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提要易类辨正三则
——兼谈诸提要间的关系及《总目》诸问题的来源*

2020-01-09杨新勋

图书馆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库总目变体

杨新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四库提要是四库馆臣为纂修《四库全书》所撰写的系列提要类文献,包括分纂稿提要、汇总提要、刊本提要、库本提要及总目提要五种类型,[1]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四库诸提要中以属于总目提要的《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最为流行也最有影响。由于《总目》中诸多提要在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及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使用,所以又有胡玉缙、余嘉锡、崔富章、李裕民等的订补著作问世。

二十世纪前期,大量四库文献尤其是提要类文献的披露已引起了学人的关注,至二十世纪后期,《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以下简称“《初目》”)、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的披露,以及大量分纂稿和《总目》稿本的发现,①杨按:分纂稿有《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吴格整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 年)、《四库提要分纂稿》(翁方纲等著,吴格、乐怡标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年)和《<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张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年)。《总目》稿本主要分散藏于天津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及台湾“国家图书馆”等地。更有助于人们考察四库提要的衍生过程,澄清《总目》的错误原因。②杨按:陈垣、严铎、陶湘等《景印四库全书原本提要缘起》(《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7 年第3 期)及陈垣《四库全书考异》(《陈垣全集》,第三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任松如《四库全书答问》(启智书局,1928 年)、金毓黻《四库全书提要解题》(辽海书社,1935 年)和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十一章等对提要差异已有初步认识。杨逊《从经部易类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版本的异同得失》(《湘潭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曾利用文渊阁库本易类提要来考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差异,又刘远游《<四库提要>补正》(《复旦学报》1996年第2期)曾利用到文渊阁库本来补正浙本《总目》内容。但尚乏系统归纳。笔者因从事经部提要的课题工作,利用各类四库文献,搜集相关资料,考订《易变体义》《周易义海撮要》《大易粹言》三书提要中的问题,撰成辨正三则,希望由此得出一些规律性的启示。

1 都絜《易变体义》十二卷

都絜是南宋初年易学家,《四库全书》所收其《易变体义》为《永乐大典》辑佚本。

本书书名诸提要皆作“易变体义”,然陈乃乾《读<四库全书总目>条记》云:“《宋史·艺文志》作‘《易变体》十六卷’,《直斋书录解题》作‘《周易变体》’,均无‘义’字。”[2]按:《玉海》引《续书目》作“易变体”。《续书目》即张攀之《中兴馆阁续书目》,成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宋志》著录出于《续书目》。后俞琰《读易举要》及元儒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董真卿《周易会通》、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引作“周易变体”。是宋元时此书名均无“义”字。

