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路径研究

2020-01-09薛群菁

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吴江文旅图书馆

薛群菁

(苏州市吴江区图书馆,江苏 苏州215200)

1 背景

文化旅游是通过旅游来感知、了解和体验人类文化的行为,通过旅游体验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全新风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全面升级的新阶段,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全新消费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旅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旅融合,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文旅融合迈向发展的新阶段。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主体。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规政策推进下,有效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探索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更多可行性。基于此,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纷纷转变服务理念,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和文化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全新的阅读服务阵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和旅游服务的美好向往,也为更多公共图书馆探索服务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1]。

2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价值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日益凸显,通过推进文旅融合,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全面融合,助力文化服务与旅游开发无缝衔接,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探寻出新的科学路径。

2.1 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公共图书馆是区域文化中心,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和图书信息、专业的管理人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推进文旅融合为图书馆整合自身资源,提升发展层次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可使其转化为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全新旅游形态。因此,基于文旅融合的全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公共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全新视角[2]。

2.2 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确对接大众文化需求,全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脱节”及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的进程中,通过实施文旅融合,探索全新服务空间,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服务,推进服务方式创新搭建了平台。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服务,以构建全新服务机制为核心,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构建公共图书馆为主、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共享发展格局,激发服务活力,使文化资源与服务体系惠及更广大的群众,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

2.3 服务价值全面彰显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使命和职责定位从传统的图书借阅向新的文化传播、教育服务全面升级。公共图书馆要重视挖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文化、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履行文化服务职责,创新服务形态,承担文化评估、数字阅读和会展讲座等多种公益职能,组织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重构文旅融合生态,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盘活现有资源,提升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未来,公共图书馆要深度挖掘资源,积极延伸服务领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使图书馆不仅成为读者重要的阅读空间,更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地标[3]。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践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吴江图书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为大众提供“普惠式阅读服务”基础上,“深耕”公共文化服务,“细作”主题图书馆建设,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图书馆+旅游”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3.1 立足地域优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理念

吴江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以书为媒,让图书馆元素走向室外,融入群众生活,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成为城市文旅融合的全新典范,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打造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吴江样本”。吴江图书馆通过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激发大众情景认同,提供精准服务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针对视障读者,吴江图书馆推出了“阳光阅读”项目,尊重特殊群体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指导,尤其针对特殊读者的阅读权利以及知识接受和思想传播的现实需要,构建了系统、联动的文化服务机制。通过展现公共图书馆的审美能力,孕育城市文化精神,重视发挥公共文化对大众的美育价值,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激发服务创意,打造了文旅融合服务“新地标”,为文旅融合创造了新的服务引擎。吴江图书馆通过专设“古籍阅览室”“古籍专用修复室”,扎实开展古籍保护及普查工作,并成功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经典文化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撑。立足理念创新,将助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转化为民生服务、阅读推广和文化建设,成功荣获2015年我国十佳“最美基层图书馆”,为图书馆阅读空间全面提升与品牌塑造探寻了全新路径。

3.2 立足大众需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旅融合是一种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形态。在打造文旅融合服务模式时,吴江图书馆打破阅读空间界限,将阅读推广与旅游服务创造性融合,形成了“阅读齐步走”“阳光阅读”等全新阅读模式,为读者提供“学、知、行”的融合阅读服务。“阅读齐步走”“阳光阅读”项目通过将文献资料、阅读服务与大众全新需要全面结合,在各个乡镇开设分馆,实施“分馆制”,充分调动了读者参与阅读服务的兴趣,实现从馆内服务向馆外参与的有效延伸。此外,为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要,吴江图书馆举办“夏青杯”朗读大赛,为读者提供了展示个人艺术的平台,成功引领吴江阅读全新风尚。吴江图书馆积极融入数字阅读环境,创新性开展线上选(买)书、线下配送的“读佳·悦借”服务创新模式,服务范围全面覆盖吴江全区,充分满了足读者阅读需要,为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3.3 立足社会参与,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机制

吴江图书馆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注重引入多元社会力量,敢于创新办馆思路,加快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在充分尊重吴江文化底蕴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吴江图书馆依托“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与宣传部门、文旅部门和出版机构多方协作,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形式新颖的全新文化服务。借助该联盟的优势,充分借鉴吴江区、嘉善县、青浦区的地域文化资源,吴江图书馆还开展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使“爱读书、善读书”成为吴江阅读风尚。如邀请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组织开展“江南文化和世界主义”主题讲座,开启广大市民共享书香、体验“悦”读的新篇章;参与“诵读经典·点亮童心”长三角阅读联盟,筹划举办“千人阅读马拉松”活动,通过发挥联盟各成员单位的聚合效应,有效助力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吴江图书馆在坚持政府主导、大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指导下,与相关企业协作,引入“智慧图书馆”理念,打造了15分钟城市阅读圈,创新性地实施“城市书房”服务,借助“互联网+”开展数字阅读和新媒体服务,实现阅读文化与休闲旅游的全面融合。

