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2020-01-09潘建屯范乃嘉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政治

潘建屯,范乃嘉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是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教学理念提出后,全国高校高度重视并根据院校不同特色努力寻求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更值得关注的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已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正是在此意义之上,本文选取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微时代”为研究视角,主要分析“微时代”下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信息交互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提高“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必然选择

(一) 顺应“微时代”下“微思政”的主流趋势

当代中国,随着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简称“三微”)为依托的“微时代”来临以及受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话语开始失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信度和效度双重危机。毫无疑问,兼具地域性、特殊性、层次性等诸多特质的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为高校相比其他阵地有更多接触广泛信息和传播对象的机会,思想、信息传播较为集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人员构成较为复杂,现有的各院系、各部门、各班级等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模式,看似管理及服务者众多,实则管理服务结构平行、机制松散、低效失能。同时,现今的教育模式,更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错误地割裂了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彰。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传统滞后的被动适应转变为积极创新的主动融入,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高效化的实践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将“三微”作为核心媒介,便于强化各级各类网络思政工作综合素质能力,更有利于以此建设思想政治水平高、熟悉和善用新媒体的网络管理队伍、网络宣传队伍、网络评论队伍与网络舆情研究队伍。同时,凭借平台的技术优势与机遇优势,可以延揽一批传播主流价值且影响大的高校网络名人,通过推文、直播、评论等一系列新媒体手段,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从而分领域、分层次地打造勇于发声、弘扬主旋律的强大校园“网军”,真正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驱功能,使高校师生都能成为利用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以此为基础,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就能够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将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寓教于无形,更好地顺应了“微时代”下“微思政”的主流趋势。

(二) 满足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

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发展深入进行的起点。[2]也就是说,教育的每个环节均需重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的是技术发展所催生出的媒介环境与社会、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重塑了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方式、言行方式、思维意识,同时带来了包括思维呈感性化、浅表化、视觉化倾向,判断力和批判能力搁浅,理性思考能力弱化在内的“异化”[3]。因此,亟需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对受教育者的理解与尊重,陪伴其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基于此,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应运而生,它将“人”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用一种全新的角色和身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满足教育对象内在需求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感染力。

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能够采用专门定制、定向按需的传播形式来创造条件,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如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专门设置“网文写作”项目,以此考察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工作能力,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师范大学辅导员高伟老师的网文:《给“悟空”们的三“不”真经》便是熟练地掌握高校学生话语体系的典型代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育人效果极佳;还有陕西科技大学辅导员李萌老师在“萌哥有话说”订阅号上推出的“辅导员梦工厂”,不定期发布大赛真题详解,给辅导员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可否认,学工队伍职业能力与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是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综上,合理恰当的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全方位的为教育对象服务,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义务”与不可逃避的“责任”。可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既是精确认知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促进“微思政”的发展更为科学有效的前提准备,也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与工具性价值的必然选择。[4]

(三) 契合教育功能的战略定位

西班牙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强调:“个人和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必然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5],同样,高校“课程思政”必然需要信息交互平台的塑造。需要明确的是,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要秉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立足多元化视角,以切人又切时、有趣又有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来对教育对象进行无意识铭刻。一定意义来说,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的传播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路径的选择,通过平台自身所涵盖的传、阅、评、转、顶等各项功能,直接或间接的考察教育者及教育对象对网络思想政治相关舆情的思维判断与处理能力,将教育目的蕴藏在丰富的资讯之下,使随之而来、衍生于此的网络话语独特的表达模式成为创新教育路径的一种选择,进而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传递的同步衔接。不容忽视的是,“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真正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以疏导与解决。