都絜撰有《周易说义》,宋后不传。冯椅(1140-1232)《厚斋易学·附录二》“京口说义”条云:“《周易说义》十四卷,凡七卷,各分上下,京口都絜撰。知德庆府,陛辞日,有札缴进。绍兴乙亥(1155)张九成子韶序,以为其父为邦师法,尤邃于《易》,以所闻于其父者为之传,先于理而次以象义,毎卦终又为《统论》。絜字圣与,丹阳人。父郁字子文,终惠州教官。”[3]冯氏因都絜为京口人,列名“京口说义”,书名实作“《周易说义》”,此与《周易变体》为二书。如明代无名氏《京口耆旧传》云“絜少传父学,著《周易说义》,张公九成为之《序》”[4],又云“晚又因《左传》载晋蔡墨、郑游吉等引《易》,悟六位有定而卦变无穷,著《周易变体义》十有六卷,曾公几为之《序》”,明分《周易说义》与《周易变体》为二书,一早一晚,前者十四卷,后者十六卷,书名、卷数、撰因均不同,且明言张九成《序》为《周易说义》作。《周易说义》与《周易变体》为二书从都絜《易变体义·自序》中也能得到说明:“幼习句读,长闻崖略,而身袭儒服,义学是主。年踰知命,尝为《说》以记所闻;而今老矣,幸若天诱其衷,复有《变体》之说。”[5]知其《周易说义》作于四十岁后,而《易变体》则作于七十岁左右。后元代俞希鲁编《至顺镇江志》,其中《都絜传》也是分著二书:“有《周易说义》,又有《周易变体》十六卷。”张九成《序》见于氏著《横浦集》卷十六,作《都圣与易传序》,其中引都絜语“某此训传,谈《易》之义:乾坤之气,天地之形,六子之用,三才之判,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其于爻象也,某不先于辞而先于理,以谓卦、爻大象适与理相当者,圣人则有辞以系之;象爻之辞未尽,圣人又为传于六十四卦之后以明之。一章示贤人也,二章示君子也,三章戒众人也,四章言圣人体易之道也。《说卦》论八卦之理,《序卦》论六十四卦之序,《杂卦》论六十四卦之用”[6],又云“此絜所闻于先君子也。辄拾其遗说,而为之《传》”,知张《序》确为《周易说义》而撰,《周易说义》又名《易传》,为都絜承父说而作,重谈《易》理,故有“说义”之名。①杨按:翟奎凤《变卦解<易>思想源流考》(《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据张九成《序》推《易变体义》的撰作时间为绍兴乙亥也是混同都氏《周易说义》与《易变体》。今冯椅《厚斋易学》中多有以“都圣与曰”领起的文字,不见于《易变体义》,当即《周易说义》文字,并不尚变卦之说,与《易变体义》内容不同,二者确是完全不同之书。可见,诸提要言《易变体义》“絜因以所闻于父者,为是书”不但混淆二书,而且张冠李戴,并不正确。

《周易说义》曾撰进朝廷,但并不顺利,后来都絜奏进《周易变体》时撰《登对进书札子》云“臣世业箕裘,诵习羲《易》。往年尝进《说义》,仰冒天威,上赖圣慈,宽其谴责”就说明了这一点。盖因此《周易说义》南宋中后期不传,所以宋元书目罕见著录。绍兴二十八年(1158),都絜奏进《周易变体》,不久迁朝散大夫,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次年都氏刊《周易变体》,并请曾几撰《序》。此书流传颇广,时人程迥将其载入《周易章句外编》并加以评论,《直斋书录解题》《中兴馆阁续书目》《玉海》《宋志》等均载是书,入明后又被收入《永乐大典》,并流传了下来。都氏二书命运悬若天壤。令人不解的是,冯椅《厚斋易学》“京口说义”条“终惠州教官”语下又有“程可久云作《周易变体》”云云,实袭程迥《周易章句外编》中评《周易变体》之语,这就将《周易说义》与《周易变体》混为一谈了。冯椅为南宋中期著名易学家,其《厚斋易学》在宋元之际影响颇巨,故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于“都絜《周易变体》十六卷”条承之云“《宋志》。冯氏作《周易说义》十四卷”,也是将《周易变体》和《周易说义》混为一谈,后董真卿《周易会通》又衍胡氏之说,一误再误。四库馆臣引冯椅《厚斋易学·附录》言《周易说义》之语“都氏《易》先以理,而次以象、义,每卦终又有《统论》”论《易变体义》,也是未明二书之别。由于《周易说义》亡佚,且受冯椅、胡一桂、董真卿等言论影响,人们逐渐难明二书之别,才出现了用“易变体义”指称《周易变体》的现象,如《京口耆旧传》言都絜“著《易变体义》”“进《易变体义》”正反映了这一点,《永乐大典》亦著录为《易变体义》,可见这一名称明代前期已经流行,四库馆臣又承《永乐大典》以此为书名。实际上,早在四库开馆之前,朱彝尊《经义考》已将《周易说义》与《易变体》分列,于《易变体》云“《宋志》十六卷”,注“未见”,且言“《一斋书目》有”,②杨按:《一斋书目》经陈元仲增补后已非藏书目录,时《易变体》是否存世未可知。于《周易说义》云“十四卷。佚”,已经意识到两书不同,但朱氏《易变体》条下收录了张九成《序》和程迥、冯椅、董真卿言论,实未明二书之别。又乾隆年间赵宏恩等监修《江南通志》,也是分别著录《周易说义》《周易变体》。只可惜《经义考》和《江南通志》分列二书之举,并没有引起四库馆臣的警觉。

