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
2020-01-09任学鹏
任学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41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的发展历程,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已然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的历史方位既是将中国置于世界整体格局中的全局性判断,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阶段性定位。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既独立自主前行,又与人类文明的实践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文化自信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基石,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精神价值的引导是其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特征,具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功能,这两大功能在最终目标上都直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体系的文化认知和认同,即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一、文化自信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349基础性、深沉性、持久性决定了文化自信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更是衔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力量。即文化自信的确立,既是主体基于现实社会存在的一种思想观念活动,又是主体从当下出发,将历史、现在、未来融于一体的整体性价值体系建构。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不仅指向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心理认同,而且注重考察一定社会范围内社会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主接受度和认同度。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精神世界中,文化主体如何真正理解并摆正自我文化形态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位置,这些多可以从价值体系层面予以评判。具体来讲,“一方面,文化是知识和工具的聚合体,凭借此,人类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能自觉地适应外周环境;另一方面,文化又是知识、信念的宝库和一套系统的规则、体系,据此,人类得以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3]92。即文化自信的确立过程,既是主体运用知识工具促进主体性觉醒的重要一环,又是主体在文化交往中实现主体间性的重要途径。
对历史而言,文化自信在于梳理并化解现实与历史的冲突或矛盾。对此,要从文化自觉入手,在对历史的回溯中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将历史与现实衔接,恰是对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持续性理解,这种理解反映了文化的稳定性特征。据此而言,文化自觉是社会实践主体对现实思想文化体系的自觉反思,并在反思中使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更加牢固。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在现实与历史关系层面,就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实践逻辑的自觉观照和深层次探究。
对未来而言,文化自信在于梳理并化解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或逻辑。人的实践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作为社会意识的呈现形式,文化自然包含着人类社会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认知。毋庸置疑,这种期待或认知一定是基于现实社会的存在而产生的。由此而言,文化自信凸显出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或逻辑,将一定的思想文化体系从现实延伸至未来,并坚信此思想文化体系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因此,就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来讲,文化自信不仅是基于现实实践需求对某种思想文化体系的认同,而且是对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科学性判定,并以此作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
可以说,文化自信源于现实社会实践主体对所处社会文化基因的理性判定,并在理性判定中将其提升至自觉选择的高度。换言之,文化自信之所以能够将历史、现实、未来相连接,就在于社会实践主体寻求到了其所主张的社会思想文化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间得以延续的深层实践逻辑。借此,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文化自信不是抽象意志,恰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时空结构中去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实践逻辑进行自觉判定。也正是在这种自觉判定中,历史赋予文化自信现实实践的基本材料和丰厚底蕴。同时,文化自信对现实实践的价值进行观照,聚焦现实社会文化需要,却又不局限于当下。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对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
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总体要求,具有强大的现实根基。相较于历史和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展开,对精神活动的主体而言,是一个同时性概念。即精神活动的主体总是直面与他们共存的那个现实环境,实际地参与其所处的文化活动。但为了更好地直面现实,文化自信的现实展开必然要求将思想文化体系的价值建构从现实延伸至历史与未来。一端是对历史的追问,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自觉回望与深刻理解;另一端是对未来的展望,这是对主体自我未来存在与发展的一种理想设定。因此,总体来讲,文化自信不是一种纯粹的现时代文化独立,而是衔接历史与未来,对包括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在内的社会关系的一次思想认知,是社会实践主体对主体及社会发展的理论自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
“与一般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确也实现着对人的知识教育与社会生活引导,关注人的发展问题,但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观照更为强烈,它关注更多的是人的思想巩固或转换,即帮助引导人们进行思想建构,使思想在人的意识中获得生命力。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直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对人的精神与价值引导。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一种文化性的功能’,是一种思想性的把握人的功能,它‘弥补了制度刚性在和谐社会构建上所显示的不足,以其深入人内心的柔性关怀来滋润人的精神世界’。”[4]131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思想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直接呈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传授,其不仅要向在校大学生说明当代中国的现实境况,而且要很好地解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来、又到哪去。因此,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切入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聚焦于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滋育,即从不同维度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从而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根本性意义。”[5]82-83
在此,当提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时,绝不意味着一种简单的文化认同,当然更不是指抽象的文化政治。“按照20世纪50年代开始占主流的人类学的认识,所谓文化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习得的和共享的概念系统、意义体系、情绪情感模式,也就是更侧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方面,而不是此前的那种偏重具体存在形式的文化概念。”[6]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其教育活动所内含的文化性所谈论的应该是其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建构所体现出的一个共同文化界定。这一界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事实、概念及价值进行详细界定。但与此相比,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以上内容的界定,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去参与主体自身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建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文化性归根结底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的所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知识传授放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地位,引导大学生熟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通过系统学习,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思想上奠定文化自信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以知识传授为依托,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任何知识都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课程亦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必须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尤其注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教育和引导。
