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策略框架*

2020-01-09孙红蕾郑建明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学科体系

郭 怡,孙红蕾,郑建明

0 引言

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在政策带动下,学者开始关注公共文化领域,出现了公共文化相关研究。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2012年公共文化研究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十三五”期间提出基本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公共文化研究成为热潮,不少学科的学者运用本学科理论与方法为公共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指引。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公共文化领域的科研成果具有一定规模,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科研队伍。随着公共文化研究数量逐年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公共文化涉及的学科种类较多,各学科的学科背景、学科语境不同,各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明显不同。实际应用中,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研究力量的分散也导致公共文化研究未能体系化科学化,影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因此,公共文化学科发展成为题中之义。

公共文化学科是研究公共文化事业及其相关因素,揭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规律和运作机制的学科。这一学科建设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不仅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公共文化研究学科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公共文化学科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策略框架,以期为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1 公共文化学科发展现状

1.1 公共文化研究分布

(1)期刊论文的学科分布。2019年4月15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中以“主题=公共文化”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期刊来源勾选“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年限设为2005-2019 年,剔出简讯等,共获得3,490 篇文献。下文以这3,490篇文献为样本,进行学科分布分析和期刊分布分析。

①学科分布。依据CNKI数据库对学科的划分,CNKI期刊数据库中期刊论文的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论文数量在41篇以上的学科共10个,其中图书情报档案领域产出的公共文化论文最多,占35.87%。进一步参照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 年)》[4]标注 CNKI学科所对应的一级学科和所属的学科门类,发现公共文化期刊论文共涉及10个一级学科、6个学科门类,学科分布较分散,综合性和复合性较强。就一级学科而言,公共文化期刊论文集中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就学科门类而言,管理学为主导。

表1 公共文化期刊论文学科分布情况(部分)

②期刊分布。表2按发文期刊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列出发文数量大于40篇的期刊并标注其所属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发文数量大于40篇的期刊共14家。从发文期刊的学科分布看,刊登公共文化论文的期刊涉及5个一级学科、4个学科门类,比较多样化。其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占据较大比重,以管理学学科门类为主导。

表2 公共文化期刊论文发文期刊情况(部分)

(2)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2019 年4月15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主题=公共文化”为检索词,学位年度限定为2005-2019 年,检索得到2,063 条结果。表3 展示依据CNKI学科专业划分的公共文化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布情况。论文数量在25篇及以上的学科专业共13个,其中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最多,占19.24%。进一步标注CNKI学科专业所对应的教育部一级学科和所属的学科门类,发现公共文化博硕士学位论文涉及10个一级学科、5个学科门类,涉及的学科较多,学科分布也呈现较为分散的情况。就一级学科而言,排名在前的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就学科门类而言,管理学占主导。

表3 公共文化博硕士学位论文学科专业分布情况(部分)

期刊论文数据库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学科分布情况也有差异,公共文化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在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领域,而期刊论文集中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等领域,且各个学科占比有较大的不同。这从侧面说明,由于学科专业的设置,期刊论文和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具体而言,由于期刊论文自由度较高,其学科分布更为多样;而由于受到专业局限,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相对集中。这说明公共文化已成为各学科的研究热点,但尚未成为部分学科学生攻读学位的选择方向。

1.2 公共文化学科分布折射出的问题

(1)学科基础理论不成熟。公共文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公共(数字)文化概念、公共文化要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划分、公共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各学科学者从本学科的视角对公共文化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对公共数字文化概念的理解为例,有的学者强调公共数字文化是“资源性文化和政策性文化的综合体”[5],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范式”[6],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7];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划分为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创新机制、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混合微观主体、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体制[8]。虽然这些都属于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理论,但学科间差异和彼此孤立使得相关理论尚未达成统一,为公共文化学术研究带来不便,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2)学科语境不同。学科语境指的是不同学科有着相对固定、相对独立的学科对象、学科使命、学科知识、学科思维、专业术语等[9]。在公共文化领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都有本学科特定的专业术语、学科知识、思维方式、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例如,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既从宏观层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10]、参与主体[11]、绩效评估[12]、法律[13]等问题,又围绕图书馆这一公共文化实体,分析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14]、制度建设[15]、战略规划[16]、发展模式[17]、均等化服务[18]等,多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包括词频统计、知识图谱等)总结研究热点和分析研究趋势。公共管理学科的侧重点在服务效能[19]、绩效评估[20]、服务供给[21]、政府职能[22]等问题,多采用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两个学科间对公共文化研究的学科语境差异较大。这虽然使研究成果更具多元化,但由于共通性和关联性较少,不同学科对相同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使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难度加大,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推进和评估。

