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采用液氮冷冻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1-09赵沁怡
赵沁怡
(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院2016级 甘肃兰州 730030)
急性牙髓炎是目前口腔科比较常见的急症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也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工作[1-2]。面对该疾病之前临床都是采取常规的麻醉治疗,有些患者因为恐惧等不愿意接受,并且也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现如今本院提出了液氮冷冻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临床收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将两组患者之间的资料情况分析如下:第一组男性患者有11例,而女性患者是9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0.69±2.35)岁;另一组男性患者有10例,则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在21~4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0.28±2.47)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数据无任何的差异性,但可以给予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观察组:应用液氮冷冻方式,需要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确保患者的牙龈及口腔没有细菌,持续干燥,之后可以将液氮从储存罐的当中倒入保温杯作为备用,之后医生是要用镊子夹住棉球放入液氮中浸泡,待一定的时间后拿出放置患者的牙齿病变位置当中,经过反复的操作,牙齿上面会出现一层冰晶,之后可以为患者在根管口的位置牙髓上做好再次的冷冻工作,提高冷冻效果使患者没有疼痛感再进行下一次的操作。应用细小的不锈钢根管清理,最后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最后用氢氧化钙糊剂覆盖,叮嘱患者定期来复查。
对照组:采取麻醉法,在常规的麻醉下开髓、牙髓摘掉。最后和观察组患者的处理方式基本相同。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其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种形式,但计算总有效率是需要结合显效和有效的数据分析,最后对比患者之间的心理情况[3]。
(四)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若统计值P小于0.05,则说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价值。
二、结果
(一)分析患者之间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数据有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下面整理的数据。
表1对比患者的治疗情况[n(%)]
(二)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表2分析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s,分)
三、讨论
液氮冷冻法是目前临床口腔当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可以对口腔血管瘤和口腔粘膜等进行修复,但在牙髓病的镇痛上应用不多,其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资料也是很少的。临床上的急性牙髓炎是比较典型的表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其按照以往传统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麻醉,对患者的日后复发也有一定的隐患。此外,本院提出了液氮冷冻形式治疗,而麻醉是因为过敏或是其他毒性存在口腔当中,很多患者因为内心的焦虑而拒绝这种形式,相比于第二种方式更加让患者接受,并且效果也较佳。其可以让患者的牙体组织温度骤然下降,阻断神经传导速度,使得牙髓神经纤维暂时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患者的痛觉也就消失了,之后可以完成应急治疗开髓以及牙髓摘除工作[4-5]。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有效得知,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可以应用液氮冷冻法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