明了《周易说义》与《周易变体》为都絜之二书,就可以看出诸提要所言“《玉海》引《续书目》曰‘自《乾》之《姤》,至《未济》之解,以意演之,爻为一篇,凡三百八十四篇’,冯椅《易学·附录》曰‘都氏《易》先以理,而次以象、义,每卦终又有《统论》’,今考《永乐大典》所载爻义皆分载于各爻之下,而无所谓卦终之《统论》,与《玉海》合,意应麟所见即辑《永乐大典》时所据之本,已非其全矣”语之混乱了。提要言“《玉海》引《续书目》”云云,出自《玉海》卷三六之“绍兴《易变体》”条,此条言“《续书目》‘《易变体》十六卷,绍兴中吏部郎中都絜进’”[7],所指为《周易变体》,专言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内容与有《统论》的《周易说义》不同。对于冯椅《厚斋易学·附录》混《周易说义》与《易变体》于一谈,馆臣不但没有看出来,又进而将《玉海》《永乐大典》所载之《易变体》与冯椅首言之《周易说义》联系,并以《周易说义》内容倒推《易变体》在王应麟时已残缺,考据上并不严谨。实际上,《易变体》自锓板至王应麟再至明初变化不大,各书目均著录为十六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则馆臣之臆测不但张冠李戴,而且无稽非实。

又诸提要皆言“如《家人》六四‘富家大吉’,则曰‘此《乾》之《同人》也’”,所言“《乾》”字有误。据都絜书义,以爻变谈卦变,论《家人》不可能言“《乾》之《同人》”,《家人》六四爻变为九四适成《同人》,则当云“《家人》之《同人》”,“之”者变也。今核文渊阁库本《易变体义》卷八此处“《乾》”字正作“《家人》”,应改正。

又诸提要皆言“今《永乐大典》又缺《豫》《随》《大畜》《大壮》《睽》《蹇》《中孚》等七卦及《晋卦》之后四爻”,今核文渊阁库本《易变体义》,不缺《大畜》,而缺《无妄》,系馆臣误数,亦应改正。