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拥有便捷、灵活、高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可控的、科学的思想把控、情感疏导、价值引导、学习监督以及远程教学等,实现从“课堂上的老师”到“生活上的朋友”的转变。具体而言,各高校“大到院系,小到班级”所建立的微信群、微博话题、QQ 群、云课堂、学习通、课堂派等平台的辅助功能,既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情况,随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又便于结合诸多突发情况,适时进行工作部署调整与跟进,较大程度的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教育传播真正实现了传受主体交互常态化。[6]同时,各高校通过平台的其他附属功能建设了包含高校各大讲座、会议、活动以及学生暑期实践、实习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高校特色文化库,设置了“打卡学习、分享转载、点赞宣传”等相关模块,破除了与“微时代”的藩篱,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教育模式,高度契合了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个性化等功能的战略定位,由外塑到内化,最终得以完成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益塑造。

二、“微时代”下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所存问题

(一) 教学模式单一:未能实现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无缝对接

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习模式。“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使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模式。”[7]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形式上看,依旧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的单一化理论灌输教育模式,当然,也有部分高校较早地引入新媒体技术,如PPT、课堂相关媒体资料及其他教辅课件等,然而却不能很好地使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的关系双向契合,在结合度、使用率和关联性上都较差;从内容上看,依旧包含对受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内容的课内理论传授和依托高校各学工部门、院系单位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团学活动、主题班会等课外理论引导。不难看出,当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的双重要求,无法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做出妥善且适应性地转变,只能较为生硬的将虚拟教学插入现实教学之中,既无特色,也无实效,反而因“新奇特”的教学方式的融入而“喧宾夺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安排与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新媒体工具与思想政治课堂的衔接。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育者认为自己具备独立讲解且思路清晰的能力,不需要使用媒体手段来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但对受教育者而言,这类单一、枯燥的现实教学,不仅未能成为塑造他们良好道德修养的“现实”,反而成为了一种看似“高大上”实则“仅存于脑、未留于心”的官话。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绝非单纯的概念和理论,而是服务于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具体实践。[8]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虽属于意识性教育的范畴,但并非一切意识性教育都是被动接受的,而恰逢时宜的转变教学模式便是“反客为主”的关键,类似国外利用漫画、电影、音乐甚至娱乐新闻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无一不在论证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何其重要。总之,当下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未能实现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无缝对接,无法根据时代、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做出可预见性的、积极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游离于教育对象感性且直接的生活世界之外,仅成为“形而上”的口号式宣传,最终与教学宗旨相背离。

(二) 内容安排不充实:未能深化平台建设与隐性教育相互融合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受教育者的关注视角,必须抓住教育对象的特殊需求,为他们定制一份“有趣又有料”的精神大餐,而现实是教育对象虽找准了自身兴趣所在,但在“餐品”选择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思政餐”,归其原因是各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所提供的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加之处于信息传播便捷和即时性的“微时代”,教育对象热议的话题未能在更新滞缓的平台上得到补充和跟进,从而无法获得及时性、高质量的信息需求与交流诉求,终被搁置或放弃。同时,平台还存在与受众互动活跃度与关联度较低的问题。具体而言,针对“课程思政”所建立的信息交互平台,如微博、订阅号、微信群等,除管理人员及部分推广人员关注外,基本“无人问津”,“僵尸粉儿”众多,又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严谨、刻板、说教性强,导致本就参与度、热情度不高的教育对象“望而却步”,能够关注平台内容已实属不易,更不必指望再进一步学习研讨、互动交流。

一方面,平台虽注重自身的建设与维护,但大多“各自为政”,与其他主流媒体平台的联系不够紧密,既跟不上新媒体的内容形式与传播机制,又与校园内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脱节,未能形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创新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教育对象热衷于关注并使用诸如“快手、抖音、微视”等新型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认为高校所建立的平台单纯为了“官方形象与影响力”,从而“摆摆样子、走走过场”,缺乏新颖的内容,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换言之,受教育者未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错误地认为学好自身专业知识就够了,无需浪费个人时间去了解和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加之,平台的内容形式不协调,内容安排不充实,未能实现平台建设与隐性教育的深度融合,致使原本为吸引受教育者关注而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起来的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陷入了平台使用热度低、信息无法双向互动的不利局面,而平台的建设又因缺乏参考对象的使用反馈,从而使内容形式的设置越益跟不上现实需求与潮流趋向,恶性循环,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 制度建设不健全:未能统筹平台建设与维护监管协同发力