(3)公共文化实体各自独立,研究力量分散。公共文化实体指公共文化机构,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实体机构及各高校信息管理院系、新闻传播院系、法学院系、政府管理院系、社会学院系、教育学院系、经济学院系等科研机构。这些公共文化实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撑,需要各实体协同运作。然而当前这些公共文化实体间彼此孤立,许多科研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最终运用到政府决策和实体机构运营中。反之,学术界对政府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和图书馆等实体机构的具体工作缺乏深刻理解,使科研成果不能完全满足公共文化建设实践的需求,只能给政府决策和相关工作提供有限参考。而在科研机构内部,虽然各学科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团队,但学科内部各团队间及各学科间彼此孤立,联系少,导致各研究方向较分散,连贯性不强,出现七零八落现象。研究力量的分散也滞后了公共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阻碍了学科的长期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及变革。

2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有利于繁荣公共文化学术研究。公共文化学科建设不仅能整合各研究队伍,形成学术合力,有利于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科研成果,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还能推动公共文化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明晰公共文化领域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为学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便利学术研究。公共文化学科也可利用学科交叉优势,融合各学科研究方法和视角,实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促进学术研究快速良性发展。

(2)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有利于统一学科语境。公共文化学科建设,一方面能将各学科的公共文化研究集中到一个大的学科体系中,统筹规划大学科的研究方向,增强公共文化研究的体系化、全面化和科学化,减少研究失衡现象。另一方面,在学科体系的指导下有利于规范学科用语,增强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有利于在多元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中确定公共文化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核心学科研究方法体系,实现统一学科语境的目的。

(3)公共文化学科建设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不均衡性依然突出、服务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术界提供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公共文化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有助于针对实践问题提出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法,服务于政府决策。这不仅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2.2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可行性

(1)学科核心概念确立。近年公共文化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公共文化学科的核心概念先后逐步确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6年颁布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等概念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2017年通过的《公共图书馆法》则确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这些概念随后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被应用到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中。核心概念的明确为学科发展边界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研究成果丰富。根据对历年发表论文的统计,2005 年至今核心期刊发表的公共文化论文达3,400余篇、博硕士学位论文2,000余篇。近年公共文化领域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稳定,呈增长趋势。相关研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以及地方基金的支持,2007~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公共文化项目超过80项。研究成果的丰富以及研究投入力度的加强,显示了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巨大潜力。

(3)成熟研究团队形成。近年公共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诸多团队。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为例,形成了10多支团队,其中南开大学的柯平团队、于良芝团队和徐建华团队,武汉大学的傅才武团队和肖希明团队,华中师范大学的吴理财团队,兰州大学的李少惠团队,北京大学的李国新团队,南京大学的郑建明团队和陈雅团队,中山大学的程焕文团队,华东师范大学的金武刚团队等均是比较成熟的科研团队,每年均产出稳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并为各地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智库服务[23]。研究群体的成熟和稳定是公共文化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4)政策法规支持。从“十一五”“十二五”到“十三五”,国家对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先后颁布一系列有关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数字文化、公共图书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具体目标,提供了政策法规保障。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既推动了公共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又为学科建设奠定了法理基础。

3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策略框架

公共文化的学科建设是一条长远之路,需要进行系统规划。既需要从宏观上构建学科建设方向,又要从微观上设计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

3.1 整体构想

公共文化学科的基本目标是:整合学术力量,推动公共文化领域科研发展,为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最终服务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

公共文化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学科建设符合一般交叉学科建设的规律和原则。具体而言,在公共文化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实践。学科建设需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实践和学科专业现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使其适应公共文化发展的需要。

(2)坚持科学性。一方面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邀请专家全程参与学科论证、学科体系构建、制度确立和后期调整等过程,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遵循实际发展规律,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循序渐进。