2 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

对于此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总目》(以下简称“《荟要总目》”)言“今依内府所藏通志堂刊本缮录恭校”[8],《总目》书名下注“两淮马裕家藏本”[9],今略作说明。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共著录两部《周易义海撮要》:一为《两江第一次书目》之《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四本;一为《武英殿第二次书目》之《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十本。《四库采进书目》共收《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书目》三部,都六百八十五种书,但并无《周易义海撮要》。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之《两淮商人马裕家四次呈送书目》著录有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一本,《总目》所标与《进呈底簿》合。今国图有四库进呈本《周易义海撮要》,无格抄本,似即《两江第一次书目》著录本,存卷一、七至十二,卷一题名“周易义海撮要”,署“江都李衡纂”,卷七至十一题名“周易××集解”,署“江都李衡集”,卷十二题“周易杂论”,署“江都李衡编”,似乎保留了周汝能、楼锷《跋》中所言乾道本之“集解”意。是本无《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卷首之李衡《序》,又文字与《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均颇多差异,当与《荟要》本、文渊阁库本无关。《钦定四库全书考证》言底本原卷五“‘故人君法此施教命诰于四方也’,刊本‘施’讹‘于’,据孔疏改”[10],可知文渊阁库本底本为刊本。又《荟要》本《周易义海撮要》卷五末附校记云“谨按卷五第十页前四行‘故人君法此以教命诰于四方也’,刊本‘以’讹‘于’,今改”[11]。知《荟要》本与文渊阁库本底本相同,也是刊本,且原文同作“故人君法此于教命诰于四方也”,只是《荟要》本改“于”为“以”,文渊阁库本改“于”为“施”。今核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刊本正作“于”(《通志堂经解》乾隆修版已改为“施”)。纳兰成德《周易义海撮要序》云“而是编未有刊行者,乃勘其舛误而镂诸板”[12],则《周易义海撮要》虽乾道六年曾镂板,但明清以来多以抄本流传(如今国图有明万历天启间祁氏澹生堂抄本,又国图、天一阁藏有明抄残本),至康熙年间才有通志堂刊本。《荟要》本、文渊阁库本当据通志堂初刊本誊录。通志堂刊本卷一、七、八、九尤其卷十二有多处阙文,《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亦均阙如,二本据通志堂刊本誊录确矣,则《荟要总目》言“依内府所藏通志堂刊本缮录”属实。通志堂刊本有纳兰成德《序》,为《荟要》本和库本删去。通志堂刊本无周、楼《跋》,《荟要》本、库本亦无。诸提要所言周、楼《跋》,当据朱彝尊《经义考》所录而言。还应指出,《荟要》本每卷后均有校记,少则几条,多则十余条,甚有补益,以此校记所言核对通志堂本,皆一一契合,《荟要》本据之作了大量校改。《荟要》本校记数量远多于《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所载的两条校记。今以《荟要》本校记来核对文渊阁库本,发现文渊阁库本偶有改动同《荟要》本校记者,但大多情况仍同通志堂刊本而没有改动,也有据《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所载作不同改动者,这说明文渊阁库本也以通志堂刊本为底本,但并未参考《荟要》本,其校勘不同于《荟要》本,且不及《荟要》本精审。至于通志堂刊本的来源,翁方纲《通志堂经解目录》引何焯语云“汲古宋本。每首叶有印,其文云‘淳熙七年,明州恭奉圣旨敕赐魏王府书籍,谨藏于九经堂,不许借出’,其印精工绝伦,宛然《筠州学记》”[13],知通志堂刊本源出汲古阁影宋抄本。此汲古阁本当影抄自原宋刻本,而其原宋刻本很可能刻于淳熙七年刻之前,因其无周、楼乾道六年《跋》,恐非乾道刻本。惜此原宋刻本和汲古阁影抄本均已不知去向。

对于是书与房审权《周易义海》关系,诸提要皆引周、楼《跋》称“卷计一百,今十有一”,即房书原百卷,李书十一卷,与今存十二卷不合。《四库全书荟要》书前提要(以下简称“《荟要提要》”)、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以下简称“《文溯阁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以下简称“《文津阁提要》”)言“仅存房本十之三四,而精整则过之”,又与周、楼《跋》不同。今按:周、楼《跋》见于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和朱彝尊《经义考》,其文实作:“江都李公衡属意于《易》,得蜀房生《义海》,删之以为《撮要》,经、系辞、说、序、杂集解五。始以家名者百,公略其半;以卷计亦百,今十有一。第十二卷杂论一,是又创于公手,以补房生之缺者。”[14]可见,房氏《周易义海》录百家,李衡删削为五十家;房氏书百卷,李衡删削为十一卷,又新增《杂论》为卷十二。此书自宋至清在卷数和注家上均无变化,则《荟要提要》《文溯阁提要》《文津阁提要》言李书“仅存房本十之三四”是错误的,不管卷数还是注家均不确,《总目》盖有见于此而改。《文渊阁提要》于此文同《总目》,当为抽换后复据《总目》稿本重抄者——其校上时间为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早于《文溯阁提要》的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和《文津阁提要》的四十九年三月,《文溯阁提要》《文津阁提要》仅三百馀字,而《文渊阁提要》反同《总目》四百馀字,即一明证。