当今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在制度建设方面仍有缺陷。首先,技术监管不完善,无力进行有效监督管控。部分高校仅侧重维护平台网络的正常运行,除非遭遇病毒或黑客攻击,否则极少关注平台发布、转载的信息,而各高校的平台维护能力薄弱,在必要阶段对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进行追踪和阻隔时,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其次,人员监督不到位,无人进行专门审查监管。目前高校平台建设队伍的专业素养整体偏低,既没有与其他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相比拟的高精尖技术管理人才,也没有思想政治素养较高的信息监督人员对平台信息专业度“保驾护航”,致使平台缺乏个性化运营模式与双向互动渠道,内容形式创新始终停滞不前。最后,价值引导不全面,无处进行思想情感宣泄。该平台作为思想文化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若无法使正确的思想快速占领阵地,那么错误的思想就会瞬间侵入,而现今高校的平台运营能力仍无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思想阵地专门化程度低,难以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无法跟进网络信息传播的形式变化,错失了利用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制度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它能够规范个人行为、降低管理风险、提高运营能力,保障组织系统的自我良性运转。伴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变化的“微时代”,高校平台在维护和管理等诸多方面仍处于滞后阶段,各项制度缺位使不健康的信息在平台集聚、扩散,无法及时管控和治理,很多制度长期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而对新问题的规范又长期缺失,未能适时地将制度建设与实践相关联,大大削弱了平台管理系统的组织完备与内容完善,继而形成了所谓的“监督盲区”。毫无疑问,针对当今高校平台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相关负责人和管理者必须加快提升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与基于网络的“文化反哺”[9]现象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和发展。

三、“微时代”下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 统筹兼顾,抢占思想政治教育“微阵地”

“微时代”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更无法满足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三微”及其它交互平台为载体,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形式,将教育主阵地逐步向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延展,实现课上与课下、虚拟与现实、即时与立体的无缝对接。具体而言,高校应广泛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主流资讯网站、论坛、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订阅号等“微平台”,并积极创设含有“红色教研”“思政教学”等元素的QQ 群、微信群以及思想政治专题研讨会、弘毅沙龙、“团学在线”“党建E 家”“党校课堂”“易班思政社区”等“微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般融入受教育者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同时,不论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及各院级党委分部等都可以通过此平台实时发布相关思想政治咨询,通过独特的“校训精神”来宣传高校自己的声音,以此改善枯燥的纯理论教学与纯理论灌输带来的负面且消极的学习情绪及教学效果,从而切实站在广大教育对象的立场上,真正谋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微时代”下,高校要着力打造以“三微”为主体且不断帮助受教育者确立信仰、掌握理论、提升能力、修炼道德的高质量“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以达到新型实践教学的综合效益。在此意义上,平台可增添一些“人性化”功能的思考。例如,教育者在平台上可以随时观摩优秀教师录制的“课程思政”相关创新性教学实践视频,并通过大数据运算可以根据教育者观看累计时长、参与讨论次数、上传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料点击量以及包括“每日一学”、“每周测试”、“思政小课堂”等模块打卡的综合表现情况,对教师进行相应的积分累计、经验值提升及积分等级排名,校方则可在后台设置积分商城,教师可利用自己积攒的积分兑换相应分值的思想政治水平等级称号或相关礼品,进而调动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兴趣,使教育者在加强思想政治教学能力的同时,形成对受教育者价值引领的责任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进程。总之,“微时代”下更好地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亟需抢占各类网络专业信息交互平台,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阵地”,将新媒体平台与旧教育阵地统筹协调发展,让新旧资源共享流通,产生聚合效力,进而加快构建动态化、时效化的教育主阵地。

