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课堂内外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0-01-09贾梦希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

贾梦希

(开封市电化教育馆,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机沟通和社会交往。”[1]强调把语文阅读与听、说结合为有机整体,将学生听、说能力具体落实到口语交际上,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言语之力,大到可以掌控一个国家的兴衰。当今社会是一个高交际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社会,对每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善于倾听、准确表达、灵活应对已经成为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简单的“嗯”“嗨”“好”,就可以打开聊天的局面、可以化解尴尬的危机;“一语道破天机”“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运筹帷幄,可以合纵连横。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它不仅仅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3],而且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大脑得到全方位运转,激发无限潜能。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与个人修养、学识和素质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各方面综合提升,才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趣。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终身学习的最好解读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能够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之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消除羞怯心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4]。口语交际能够伴随学生的成长、生活,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经验和教训,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重视和引导,学校并没有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我国中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一直处于“依靠先天能力,后天自然发展”的阶段。目前,学校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焦虑和紧张、自卑和胆怯、依赖和跟风等心理因素成为目前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最大障碍。普遍存在担心出现“说错话、表错意”的现象,心理素质不高、容易紧张焦虑。有些学生天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流,害怕出错被笑话。

二是学生接触人员较为单一、口语交际锻炼机会少,接触到的交际情境也十分有限,一切资源只能来源于课堂内外,一旦离开校园,很容易形成口语交际障碍。

三是对于书本上预留的口语交际模块,教师仅利用一节课进行口语交际锻炼,远远不足以完成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交际技巧的学习及教学反馈。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停留在“读、写”方面,只知道一味埋头苦学,在考卷上体现成绩,缺乏对口语交际的重视。

四是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进行的测评形式有限,很难以书面试卷的形式呈现,不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四项基本功,学生只有掌握好这四项基本功,才能更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口语交际能力涉及其中“听、说、读”三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找机会多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提高课堂朗读频率

朗读就是指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书面的文章或者文学作品用恰当的语言技巧转化为清晰明亮的有声语言,生动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过程。学生一天大约有10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上的45分钟可谓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在这有限的45分钟里,至少应该保证学生进行10分钟的课文朗读,通过个人朗读、齐声朗读等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减少说教式语言,让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主动者,增加学生阅读课文的机会。阅读分为默读和朗读两种类型。默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增加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而朗读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用规范的普通话朗读;第二,准确流畅;第三,读出感情。

朗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掌握知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水平。通过大声朗读课文的方式,胆小怯懦者可以增强说话信心,从而打开心扉,克服胆怯心理;普通话不流利者可以进行多次语言训练,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耐心纠正不足,逐渐提升普通话流利程度。

(二)开展趣味阅读、多角色表演等主题活动

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角色配音、情景创建等。

1.讲故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课前演讲,每次请一名学生为大家讲故事,故事类型可以是童话、寓言,也可以是用讨论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演讲过程中,学生通过语气的起伏变化来突出自己所讲故事中人物的个性,把书面文字转化为口头文字与台下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做到情景交融,从而增加故事情节的感染力。

2.角色配音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是课堂自习时间,挑选出一篇人物较多或者对话较多的小说、童话,组织学生进行角色配音。比如:童话类的作品《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运用声音的夸张技巧来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有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再如:动物寓言类作品《东郭先生和狼》《龟兔赛跑》等,学生通过模拟善良的山羊、聪明的兔子、骄傲的孔雀、狡猾的狐狸、凶恶的老狼等,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音色来反映不同动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行为动作。这种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也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创设了艺术化的、生动形象的情景。

3.仿真情景创建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仿真情景创设活动,组织学生模拟一些社会上经常会出现的真实情景,如公司面试、事故现场、走亲访友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仿真模拟社会活动,经历社会上的种种现实情景,切身体会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训练在不同的情景中如何进行口语表达,如何随机应变,学会合理、从容地处理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总的来说,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开心玩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口语表达训练。学生锻炼了普通话的发音、声调,学会了用不同语气表达不同的性格和态度,增加了说话锻炼的机会,克服了胆怯、羞涩的心理矛盾,从“让你说”“必须说”逐渐转化为“我要说”“我想说”。

四、课堂外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途径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引领,也需要学生在课堂外的大量训练。课堂上虽然能够开展多种口语训练活动,但毕竟有时空局限,所以需要结合课堂外、学校外的实际训练,使之与课堂学习形成互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口语交际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规范校园内的日常用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规范性是口语交际、口语表达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缺少了语言的规范性,往往会词不达意,产生歧义。所以,规范学生在校园内以及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是十分必要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在宣传栏张贴推广普及普通话海报,在教室、走廊、教学楼外悬挂文明礼貌广告牌、文明用语提示牌,使校园内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都耳濡目染,从而给师生创造一个普通话不得不说、规范字不得不写,我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教学环境[5]。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广播、校报)宣传相关文稿和节目,使校园内的每个人都形成规范使用口语的意识,不断提高师生口语表达水平。

(二)鼓励学生走出去,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再精辟的理论也需要进行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假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福利院关怀老人。通过唱歌、舞蹈、武术等多种形式,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快乐。在与老人们的沟通过程中,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习过来人的经验,锻炼说话的胆量。还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进行小型贸易活动,在繁华商业区出售海报、书籍、鲜花等小物品,在与买家你来我往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增进家校联系,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仅需要在课堂内、校园内、社会上学习,还需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学链,让学生时刻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杜绝不良语言的负面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并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正确的沟通,让孩子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巩固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口语表达技能。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相关社会人士共同配合,学生在掌握说清、说准、说对这三项口语表达基本要求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自身强化、教师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达到口语交际的星级标准:叙事历历在目、引人入胜;说理鞭辟入里、层层深入;分析见解独到、有理有据;调解不留痕迹、人人会心;表演新颖独特、感染力强;演说一鸣惊人、回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并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