诸提要皆言李衡在房氏《义海》外益以“程颐、苏轼、朱震三家之说”,此当出于李衡《序》“而益之以伊川、东坡、汉上之说”语。李氏此语,后世易书及书目多有引及者。又冯椅《厚斋易学》[15]、俞琰《读易举要》均在程颐、苏轼、朱震之外,增入了龚原[16]。龚原为王安石弟子,有《易讲义》《续易讲义》《周易图》等,《易讲义》《续易讲义》为其任职太学时之讲义,后合编为《周易新讲义》,元明后不见于国内,清中后期自日本再回传我国。《周易义海撮要》自卷七后所引龚氏言论,确多见于今本《周易新讲义》。房审权《周易义海》成于熙宁年间,自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言房氏“集郑玄至王安石凡百家”语来看,《义海撮要》引龚原之说确为李衡新增,则程迥、俞琰所言不虚,李衡实增四家。

《初目》《文渊阁提要》《总目》皆言“陈振孙《书录解题》亦惟载残本四卷。岂卷帙重大,当时即已散佚,抑衡书出而审权书遂废欤”,非是。杨按:收房书者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今陈振孙《直斋》实只收录《易义海撮要》,而未收房书,三提要所言非是。《直斋》“易义海撮要十卷”条云:“熙宁中,蜀人房审权编《义海》,凡百卷。近时江都李衡彦平删削,而益以东坡苏氏、伊川程氏、汉上朱氏之说。若房氏百卷之书,则未之见也。”[17]两言房书百卷,而非四卷。《初目》《文渊阁提要》《总目》所言当出自朱彝尊《经义考》“房氏审权周易义海”条,云:“陈振孙曰:‘书只四卷,近时江东李衡彦平稍加删削,①杨按:朱彝尊《经义考》此处言“江东李衡”之“东”当“都”之讹,李衡《义海撮要序》署“江都李衡”、《宋史》李衡本传言其“江都人”,《经义考》卷二六“李氏衡周易义海撮要”条引陈振孙语作“江都李衡”,又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一“《易义海》一百卷”条下引陈振孙语亦作“江都李衡”。而益以东坡、汉上、伊川之说,为《撮要》十卷。所称百卷,未之见也。’”[18]今核,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六“周易义海一百卷”条,云“陈氏曰:审权编《义海》,凡四卷”,此“陈氏”即陈振孙;之后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一“易义海一百卷”条云“陈振孙曰书只四卷”,余同《文献通考》[19]。《文献通考》“审权编《义海》,凡四卷”等语当出自《直斋》“审权编《义海》,凡百卷”,陈乃乾已指出马氏误“百”为“四”[20],是矣。马氏之后,曹学佺承之臆改为“书只四卷”。朱彝尊言“书只四卷”云云当出于《蜀中广记》,是袭曹氏之讹也;《初目》《文渊阁提要》《总目》又袭《经义考》之误,进而云“陈振孙《书录解题》亦惟载残本四卷”。这样就离《直斋》原貌越来越远了。

