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研究

2020-01-09徐以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亲和力内涵思政

■徐以标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开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亲和力以及文化亲和力等相关问题,极大程度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的纵向发展,但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亲和力的内涵缺乏一定的现实途径研究。一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内必要的教育体系,也是我国的教育文化形式之一。在和谐社会以及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亲和力的联系,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在思想、文化上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转变,在价值观发生深刻变迁的基础上,大众文化的内涵对生活的渗透也逐渐加深。而转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很多价值观需要当今社会重新确立。据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价值观的重新选择,需要亲和力的掺入来确立新的目标。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是已经成熟或趋于成熟的中青年,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并参加过各类实践探究,形成了独有的社会经验和荣辱观,所以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也必然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来进行引导工作。但是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始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没有将学生看成是交流者,更多的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却不能坦然说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1]。

(一)提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与认同

亲和力,顾名思义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更加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方式进行内容讲解。对于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来说,是通过更加开放共荣的民主方式进行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力求追寻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等。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特点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大学生提升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解、认同感等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更加激发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民族情结。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自身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且任务量较大的系统性工程。思想教育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改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的接纳程度以及相关工作在学生中的认可度起到决定性作用,使学生更加接纳并热爱相关内容,务必会得到更加良性的循环,从而在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2]。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思想文化建设内容,顾名思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传承,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仅仅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关于它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早在古代就有了十分亲密的接触。其中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教育是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被融合进去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层面上被提及到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所以思想政治文化也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要承载着思想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效果。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被相关的社会所接受,在提升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获得社会生活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从个人发展到广泛意义的社会成员。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基础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历者和传承者,具备明显的思想政治学科优势,并且也是新一代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高校对于思想政治与文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身的文化积淀,集成深厚的思政与文化内涵后拥有着引领社会进步的发展动力,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文化亲和力更容易形成,也更容易被创造。高校需要通过新时代下的新思想,不断创造出迎合社会乃至全球发展的文化亲和力内涵,才能被包括新一代大学生在内的全球人士所接纳[3]。

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典型的趋同心理,当今时代更加多元的文化观念,很容易将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思想搞乱。但是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观念,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优良的生存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巨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提升教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文化之间的契合程度,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更加趋近亲和,更加迎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存在方式

(一)科学性为脉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对独立且繁杂,以理论和知识体系进行支撑,并且还配备一定程度的指导方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当下思政教育当中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凝练。并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其中对于文化的传播与批判等都存在普遍认知,而这些潜在认知是基于科学理念基础上形成的。除此之外,对于人文与科学的理念也进行了有机的统一,从而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形成较有内涵的文化体系。

(二)人文性为内涵

大学生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文化思想理念。对于这种文化理念,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等,最基本的就是“以人文本,以和为贵”,这种文化思想理念传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相关文化体系的内涵。对于亲和力来说,表达的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疏深度,更是一种契合于心灵的感化能力,真正具有人文性质的亲和力,是通过博爱与情怀换取内心的寄托,从而引发更多学习者的共鸣。也正因为大学生的受众特性,才能够极大程度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所以才有更加具有感召力的互动和共鸣[4]。

四、构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当代大学生自身需求进行教育的整改,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利益,满足学生需求;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权益,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优良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与引领作用;以全面发展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为基本目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深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二)提升教育工作者文化素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理论素养,其中包括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加强人格魅力;完善自身知识架构,提升理论素质。充分理解学生们的需求,从思想上热爱教育工作,并具备更加良好的品行和亲和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具有多元信息和广泛求知欲的大学生群体,对自身人文素养以及知识储备,具有严峻考验。据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自身优势多涉及相关领域,成为让学生信服的教育行家。

(三)改善思政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是把握时代脉搏,迎合社会现状所进行的时代性改革。首先对于改善国内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应确立相关目标,坚持先进与统一的发展理念;其次要坚持系统和开放性的统一理念,拓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最后在教育模式上,要坚持国家教育改革制度与教育模式改善方向一致[5]。

在以知识付费为背景的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更专业、高水平的人才提供实效性的工作输出。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也很大程度上展示国家的思想文化理念和历史文化积淀,是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度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打造,从而极大程度促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具针对性,通过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亲和力内涵思政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内涵漫画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