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初中与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比较研究
2020-01-09韩少双
韩少双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学生的体质逐渐下滑,肥胖症、近视眼逐渐增多。[1]这与他们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学校应当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寻求办法,来增加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经常、自觉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对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平县雪枫中学、金陵外国语学院、涅阳一初中、涅阳二初中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及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初中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高中生。但两者差距不大,高中生只有7.4%的人不喜欢体育。这或者是他们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或者与面临的升学压力有关。总之,学生对体育运动还是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还是深入人心的。
(二)对早操、课间操开展情况现状及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的早操和课间操开展情况还是不错的。有部分学校的早操主要人群是住校学生,而走读生赶不及时间,没法进行早操锻炼。其中,初级中学有77%的学生能够坚持一周三次或者更多时间出勤早操和课间操;高中生只有71.1%的学生能够坚持一周三次或者更多时间出勤早操和课间操。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任务有关。
(三)对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的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从课余活动的时间上看,初中学生每次活动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的占57%,而高中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集中在半个小时以内。这说明高中的课外锻炼现状并不理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如果没有形成积极锻炼的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这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2]
(四)参加体育锻炼的的项目和课余活动内容调查
课余体育是学校课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以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少年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3]它还具有发现和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作用。在调查中,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成绩会计入中考总成绩。因此,初中学生还是按照中考加试项目而进行体育训练的;在高中阶段,高考除了体育生,体育加试是不计入学生总成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中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而把课外活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教育体制的弊端。
(五)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我们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调查可知,初中有44.5%是受场地器材的影响,26.5%是受课余休闲时间的影响;高中40%是受场地器材的影响,24.7%是受课余休闲时间的影响。由此可见,镇平县还有部分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够齐全。这也是影响学生课外锻炼的因素之一。
镇平县初中、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初中高达56%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还有21%的学生锻炼意识不强;高中高达51%的学生认为,课外锻炼就是浪费时间,耽误了自己的学习,4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从而造成学生对锻炼缺乏兴趣。
(六)制约体育锻炼的因素以及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我们在对镇平县初、高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初中生有19.5%的学生认为是体育活动少而造成的,有16%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电脑的普及而造成的。高中生有21.1%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紧造成的,还有18.9%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电脑的普及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科技的发展,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结论
(一)镇平县初、高中学生的锻炼主要是球类运动,然后就是跑步、跳绳等健身运动。其形式过于单一。初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升学考试;而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集中在调节情绪上,他们由于升学压力造成情绪波动较大。
(二)镇平县初、高中学校出操都是正常开展的。但由于都是一些基本的跑步项目,形式过于单一,再加上教师的管理不当等原因,使学生体育锻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初、高中学生尽管经常参加课外锻炼,但与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达到国家的锻炼要求。
(三)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目前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乐观:有些学校是为考试而锻炼,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故意压缩学生的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完全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四)镇平县初、高中学校的设施、器材短缺,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健身的积极性,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的力度,完善体育锻炼设施。
四、建议
(一)镇平县初、高中学校体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锻炼,而是为了增强自身的体质而锻炼。
(二)镇平县初、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户外,在学习的同时不忘锻炼。
(三)镇平县初、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一是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将学生的体育锻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是主动配合、协调学校各部门对早操、课间操进行管理,并积极组织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外竞赛等活动;三是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