(3)学科融合。发挥交叉性学科优势,实现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和渗透,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推进学科融合。

(4)加强公共文化实体间的协作。科研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实体需加强组织融合,统一到共同的规划和机制中,通盘考虑,建立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科研单位根据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机构的实践调整科研方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单位的学术成果服务于政府决策及文化机构发展。

3.2 框架设计

公共文化学科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进行全方位的框架设计,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学科话语体系、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制度体系等。

(1)构建公共文化学科理论体系。学科理论体系是学科构建的基石,一般从学科基本概念、逻辑起点[24]出发,通过层层推导,最后形成严密的学科逻辑体系。要构建这一理论体系,首先要确定公共文化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等,并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组织学科理论框架。其次,要加强学科基础研究,明确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学科定位需考虑高等院校专业及各学科的设置,根据公共文化的研究内容确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宗旨、研究方向、目标及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阶段等。此外,需要确定公共文化学科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学科共建的过程中,要实现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和渗透,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最终确定学科研究基本范式和研究方法体系。

(2)构建公共文化学科话语体系。学科话语体系是对外部世界加以解释的系统性理论知识[25],包括学科概念、学科用语和学科研究范式等。在学科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为了减弱学科融合带来的不统一和矛盾之处,要在大的学科体系之下对学科话语体系进行统一。具体而言,首先,构建公共文化学科话语体系需要明确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根据不同学科与公共文化学科联系的程度、层次和方式,公共文化相关学科可以被分为密切联系的学科、交叉关系的学科以及应用关系的学科[26];而依据公共文化领域研究内容和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各分支学科。其次,要在公共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学科核心概念,实现学科术语的移植再生,形成学科共识,对学科用语进行规范,减弱不同学科间术语的差异性。此外,在科研机构内部,改变过去各科研团体之间彼此孤立的局面,将各高校各院系、各科研机构的科研团队统一到一个学科体系中,在同一个体系下规范学科用语。

(3)构建公共文化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公共文化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应满足3个基本要求:一是理论层面,要对公共文化各个领域有基本了解,有较高的公共文化素养;二是技术层面,需要掌握公共文化的相关技术,如信息技术;三是人才层面,重视交叉复合型人才,以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较高公共文化素养、熟练掌握公共文化各领域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技术的学科人才为目标。要实现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需要做到4点:①经过严密的专业认证确定专业设置。在考虑社会实践需要及公共文化专业设置可行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高校各院系和专业的设置,确定符合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目标和符合各院校实际情况的专业名称和专业平台。②培养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公共文化已经形成一批比较稳定的专家队伍,在此基础上,需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交叉学科的优势,挖掘各院系相关学科内部对公共文化有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的教师作为储备力量,投入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实践中。③制定专业培养方案[27]。专业培养方案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将每个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培养方案。④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层面需要覆盖公共文化的理论知识、公共文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层面包括技术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

(4)构建公共文化学科制度体系。学科制度指的是学科主体为达到学科发展目标围绕学科制度的主要方面所进行的建设实践,包括学者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学科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新兴学科成熟的标志,代表学科内部已经形成对学科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的明文制度。具体而言,构建公共文化学科制度体系需要做到4 点:①确定学科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根据教学情况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学科培养计划,将其规划化、规范化、制度化。②建立公共文化学科组织与学术会议制度。公共文化学科组织可以由在公共文化领域有突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学者们共同创立。将公共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起来,成立管理机构,以该学科组织为单位定期召开公共文化学术会议,给予专家们学术交流的空间,并逐渐建立学术会议制度,维系组织日常运行。③创办学术刊物。当前公共文化领域的论文多发表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学术刊物上,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在实践中,可先办一种公共文化学术刊物,保障论文质量,进而逐步创办其他刊物。④制度体系的建设需要多方合作。政府单位、文化机构、高校等需要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制度体系的确立、推行等过程,促进学科发展。

4 结语

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是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要的一环,不仅关系公共文化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还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目前国内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的研究仍较稀缺,且公共文化学科建设在制度、教育、理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长远的规划,在具体实践中也需要参考其他交叉学科的发展经验。本文虽然对公共文化学科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公共文化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在今后研究中需对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学科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超学科”来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