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谢 挺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第二中学 广东湛江 524094)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育教学的需求,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尤其在基础教育中改革的力度更大。因此,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是辅助中学生了解、学习和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种很好的现代化工具。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还可以留出时间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为相对枯燥的课堂营造活跃、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中学生对道德与法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例如,在学习《法律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在备课时可先做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PPT。首页是本节课的题目,第二页写上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大纲,旁边做一些修饰。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一页主要是学习计划和学习的目标,同时也要有一些装饰。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插入3~4分钟的小视频,主要展示一些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置课堂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主要是培养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悬念,引导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把心思都集中到学习上来。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改变传统板书课堂的教学模式,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更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内容,大大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教师利用PPT,在课堂开始可以举一件事情,设置一些悬念疑问,让中学生思考和讨论。比如,开学了,班上要进行班委改选。首先,教师提倡大家自愿参加竞选,在课堂开始之前用PPT显示这个问题,并说:“担任班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使你的能力得到锻炼,并且能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体验。”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你会参与班委的竞选吗,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你可能会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你有什么帮助?”“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我们付出代价?”让中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设置课堂悬念,有利于调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中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课而不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如果只是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学习,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结合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让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探究的答案,充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教学。[2]

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六个中学生编为一个小组,挑选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在课堂上,先用两分钟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在讨论中说出各自的想法和观念,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在课堂进行到中间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延伸性问题,让各小组进一步学习、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还能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让他们加深课堂印象,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教师要去大胆探索和尝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加强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