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理论下的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究
2020-01-09肖淳
肖 淳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在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除了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而在实际的高职教学中,高职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利用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增强自身教育与引导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合理化引导下获得进步与发展。笔者就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应用正面管教理论进行了学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调整情绪,尊重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有不良行为产生时,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必须要能够保持克制和冷静,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最好的、最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进而有效处理这个事件,让学生在这个事件中明确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而进行合理化改正。
例如在一次查寝中,我了解到两位女同学有互相争斗的现象,在语言交流时发生冲突,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便向两位女生了解情况,但是两位女生并不配合,态度比较强硬,都认为是对方的问题,丝毫不承认自己的行为也值得反思。一开始看到她们态度生硬、不愿意自我反省的样子,我难免有点生气,打算好好批评她们,但是想到了《正面管教》一书中的“和善而坚定”,我告诉自己调整好情绪,温和地询问她们这样做的原因。在我的温和教导、耐心询问下,她们各自说出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原来两人都是一个宿舍,但是因为怀疑对方私自使用自己的护肤品的而产生言语冲突,进而导致反目。在得知原因之后,我开始和她们进行共同分析,解开误会,并且进一步教育她们在集体生活中既要互相尊重,也要互相体谅。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教师一定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语言,用温和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及批评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并转而学会尊重你。
二、运用共情,合理解决问题
共情是正面管教的有效性方法之一[2]。当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负面情绪并因此导致他们产生不良行为的时候,教师不能仅仅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应该首先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用合适的语言和做法明确学生产生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原因,从而和学生共同剖析这种行为的后果,进而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逐渐培养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而寻找不良行为后的正面动机。共情,是对学生情绪以及思想的同情,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着宽恕。共情并不是就表示你宽恕和认同他的行为,而只是单纯意味着你对其现在的感受有一种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真正吐露心声,进而明确这种不良行为背后的问题与信息,进而有效进行引导和关注,最后科学合理地解决各种问题。
三、合理引导,增强解决效果
在正面管教理念和方法实施中,是否科学有效,学生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标准。[3]首先,在日常学生培养中,我们教师本身要能够把错误看作一个让人进步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失当以后,首先想到的是这次不当行为和错误带给了我什么启示,我得到了什么收获,而不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该如何去面对教师的斥责,以及自身的懊悔。
在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所著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方法,即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学生。其认为启发性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与教师停止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这种方式的最优方面在于其改变了犯错误的基本理念,能够减少学生因为错误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并且增强对解决方式的认同感。正面管教是建立在合作与互敬的基础上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意识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并将这种理解和宽容传递给其他人。
总而言之,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积极采取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行为习惯培养与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一定要对正面管教的理论和途径进行细致且有效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增强自身教导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实施有效性指导和教育,最终将其培养成一个拥有良好素养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