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与提升
2020-01-09刘改琳吴青山
刘改琳 张 琳 吴青山
([1]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2]西安工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陕西·西安 710200)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创新和创业。创新教育,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解决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高校高度重视,投入很大精力开展教育及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1)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些淡薄,创新创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不高。[1](2)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依然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设置较多。[2]多数高校根据国家要求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课程中依然是理论教育占比较高,实践、实验类应用性的课程占比较少;开设课程没有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呈碎片化、零散化的状态,体系性差。(3)教学方法落后,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相分离。[3]大多数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理论输入教学为主,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较弱;教学内容与方式缺乏吸引力,课堂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不够。(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综合素质不高。[4]多数教师毕业就担任该教学任务,没有企业时间和实际应用经历,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选题还是过程设计以及最终成果方面很难有所突破,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较多。(5)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不足。[5]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相互渗透,相互割裂导致专业学习、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无法相融与互为支撑。
针对这些瓶颈问题,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学科竞赛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认知,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能够促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6]本研究探索了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将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相融合,带动创新创业和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2 学科竞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与提升
2.1 学科竞赛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是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创业的。[7]传统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占很大比例,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实践,需要自始至终和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学科竞赛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架起理论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桥梁,进而促进相关课程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坚持大学四年不断线,可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按照模块划分设置为五个教育模块,包括理论、实践、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在每个模块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教育模块中主要结合专业学习以学科竞赛方式开展学生双创意识的培养和知识教育。在实践教育模块结合专业实践以学科竞赛方式开展双创实践模拟,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双创技能。在综合素质模块结合专业实验实训,以学科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认知等双创需要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技能模块,以学科竞赛的方式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使学生借助专业能力发现行业机遇,掌握行业信息与技能,寻求创新与创业。在个性发展教育模块,开放实验室,设置自由化自选竞赛课题与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进行。
建立学科竞赛四年不断线,双创教育四年不断线。从大一到大四,根据知识层次和类型开展竞赛活动,结合双创教育设定各专业课程内容。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形成理论、实践、素质、个性与技能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
2.2 学科竞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双创教育更加重视应用实践,是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新使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在这方面有极大的相似性,学科竞赛将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融为一体。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在竞赛中带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得以应用,往往采取项目教学法、结果导向法、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竞赛中获得灵感应用到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创新竞赛,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正是双创教育所需要的。以教学改革为背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了双创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改革的成果又落实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中。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三者就像一个三脚架,支撑起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教育、应用教育和人才综合素质教育。这种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真正完成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知与行并行共赢。
2.3 学科竞赛提高双创导师的水平与能力
大多数校内的双创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中力不从心。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教师们吸纳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时刻把知识的应用性摆在首位,逐渐具备了对知识教学的创新和应用意识,对创新点有了敏感性,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选题。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成立跨学科兴趣小组,吸纳校外指导教师加盟,形成专门学科竞赛和双创导师团队,并按照教师的层次建立梯队。根据学科竞赛项目和双创项目分类分层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派送教师走出校园学习、实践;和企业导师结对,共同指导学生;跨学科共同完成竞赛项目。教师们相互学习,互补思路和想法,对问题共同分析讨论,经过试验和实践最终形成方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了教师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加深了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了教师双创教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4 学科竞赛融合实践教学与双创实践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学科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法,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践、创新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以点带面,辐射各个要素,是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双创教育的有效路径。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把原来的学完理论课再开实验课,独立开展学科竞赛和双创实践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根据知识特点设定学科竞赛项目,把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创新创业教师和竞赛合五为一,同时将原有的各部分任课教师合五为一。全天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室,教师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随想随做,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活动。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兼容并行。每个教学环节穿插竞赛,在竞赛中理解所学知识,在学习、实验和实践中发现新的应用创新点,达到知行合一。
2.5 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大学生是双创的主体,要想达到双创教育的目的,首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学科竞赛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以考试为目的,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极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竞赛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不断探索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认知、修正、改变的能力;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协作沟通、人际交往、奉献精神和动手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3 结论
学科竞赛可以有效地将专业教育、实验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牵引作用。通过学科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及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培养社会和双创要求学生具备的各种能力,能够架起双创生态体系链。高校可以借助学科竞赛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带动创业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