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及技巧
2020-01-09苟忠芳
苟忠芳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水务局 甘肃兰州 730300)
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本工程设计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规划,并且在审查之后得出完善、合理的概预算定额。在概预算编制中,不仅要掌握本项目或工程涉及的原材料市场行情,也要对施工工艺、施工条件以及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企业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等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只有这样,最终得出的概预算编制才会有科学性、合理性、实际操作性。
一、概预算编制工作在水利工程当中的重要性
(一)监控工程建设的工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观念、意识的逐步提高,在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可以说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虽然水资源总量大,但是水资源地域、时空分布不均,就更加需要通过水利工程来调配、运用水资源,达到全国生产生活上的满足。而概预算能够从整个工程项目前期科研、立项批复、建设实施各个阶段进行调控、监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投资报告能为项目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工程项目的立项批复的投资规模也要依据此报告来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之前以及施工的过程当中,拥有一份科学的概预算报告都能够让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随时了解到工程的进展状况以及工程的完成质量。因此,概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是监控工程建设的工具,也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三个方面。在科学的进度安排下,在能够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使水利工程项目发挥最理想的经济效益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项目成本控制合理、有效,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的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主要指标符合项目建设经济评价规范,就是一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造福社会的好项目,产生积极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就要调整设计思路及方案,重新编制概预算,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直到符合项目建设经济评价规范,由此,概预算编制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优化概预算编制的技巧
(一)确定基础材料价格的合理性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就会涉及到水泥、钢材、砂石、柴油、汽油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市场当中,随着宏观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会有价格上的波动。如果编制人员在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未能够充分的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那么作出的单位项目单价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说,概预算工作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各种原材料的特性以及影响其价格的相应因素,可以说这是概预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编制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素养的考量。
(二)保障定额套用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概预算的定额与施工组织设计是相互对应的,也就是说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所有的施工组织设计都能够对应到概预算当中的内容。[2]但是在实际情况里,一般是很难保障定额套用的准确性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临时需要采买不同的设备,或者增加工程人员,那么,相应的费用就一定会发生变化。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施工现场条件,确定相对合理的工程配套定额以及费用标准,动态地调整配套定额的采用,增强概预算的实际操作性,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预算尽量不超支。
(三)准确计算工程量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最终确定,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编制人员都是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图纸来计算工程量的。如果在设计方案中,给出的施工图纸未能全面的反映施工现场条件,那么编制人员在计算工程量时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了概预算编制的准确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概预算编制人员一定要与工程设计的相关人员进行详细、密切、深入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状况,并且对于相应的关键内容进行反复的核对,避免发生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或漏项等意外情况,造成工程总造价的被动变更。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不仅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也要注重它对于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巨大的影响力,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全面掌握、认真审核每个工程项目,严谨、细致、科学地完成概预算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