3 方闻一《大易粹言》七十三卷

诸提要及文渊阁、文津阁库本署本书作者为方闻一,崔富章考定为曾穜而非方闻一[21],甚是,然仍有可说者。

《荟要总目》言“今依前江苏巡抚臣萨载所上蒋曾罃家藏明张嗣古刊本缮录,据宋曾穜本、明陈造本恭校”[22],《总目》注为“苏州蒋曾莹家藏本”[23],均言蒋氏家藏,不见于《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四库采进书目》之《江苏省第一次书目》著录《大易粹言》二十四本,蒋氏藏书实由江苏巡抚进呈,②杨按:《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莹献书折》:“兹有苏城捐职监生蒋曾罃将家藏书目,赴臣衙门具呈。……并将各书呈送到局。臣当饬书局委员检阅,计共一百九十九种。内有九十七种臣先经购得,已于前三次清单内汇奏,系属重复,已经发还。其余一百二种,似系旧书,现在另缮目录,一并恭进。”(《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此当即蒋氏家藏本。然《荟要总目》言“明张嗣古”“明陈造”所系朝代有误。此书《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后均附张嗣古《跋》,署“嘉定癸酉五月望”,则张嗣古为宋人,而非明人。张嗣古袁州宜春人,绍熙元年进士,庆元五年十月除正字,嘉泰元年二月为校书郎,六月兼实录院检讨官,二年三月为著作佐郎,三年二月为著作郎,十一月为起居舍人,四年六月出使贺金主生辰,端平元年知平江府。张嗣古是韩侂胄之甥但并不依附韩氏,在嘉定癸酉(1213)以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知安庆府,至而建安庆府学,举荐张淏等。舒州为安庆府所属,张氏于是年召集人修板《大易粹言》,则《荟要总目》言其明人殊误。曾穜淳熙三年舒州郡斋刻本为此书之初刻本,①杨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有宋本《大易粹言》,为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雕造,此即曾穜初刻本。张嗣古本即此本之嘉定修本。文渊阁库本《大易粹言》张嗣古《跋》后为陈造《跋》,《荟要》本无。文渊阁库本陈造《跋》全同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九“曾氏穜大易粹言”条所载,仅三十字。今陈造《江湖长翁集》卷三一有《题大易粹言》,即此《跋》,八十九字。陈造字唐卿,高邮人,淳熙初进士,绍熙二年知定海县,庆元二年通判房州,后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荟要总目》言陈造明人亦误。

对于陈造修订《大易粹言》书板时间,可推定为其晚年任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时期:一是陈造《题大易粹言》言其始得苏轼《东坡易传》、沈该《易小传》,后得《大易粹言》,最晚;二是陈造《题大易粹言》云“此板在舒州已就漫漶,又迟之将不可读,予修之两月余,为佳本”,[24]舒州为淮南西路所属,陈造就近趋至,则此本为其任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时所修;三是陈氏晚年作有未完稿《易说》一卷,十五篇,所论与其《题大易粹言》略合。陈造卒于嘉泰三年(1203),其修板必在此前。嘉泰先于嘉定,则陈造修板在先,张嗣古修板在后。张嗣古知安庆府,正淮南西路地,其修板即在陈造修板基础上进行,是淳熙三年刻本的一次递修;则诸提要所言“张嗣古、陈造先后修之”,崔富章言“张嗣古……修改过半。其后陈造又补修之”,恰将二人修版顺序弄反,非是。

今国图有宋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刻本《大易粹言》,十二卷,即曾穜初刻本,为元崇文阁、清天禄琳琅旧藏。陈造当据此修板,张嗣古又进而递修,遗憾的是此修本和递修本今已难觅。提要皆言四库底本为张嗣古补刻本,以张嗣古《跋》冠首,可据《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作一认识。

