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育精神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价值刍议
2020-01-09胡卓群
胡卓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1]。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表明党中央对美育工作的关注,对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视。中华美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一个充满传统意味的时代命题,它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质,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与意义,是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中华美育精神的历史沿革与特质概述
美育,即审美教育,一般认为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文化美对受教者进行情感感化、性情陶冶,从而提高受教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2]12,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尽管西方美学家席勒所论述的美育最为大家所熟知,不过早在汉末魏初,“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3]51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而中华美育其实早在西周时代就已孕育并延续至今。
中华美育是个内涵复杂、不断发展的精神体系,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之一,大约从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富贵不淫的刚正气节、厚德载物的包容心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持中的处事之学的中华传统美育,到“以美育代宗教”来改变人的心智、塑造完善人格的近代美育,以及坚定信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美育,在长达5000年的文化进程中不断获得、发展与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育担负起以艺术服务大众的新的使命,焕发出建设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形成社会主义美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美育精神”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强调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给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以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美育是中华美育的重要生长点。可以说,中华美育经历5000年的历史积淀,五四以来一百年历程的培养熏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的丰富经验,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宝贵实践,所形成的精神思想脉络可谓承古接今。笔者试从精神本质、价值导向、美学特质、审美情怀和实现途径上梳理中华美育精神的基本特质,以提炼中华美育精神复杂内涵里的共同特征。
(一)从精神本质看,讲求美善统一
中华美育,主张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美善融通,美和善构成“善美”的价值。《论语》记载:“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说明孔子不仅认为美与善是相通的,更认为决定美的是善,善为内容,美为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而美是为善服务的。这种“爱美求善”的文化品格,自觉把自身的道德、意志和理想进行统一,达到了一种向善的境界,造就了中华美育精神尽善尽美的蓬勃情感与高尚品德。
(二)从价值导向看,讲求家国同构
中华文化无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利济苍生,还是心怀家国、拯救民族危亡、唤醒国民的拯救图存,抑或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奉献甚至牺牲,都饱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凝聚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它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价值导向,独具家国天下、四海一家的深厚情怀和伟大传统。
(三)从美学特质看,讲求凝练中和
中华文化追求“天人合一”,讲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由此生发的阴与阳、虚与实、明与暗、动与静、形与神的辩证通融,在艺术创作中的“发于天然”“以形写神”[4]及“无意为之乃妙”,言简意赅,据此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涵养内心保持和谐平衡,整个心沉静下来去体味这个万象世界的美。
(四)从审美情怀看,讲求诗意栖居
中国文人善于把人性、人情审美化与艺术化,尤善把生活审美化,体悟到的是一种顺应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人生智慧。就如同辜鸿铭所说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成熟民族,一个有着成年人理性智慧的民族,他们至今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5]16这也是中国美育精神最美妙的特质,是一种体察品味生命精神、超越功利的审美情怀。
(五)从实现途径上,讲求礼乐教化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教化是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重要内容,《礼记·乐记》曾提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将诗、歌、乐作为媒介来教化人们,获得对道的体悟、道德伦常的遵循、家风的滋养和书香的化育,安贫乐道,不辍读书,勤劳耕作,以循美求立命,以入世寻安身。
对中华美育精神基本特质的梳理还主要集中在中华传统美育基础之上,然其精神不仅仅产生于优秀传统文化,也产生于中国红色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在跨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在不断发展充实。我们要加强对中国美育精神的历史生成、独特观念的深度研究,更深入、更清晰地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积极承担起现代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二、中华美育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性,梳理中华美育精神的基本特质。中华美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谁培养人(立心)、培养什么人(塑人)、怎样培养人(促行)和用什么培养人(启真)等方面有很大的相通性、关联性与互补性,特别是对于高校弘扬培根铸魂、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等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以美育立心,优化教育目标,弘扬培根铸魂价值,助力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优化教育目标,构建符合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特色的,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论,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功利的教育观影响,高校教育成为一种专业教学,存在着“重用轻本”的倾向,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形式重于内容,导致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扭曲、过分关注自我感受、知行相悖等问题,并没有把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内化为自己内心的真正信仰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中华美育是价值观教育。美善统一的特质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过程也是追求善的过程,而这种善是大善,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是一种主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将以德树人和以美立德有机结合,学生在求美求善的过程当中寻找人生的奋斗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学生进入一种崇高和超越的精神境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从而驱动学生在内心深处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人民的福祉为追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喷洒热血,以个体教育通达家国天下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二)以美育塑人,涵化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助力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各个环节,使教育诸方面相互协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高屋建瓴地阐明了美育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意义。
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之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人类在享受丰富工业产品的同时,承担起被物化和被物欲统治的风险,每个人都被裹挟在非常具体的工作或非常烦琐的事务里,忽略了对本心的反思和追问,出现了许多人性异化、人格失衡、人文缺失等“单向度的人”。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大众化审美侵袭与干扰了众多审美知识的传播和推广[6],违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初衷。中华美育是素养教育,“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习经典、理解传统、提高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美育也是完人教育,通过礼乐教化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诗歌给人以审美的观念养成、审美的形式获得,能感染人,把情感从世俗和欲望的冰水中打捞出来,培养人格修养和美学境界上达到高雅优美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中华美育“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一个怀抱美好理想的人,一个关注人类命运的人,一个追求诗与远方的人,一个具有大历史观的人,一个愿意为了美好的追求而牺牲自我的人,一个生活有情趣有品位的人,让人成为有品位、有内涵、能创造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和创造发展。
(三)以美育促行,转化育人方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助力解决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明,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并强化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美育这一途径落地,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所采取的方法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其育人成效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中华美育也是情感教育,以礼乐诗书怡情养性,用艺术审美形式养成内心和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在实践中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艺术熏陶启迪心灵,感化心灵与万物,让人具有一种更高远的精神愉悦,在这种对人格品性的陶冶美化中渗透着拥有道德伦理等理性内涵的感性审美境界[4]。有一句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弱化强制性,激发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凭借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懂得如何去学习、如何热爱学习、如何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在愉悦和自由的状态下变灌输性教育为自愿性教育,使教育充满美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活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增强“四个自信”,中华文化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回归与超越,中华美育是文化自信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凝练中和的美学特质和诗意栖居的审美情怀,体现历史厚重感、思想深邃度和美育民族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文化自信筑牢根基,从而更好地增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守中华立场,建设美丽中国,展现中华民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胸怀和品格。
(四)以美育启真,活化教育内容,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助力解决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并没有涉及完整的美育理论,但是其在一份重要手稿中就曾经指出,文学和艺术是开展实践、获取精神满足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目标、形成过程及历史地位等思想观念的有机结合,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理性克服了席勒从抽象人性、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分析考察美的本质的思想束缚,进而促使人们获得关于美的观察和审美教育的科学理解及实践根据[7]。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强调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社会劳动、社会变革和艺术活动的美的实践中,继承传统,指导当下并开辟未来,遵循教育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8],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中华美育是包容性美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美育观提供历史叙事、文化沃土和深厚力量,展现独具东方神韵之美。同时,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立场,赞扬英雄人物的高尚纯洁,弘扬劳动最美丽的工匠精神,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提供新的养分。
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牢掌握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引领性和亲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