(二) 因势利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

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是“微时代”下借助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嵌入照片、电影、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乃至思想政治效力良好的网络媒体平台等现实或虚拟实体,据此创造出的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产品形式。毫无疑问,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为满足受众需求,必然要将内容当作产品来经营,也就是通过高校自身的综合优势来打造时效性强、推广性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具体来看,包括《钱学森》《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厉害了我的国》《战狼》《我和我的祖国》等诸多电影以及人民日报、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红旗文稿、半月谈、干部参阅等诸多订阅号等,均属于“微产品”的范畴。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建立与一系列主流媒体平台的合作与沟恰,从而加大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的研发力度。

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须在保留原有的设计思路下,继续拓宽多元媒体的承接范围,提高思想政治产品包装的创新能力。换言之,平台内容不仅应包含紧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而随时更新的时政信息、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等,还应利用独特且多样的媒体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和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需要强调的是,在“微产品”创造过程中理应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如实时更新传递、定时回复评论、相关意见收集等,以此增加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准确性与全面性,更好地将“微产品”的普适性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从而全方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服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让教育者及教育对象在真切感受思想政治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创造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产品的交融互进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有益探索。

(三) 敏锐洞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微对话”

“在自媒体条件下,每个人都是‘麦克风’,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新鲜事和对事物、现象的看法。”[10]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沟通,首先要利用“三微”等交互平台的媒体优势,围绕国事党情、理想信念、道德榜样、价值追求等设置互动讨论的相关议题,从而引导高校师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其次要对高校师生互动交流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和服务体系,通过打造贴近师生学习工作的网站和图文影音并茂的特色页面模块,建立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联动机制,保障师生以正确的舆论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维持平台良性互动的局面;最后要建设有力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团队,这支相对稳定的“红色政客”队伍由各大高校的政工干部、校方领导、专业教师、网络技术管理员、学生骨干组成,并在长期的管理与维护中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强劲的“微对话”合力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结合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的功能优势,迅速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转换为多样化、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学动态资源,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微对话”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生虽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但身心还处于不稳定、敏感的发育阶段,须充分尊重交互主体的基本意愿,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时刻观察留意教育对象的情感动态,适时加以疏导交流。因此,高校应提高敏锐性与洞察力,充分依托新媒体的即时性、动态性、创意性,灵敏捕捉相关时事热点和紧抓一切思想政治宣传契机来开展教学工作,将‘平板化’的理论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11],更好地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跨越。同时,要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对话”的环境管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感染力与影响力,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对话”,使学生自觉地把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

(四) 赏罚并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

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环境所固有的潜移默化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功能”,当下教育环境正处于具有丰富性、即时性、互动性、隐蔽性、精准性、平等性等特点的“微时代”中,虽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生态系统,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新机遇。[12]具体而言,不论何种专业的任课教师,都可以通过平台中的考评模块,随时查看学生及其他科室教师,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意见。同时,校方也可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与整合功能,对该任课教师在任课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政治成效进行综合性评估,并设置一定的评价机制,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力度大且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表彰,包括职称评定、特优津贴、绩效考核等,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价值性与方向性,进一步推动构建“正面教化、侧面儒化、实践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

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持久健康化,首先需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观念,加强平台的理论建设,拓展平台的发展空间,提高平台建设自足能力,减少平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依赖,坚定平台的建设是为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心与信心。其次,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的监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厘清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管控、赏罚并进,让平台建设与监管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积极宣扬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构建“有筋骨、有温度、有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最后,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的营造,在保持思想性和传承性的基础上,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创设出既彰显时代特征,又迎合受教育者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让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的载体。

四、结语

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微时代”下充分发挥新媒体之长,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3],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十分必要。这不仅对高校“课程思政”在新技术运用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有益借鉴。由此看来,高校“课程思政”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创造活力,从而推动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