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

2020-01-09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观察力数学教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杨 陆

初中数学教育,相比小学阶段的学习,尤其在学生的思维层面的训练,要求和标准是不同的。近年来,随着数学学科的改革,在课堂教与学方面,对教师与学生彼此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中,对学生在课堂观察能力方面,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数学课堂的观察能力训练,提高观察方面的能力,需要每位数学教师积极思考,拿出可行的措施。本文将围绕这个方面的话题,提供一些措施建议。

一、良好的观察能力之作用探讨

(一)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初中数学学科,难度系数逐步有所提升,课堂授课的方式和技巧,考验了每个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也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其中,达成良好的互动和配合。若学生本身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定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形成更深层次的教学互动,让教师的授课更顺畅自如,无须重复讲解或中途暂停让学生再花时间观察。所以,学生具备好的观察能力,能改善教师授课阻力,增强课堂效率。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使用数学原理,揣摩数量关系,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是初中数学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需要数学教师和学生共同为此不断努力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能帮助学生迅速走进数学原理世界,分析并找寻数量间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提升解题的能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的要点分析

(一)加强理论指导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盲目地喊口号,要优先建立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定律、原理出发,打牢理论知识基础,再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训练。教师要多给予方法和思路上的点拨,注重观察力的理论指导,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

(二)保持有效性观察

在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也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达到效果。教师在讲授观察力的理论知识后,还要教会学生做有效性的观察学习。教师要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如何进行选择性的观察,切实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问题的技能,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三)注重观察应用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解决数学问题是终极目标。为此,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清楚。要带领学生通过培养观察力,不断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紧密围绕课程大纲开展授课,引导学生培养观察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提高观察能力的方法探索

(一)革新理念,树立主体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内容,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要进行改变,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应前的教育改革思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教学理念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我们在学习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个内容过程中,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加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掌握平面图形运动的规律,就应把教学时间多留给学生,使其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加强对平面图形的观察与思考,而不能完全按照过去的思想观念,让教师主导课堂。改变思想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对其观察能力训练的前提条件。

(二)灵活运用辅助手段,提高观察兴趣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和学,常常会用到教育技术手段。教师适当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如PPT课件、微视频等,通过提炼知识点,以图片、视频、动画等表现形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活跃有意思,使学生能快速抓住学习重点。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种上课的手段,同样能吸引他们的观察兴趣。

(三)合作观察探究,强化团结与协作

初中数学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合作解决困难问题,建立一种合作式的观察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扬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精神。学生在一起探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让学习的氛围变得更活跃,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我们在学习第五章《展开与折叠》这个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带着学生认识棱柱、圆柱、圆锥等侧面展开形状,并通过对展开图形的认识,自己动手制作出它们的立体模型。针对这个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善于采取合作观察式的教育手段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合作单位,加强对棱柱、圆柱、圆锥图形侧面展开图形的观察,用剪纸的方式合作制作立体模型。

(四)注重实践性观察,培养观察思维习惯

让学生把自身的观察力当作一种思维习惯,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有用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习惯,是教师需要重点探索和实现的教育目标。实际上,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日常活动实践紧密相关,所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的观察训练,无不对学生的观察思维习惯的养成具有帮助。

(五)加强正面评价,建立观察自信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需要日常的不断积累,才能不断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熟练,就容易对观察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严重影响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数学学科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加强对学生加强心理建设,多鼓励学生开展观察力的训练,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观察互动,帮助学生建立观察自信,促进课堂观察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学生的观察力,能帮助教师提高讲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加强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灵活选取使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调动学生观察的动力与热情,通过观察力的训练,强化观察力的敏感性、灵活性,形成良好的观察思维习惯,助推初中数学学科的有效学习。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观察力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新大学密涅瓦有新教法:认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