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探索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盛 毅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思政之道,那么政治课自然更是责无旁贷。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自身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响应国家号召,而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模式。基于此,本文就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措施展开论述。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乏味

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受限于学校硬件设施等的不足,政治教师在上课时多是基于教材讲授知识点,而思政教材多是理论说教,不容易理解,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另外,教师也缺乏时政意识,在撰写教案时较少引用时政案例,课堂上都是照着教材进行理论讲解,学生难以真正内化所学理论知识[1]。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高中思政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理论性较强,这也导致教师更注重教授理论知识,旨在通过更多的说教将理论讲明白,而这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难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开展课堂活动,或者是通过其他方法来活化课堂,教学方法单一,造成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2]。再者,思政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加之需要处理诸多事务,教师也难以有更多的精力来创新教学方法,在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大部分思政教师多是一个教案多次甚至长期使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堪忧。

(三)理论脱离实践,知识不能内化

上面已经提及,思政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加之多数学校条件有限,不适宜开展实践活动,导致思政课堂上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即便有些学生能够暂时理解或者学会某知识点,但由于缺乏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并不能真正内化,多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平时学生亦是多靠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思政课堂的作用难以得到凸显。

(四)教材案例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多数教材内容都存在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思政教材更是存在这一问题。思政教材中的较多案例都已陈旧,而现实情况又不允许实时更新,使得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教师亦不能将思政课真正融于大时代,也就无法紧跟国家的号召[3]。再者,教材案例陈旧,会让学生认为思政课与自己距离太远,没有太大的实际用处,因而缺乏学习兴趣。

二、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价值

高中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时政素材是高中生接触时政信息的重要资源。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政素材发挥着重要作用。将适宜的时政素材引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运用时政素材的过程中亦能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时政素材的内容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国际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将时政素材引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增强自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再者,将时政素材引入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案例,依托社会热点讲解教材内容,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时政素材有贴近生活的独特优势,将其引入思政课,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它的有用性。高中政治教师借助鲜明生动的时政素材,可以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共同分析,能够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再者,学生本身对热会热点、时政信息较为感兴趣,将其引入思政课,可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便于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这样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促使学生形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还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时政素材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驱动作用。运用时政素材进行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从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转变为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克服懒惰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密切关注重大时政热点、国家最新政策,深入学习,以达到融会贯通。加强对时政热点内容的研究,以更好地与政治教学内容相结合,对两者相结合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和归纳。另外,还要求教师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筛选学生感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开展思政课的时政素材,并以较强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好时政素材在教学中的作用[5]。

三、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提前筛选出适合当节课使用的时政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这一案例,然后抛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学习更有重点和针对性,更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导入环节将时政素材引入思政课,先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这样学生学习才有效率,课堂教学才有质量。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改变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除使用目前已较为普及的多媒体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分组教学,并结合学分制,对于课堂表现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增加其分值,学期结束后,对于得分最高的小组可向学校申请给予其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使其保持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分别开展教学,小组间相互打分;组织小组就某一时政素材开展法庭辩论赛,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辩论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化理论知识

鉴于目前高中思政课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政治教师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活化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2020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发生以及长时间无法扑灭的原因的素材,擅长修图的学生可以将同学搜集到的素材精简之后加到相关的图片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某个周末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大讨论,引发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等来分析这一现象。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四)线上线下结合,拓展教学空间

如今,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做好线下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作用,拓展教学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发布与思政课有关的时政素材,前期教师可以先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某案例,慢慢过渡到让学生尝试用一条或者两条理论知识去分析某一事件。对于群里发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中肯的评价,耐心点评,如此学生便会慢慢发现政治课的魅力,进而积极主动学习政治课。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需要将时政素材融入其中,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和充满趣味性。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政素材,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同时,这也是顺应国家发展形势、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中学教学中大力提倡。笔者就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结合展开了分析,并基于目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对高中政治教学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时政要闻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学习意义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时政资讯
时政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