓住树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鸟字有哪些相似之处。这时,学生就会说:“一撇”相当于鸟儿头上的羽毛;“点”就是鸟的眼睛;“一横”是鸟儿爪子抓住的树枝。可见,“鸟”字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我用课件展示鸟儿活动的图片,让学生给鸟字组词,让学生练习用词语说话。再如,我在教“采”字时,课件出示色彩艳丽的画面,一只手在树上灵活地采摘果子,配以形象的解说:树上摘果子——采采采。这些演示能够吸引学生将画面动作与汉字“采”紧密联系起来,既形象生动,又有趣好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让写字变得简单有效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各年段都要强调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指导写字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易错的字,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于字的关键笔画,教师可以用颜色重点强调;对于字的间架结构,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把学生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并展开评价。这样,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汉字的笔画、结构、运笔示范出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他们模仿。
三、多媒体教学,让批注变得轻松快乐
三年级的教材出现了一种新的课文形式—“批读课文”。这是批注阅读课文,采用旁批导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这些旁批,理解课文,还要结合旁批告诉学生:批注可以是提出心中的疑问;可以是说说某一片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是抓住重点的词句,说说句子的意思;也可以是写写自己读完这篇课文的收获。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学生学习抓重点词批注。比如,在学习课文《家乡的红橘》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我利用课件出示这句话让学生反复读,看看哪些词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四季常青”“绿油油”这两个词。结合学生的回答,我再出示课件橘树在阳光下的画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句话写出了橘树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圈出“四季常青”“绿油油”这两个词,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自己的感受(橘树充满生机与活力)写在句子的旁边。这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写批注。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写批注一点都不难,反而很有意思。
四、多媒体教学,让朗读变得入情入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各个学段都提出了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可见,新课改把朗读教学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例如,在教学《莫高窟》的壁画这一段时,开始,学生的朗读平淡无味。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我播放了飞天壁画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壁画,听到了深情的解说,感受到了欢快的音乐。其次,播放完视频,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这时,学生的朗读明显有所进步。最后,我播放壁画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这时,学生的朗读,让我犹如身临其境,让人越听越舒服。可见,背景音乐和视频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五,多媒体教学,让想象变得丰富多彩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泉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想象力更是功不可没。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游漓江》一文时,作者写到漓江的山峰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坐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在读完这个句子后,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漓江的山峰,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体会出漓江的山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观看漓江的其他形状的山峰,用漓江的山真奇呀,像______,像_____,像_____练习说话。学生的思维便得到了激活,写出的句子精彩纷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最佳时机,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说,有了多媒体这股源头“活水”对传统教法的补充,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