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1-09娜日娜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娜日娜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建立,驱使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向着开设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方向迈进。西方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经济学的思维和概念,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类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结合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内容特点,深入地研究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目前高职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职业学校或者技校联合办学,升专而形成的;另一个就是由普通的专科学校转变而成的。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历程较为短暂。这两种学校结构模式分别走向了实用型和理论型的极端,违背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策略。这将会阻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不明确的教学目标自然就不会形成结构清晰的教学内容。根据一些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设置不科学,所用的教材内容陈旧,思想观念落后,没有充分地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另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改革较为极端,能够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体制少之又少。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要充分地体现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的特点,定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一般来讲,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并熟练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技能,使学生学会利用经济思维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1]

(二)合理配置教材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选择适合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内容,而不是本科生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其次,高职院校要将微观经济学作为主要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微观经济学为主,重点讲解价格的形成、生产论以及市场论等主要内容。对于一些微观经济政策和分配理论,教师可以简要地进行介绍。最后,教师要突出以经济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注重训练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高职院校合理地配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教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三)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

任何问题都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因此,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在下文中简要地分析几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际案例当中。教师通过由浅入深地分析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西方经济学不仅包含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涉及到较强的实践操作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例去帮助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原理。教师将理论与现实实践进行结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2.互动式教学案例

在讲解完西方经济学的系统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余时间积极地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件来自主地完成知识的解答,并最终完成总结报告。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指导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动,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高职院校和教师要致力于科学、合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教学改革机制,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全面、有效地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