3.4 立足技术创新,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可能

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吴江图书馆提升服务品质,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发挥现代技术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旅项目,如开发具有独特创意的文创产品,切实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吴江图书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对明弘治年间以来吴江地区的县志及乡镇志进行数字化处理,为读者提供了网络阅读、检索和下载等多种服务功能,满足了数字时代大众阅读的需要。借助“读佳·悦借”平台开通“你阅读我买单”线上模块,为互联网全面融合背景下的“馆店合一”探索了全新模式,通过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送书上门和图书馆(网点)自提等多种服务,充分展现了技术创新动力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吴江图书馆积极组织“文化苏州云”数字文化业务培训,实现了数字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有效融合。通过发挥现代技术优势,提升了吴江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能力,构建了全新的“城市大脑”和虚拟阅读空间,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和数字阅读体验。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因时而动,注重研判大众需要,将文旅元素融入阅读推广服务,积极打造文旅空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途径,特别是处理好大众个性化、多元化阅读服务需要与图书馆资源相对稀缺的现实矛盾,为文化和旅游深度、广泛和高水平融合贡献全新动力。

4.1 理念创新:坚持用户体验,推进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发展方向,也是积极探索全新服务空间和服务项目的重要动力。目前公共图书馆正面临文旅融合发展窗口期,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坚持“用户体验”,积极推进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全面融合,通过寻找文旅融合的全新切入点,拓宽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增强文化厚度,更好地展现自身功能,创新服务载体。公共图书馆要积极遵循文旅融合发展理念,跳出传统运营观念,将图书馆服务与民俗文化、地域风情和文化创意相融合,实现与行走阅读、休闲文化和全民阅读的有效融合。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要注重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根据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读者特点打造公共阅读空间,通过特设专门图书专架和电子设备,供读者查询、了解文化旅游相关知识信息[4]。

4.2 模式突破:立足自身资源,探索多种模式

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文旅融合进程中,提升旅游品质,诠释内涵式文旅融合模式可以成为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公共图书馆资源特征和发展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模式积极尝试:模式之一,研学旅游。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重要汇聚地,在研学旅游热不断提升背景下,以满足读者求知欲为基础,开发研学旅游服务。公共图书馆开发研学旅游模式不仅极具可行性,也在丰富读者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内容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模式之二,文化旅游。公共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信息,为读者追寻、鉴赏各地文化提供服务,开展多元主题文化活动,帮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故事,实现文旅融合的最佳效果。模式之三,文化休闲旅游。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公共空间建设相融合,打造成为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的全新目的地。当前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受规划、建设影响多集中在市区且为现代建筑,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提供旅游服务。未来可以尝试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游客景区,建设具有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图书馆分馆,使游客在享受旅游服务的同时,感受文化内涵[5]。

4.3 多元参与:立足职责分工,完善参与力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创新融合体系,拓宽融合领域,推进深度合作,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通过延伸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和拓展服务空间,推动文化服务实现全民、全环节覆盖,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力量。要坚持“能融则融、宜融则融”的发展原则,将文旅融合作为推进图书馆发展创新、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政府层面,要注重盘活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强对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文旅深度融合的项目,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资金方案,为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全面保障。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要结合自身文化内涵和资源条件,超前规划、科学布局,通过完善文化体验设施建设,及时更新科技设备,构建完备的文旅融合新机制,提升公共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力和能力。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科学普及、少儿教育和多种类型读者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尝试将文学阅读与戏剧表演、影视文化全面融合,营造“阅读”活起来的理想氛围。公共图书馆与旅游景区相结合,使读者更为全面、深入了解地域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彰文,实现文旅资源共享、价值共赢。

4.4 技术应用:以技术为动力,提升运行水平

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服务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标,通过发挥融合理念和技术优势,为大众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塑造思想智慧与旅游休闲相融合的立体化阅读空间,使图书不再是简单的图书资料、文化不再是简单的文化供给,通过整合全要素、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路径,实现文旅融合的最佳效果。此外,进一步完善公共阅读空间的阅读设备和服务资源,通过加入文创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推广活动,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技术支撑,打造最美阅读空间,充分满足大众对优质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美好期待。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智能技术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科普教学和智能应用等多种服务支撑,比如使用智能技术和设备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提升公共设施品质;借助现代技术,整合自身平台、读者群体等多种优势资源,加强与文化、旅游和新闻宣传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最强文旅合力[6];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展示平台优势,为读者提供VR、AR 阅读体验。总之,公共图书馆要借助技术优势,充分研判读者阅读需要,开展研学旅游、休闲文化旅游和定制主题旅游等多种文旅融合活动,满足大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期待和美好向往。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公共环境、资源要素和服务内容均充满了文化内涵。在推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将文化服务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准确把握服务重点,全面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载体开展数字服务、阅读推广和文化创意活动,尝试增加图书馆的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全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塑造文旅服务品牌,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优势基础上,推出富有文化休闲和旅游特色的服务内容,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旅游服务水平,从而适应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为自身发挥更大价值寻找到新的科学路径。

猜你喜欢

吴江文旅图书馆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去图书馆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