正如“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任何人只有接受人类文化熏陶,才能成为人类一员,借助人类的力量参与到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只有接受群体文化的熏陶,内化群体规范,才能获得群体成员的身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作为群体的一员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7]6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以文化人的基础工程,它通过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并在对社会关系的理论认知中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取向、内涵等的知识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对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体系中的价值取向认同。对大学生来讲,只有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熏陶,并在熏陶中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化判断意识,才能最终树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对其特定实践活动特征的考量。大学生是处于集聚文化场所的特定群体,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群体的日常主体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大学生来讲,文化活动始终是占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文化认同相较于其他,对大学生而言更具有直接联系。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充分发挥好、把握好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价值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打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即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培育目标,意义重大。
第一,“生产不仅一般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还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政治生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的。”[7]116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传授及价值规范界定,必须基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大学生而言,日常精神文化需求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感性、零散的下意识认知。而带有理论表征形式的思想文化体系建构,则意味着要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中,以理论体系的学习为支点,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将理论内在的方法运用到对现实精神生活的文化思考中,最终形成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觉,使大学生在对文化的审视中建构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亦源于对新时代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现实考察,是对生活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思想现状的观照。具体来讲,文化自信内含一种对文化自我发展的理性反思和持续性建构。对此,费孝通先生曾这样讲到:“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8]279换言之,文化自信内含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与价值重构,是精神活动主体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价值新主张,其表征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开始对既定思想文化的能动感知,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对既定思想文化的价值追问。就此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文化自信维度,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以反思为开端,却又不能仅仅归结为反思。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理论体系是以现实为切口,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视角从现实延伸至两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时性认识,并在这种认识中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三,从民族意义上讲,“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批判,是对民族文化的理性审视,是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点上,对民族文化遗产作客观清理和现代转化的前瞻式的创造性工作”[9]5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文化自信维度,在建构意义上,不仅是从知识传授角度帮助大学生建构理论体系,还在于通过比较研究,在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思想文化体系的创新高度,在传承中回应时代需求,为新时代社会实践主体提供更加符合时代需求,且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规范的文化新主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信维度实质是基于实践反思而来的一种新型价值规范探讨或重构,是对于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一种内向性自觉。
第四,作为文化活动在新时代的延续性表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精神生产的一种自觉性表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对中国而言,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国家内部的一种价值认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开启,中国文化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在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自身文化也已经走向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的价值体系。由此而言,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内向性的自我文化认同,亦是一种外向性的价值体系传输。文化自信所内含的价值体系建构,一方面源于社会实践主体对所处社会存在的思想文化认知及认同,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对所处世界的整体性认知。基于此,文化自信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种价值独立。在此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信维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培育,更在于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从知识传授到文化自信,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万分艰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征,这都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将理论化、系统化的文化理论转化为与大学生密切关联的文化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应大学生现实思想文化困惑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大学生群体的日常文化活动予以科学的分析界定,从大学生群体的一言一行中探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说,社会实践主体的日常文化活动是思想文化体系建构的现实前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文化自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确立就在于以对大学生日常文化活动的剖析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究大学生日常文化需求与理论的契合点,积极回应大学生群体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困惑,在回应中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