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09武转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化学考核

武转玲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大同 037039)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高专化学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评价方式也应随之调整。在此期间,过程性评价应运而生。该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合,而且有助于其化学思维与解题效率的提升。在当前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对过程评价指标进行创新,注重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为后续教与学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职高专化学教学评价现状

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化学教学评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过程性评价标准尚未统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过程评价中的表现有所区别;加上化学学科带有自身特点,实验性与灵活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影响教学效率提升[1]。另一方面,过程评价无法兼顾公平性,以往评价主要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依据,若教师对该学生的印象良好,便会在评价中给予其较高成绩,反之则评价成绩较低。同时,每位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评价标准不同,很难确保评价公平公正。长此以往,化学教学评价作用与价值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二、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学习素养

在该体系构建中,学习素养占有较高的地位,涉及学习态度、出勤率等。学习态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上表现等内容,如上课禁止交谈、睡觉、玩手机等。一旦发现,要做扣分处理。对于课堂表现优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则应适当加分。出勤率要求对学生特定时段内的迟到、早退情况进行测评。在构建过程评价体系时,应以学生每学期旷课次数、迟到早退频率、出勤率为指标,当学生某项指标值超过规定值时,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以此提高其学习素养。

(二)知识点掌握

主要包括阶段考试、作业完成度、期末考试等内容。其中,阶段考核根据不同院校实际情况而定,在考试形式与频率方面不尽相同,最后的得分与扣分标准也有所区别;作业完成度考核以每日作业能否按时上交、完成率、完成质量为衡量标准,对未完成与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做扣分处理;期末考试为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题型选择相应测评标准,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点运用能力等[2]。

(三)综合能力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高校应重视能力评价,立足于学生的整体认知进行考核[3]。在学习能力考核中,由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至少从3个方面分析和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分值越高的学生,该项评分便越高。在合作能力考核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结合课题内容分组讨论,再查阅资料与素材,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使其掌握更多化学解析式。合作能力越强的小组,该项分值便越高。在总结测评中,学生可从化学整体认知着手,写一篇学习心得,教师结合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打分。

三、高职高专化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坚持人本化原则,完善过程评价体系

1.与职业院校化学课堂要求相符

化学本身带有较强的逻辑性、实验性的特点,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且知识量丰富,环环相扣[4]。对此,制定评价体系时应结合课程特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激发其化学兴趣,使其在过程性评价指标引导下不断提高化学素养与学习效率。

2.制定化学班级小组制度

对于不同职业院校来说,班级特点也不尽相同,加上教师数量短缺,一些院校化学课堂学生数量甚至超过80人,在大班学习模式下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况,增加了管理难度[3]。为了改善以上情况,教师可与院校联合制定班级小组制度,每个小组人数为8至10人,以日常成绩为考核核心,由教师提供选题内容,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合作,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化学成绩提升,也为评价考核打下坚实基础。

3.以过程性评价体系为主体

在该机制构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是评价的主要对象[5]。对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例如,丰富评价内容,加入学生对选题的兴趣程度、是否按照规定完成探究任务、能否全身心投入学习等内容,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等,将评价等级与学生毕业相挂钩,对不合格的学生作重修或退学处理,通过对主体的考核与测评,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二)创新过程评价指标,提高整体化学成绩

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与素养,教师应对过程评价指标进行创新。一是定期开展随堂测验。以测验分数作为考核依据,从课堂问题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态度与情况,设置多层次、有针对性的试题内容,在测验时做到公平公正,由此实现预期的检测目标。此外,还可利用班级小组制度,结合组内学生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测试题目,根据小组成绩排序,营造浓厚的竞争学习氛围。二是实验教学考核。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重,尤其是综合性实验,并确保课前预习、课中指导与课后反馈效率。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实验反思板块,若学生本次实验结果未达标,可通过填写本项内容更好反思自己,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理念。实验课程结束后,除日常报告评分之外,还应考核学生的实验理论与技能:前者注重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的掌握情况;后者则由学生现场随机抽取题目,在无事先准备的情况下突击检查,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与临场应变能力。三是学习态度与方法测评。在学习态度方面,主要考察学生上下课是否按照规定、小组合作中是否具有主动性、课堂出勤率,等等;在学习方法方面,考察学生是否能将理论引入实践,站在科学角度指导实践,提高自身的化学实践能力。

(三)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化学自信

在过程评价中,教师应随时记录教学信息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由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逐渐对化学学习丧失自信,教师可利用过程评价,让每位学生与过去的自己作对比,或者从某个侧面对比。例如,教师可采取综合评比的方式,通过教师评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对比学生在本次实验与上次实验中的表现,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进步,以此激发化学学习热情,使之找回自信心,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程评价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应用体验进行调查。在问及“是否认同过程评价体系”时,有56.3%的学生表示非常认同,有30.0%学生表示认同,有12.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有1.2%的学生表示反对;在问及“过程评价是否对化学学习有较大帮助”时,有52.5%的学生选择“帮助非常大”,有28.8%学生选择“有帮助”,有13.8%的学生表示无感,有4.9%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在问及“是否愿意该体系在更多学科中推广”时,有63.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有27.5%学生表示愿意,有6.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有2.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由此可见,该项评价模式的确对化学学习有所帮助,且适用于各学科推广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将过程评价体系引入职业院校化学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正确思维解决问题,促进化学课堂效率提升。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应优化此种评价方式与流程,使其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得以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化学考核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