《荟要提要》云“今检原本所分十卷”,《文溯阁提要》《文津阁提要》《总目》言“宋刻明标卷一至卷十”,《总目》直标此书“十卷”(此致《总目》所标与文渊阁库书不一致,崔富章反驳甚是),均说明原蒋氏家藏本为十卷本。然崔富章云:“赵希弁《附志》著录‘《大易粹言》七十卷《总论》三卷’,当为张、陈修改之本,其间相距仅三十七年,赵说当可信。张氏一次改刻七百余板,字数过半,为免错乱,标卷或亦有所改变。”[25]然否?由于张嗣古本已不存,探讨起来有点困难;但按理说,修补本一般只修补板面,很少变动卷数者。曾穜初刻本十二卷,陈造、张嗣古据此修补,变更为七十三卷本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除《文渊阁提要》外,诸提要皆言宋刻本十卷,恰与黄烈所编《江苏采辑遗书目录》所载卷数相合,当为蒋氏藏本实情。今国图藏曾穜初刻本二十册,十二卷,前十六册为《周易》经解,共六卷,第十七册为“系辞上卷第七”,第十八册为“系辞下卷第八”,第十九册含“说卦第九”“序卦第十”“(杨补:杂卦)粹言卷第十一”三卷,第二十册含“姓氏”“文集”“学易”“论易”“明卦”“明爻”“明十翼”七篇为“卷第十二”。盖张嗣古以后四册一卷一册,遂合并第九至十一为卷九,改卷十二为卷十。陈振孙宝庆二年(1226)始撰《直斋书录解题》,其著录“《大易粹言》十卷”当为张氏补刻本,后《玉海》《周易启蒙翼传》《宋志》及朱睦㮮《授经图》等均著录为十卷本,亦当为张氏补刻本。可见,崔富章“《宋志》‘十卷’乃只著录正文,不计《总序》和《诸家姓氏》等”语不实,其言“《提要》称‘宋刻明标卷一至卷十’,则徒为虚言”非是,四库底本确为十卷本,而非七十三卷本。国图还有一部宋刻残本《大易粹言》,存卷六十至六十七,有助于推定张嗣古补刻本并非赵希弁《附志》著录之七十三卷本。曾穜初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则张氏补刻应沿此版式,否则无法配合印行;而宋刻残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三字,与初刻本版式完全不同,当为一重刻本(简称“宋重刻本”)。此宋刻残本所存八卷中,卷六十至六十四恰好为《周易》最后四卦,知此本确实一卦一卷;卷六十五至六十七为《系辞上》。此本当即赵希弁《附志》著录之七十三卷本。盖此本流传中《总论》三卷脱落,遂以七十卷称,朱彝尊《经义考》言“或作七十卷”,纳兰成德《合订删补大易集成粹言序》言“曾穜《大易粹言》七十卷”,《四库采进书目》之《两淮盐政李呈送书目》有七十卷本《大易粹言》,均可证其至清还在。今以《荟要》本卷五十九、六十四、六十八后所附二十条校记核淳熙三年初刻本、宋重刻本和文渊阁库本,发现《荟要》本校记所言刊本讹漏中有八条与宋初刻本相合,十二条讹漏初刻本不讹不漏,是初刻本原讹漏较少,《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的底本讹漏较多。又《荟要》本卷六十至六十七之八条校记中,宋初刻本和重刻本全同,重刻本的讹漏要比四库底本少得多。可见,《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并非据淳熙初刻本或宋重刻本校勘、誊录;四库底本如果是张嗣古修补本的话,修补中新增了不少错误,《荟要》本和文渊阁库本均作了不少校改,但仍有遗漏。宋重刻本虽与初刻本卷数迥异而内容却基本相同,重刻本很可能据初刻本翻刻,所以文字讹误也较少。虽然《荟要》本、文渊阁库本均作七十三卷,卷一至六十四为《周易》经解,似与宋重刻本同;但《荟要》本、文渊阁库本卷六十五至六十七之起止与重刻本不同,说明四库底本不但不是重刻本,而且馆臣分卷也没有参考重刻本,而是据赵希弁《附志》言论将十卷本的《大易粹言》重新分成了七十三卷,《荟要提要》“今检原本所分十卷,篇页未免过繁,谨重加厘订,析为七十三卷,著之于录”语据实而言,《荟要》本、文渊阁库本与宋重刻本无关。

4 馀论

四库馆臣先后撰写的提要类文献比较丰富,同一部书各提要之间大多前后相承,关系密切,成书最晚的《总目》中存在的问题大多并不始于《总目》,而是从分纂稿、汇总提要、库本题要已然,即《总目》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渊源有自。此以《永乐大典》辑佚本最为典型。正如上文都絜《易变体义》部分所论述的那样,就笔者四库易类提要所考的十七部《永乐大典》辑佚本来看,无一例外,这十七部书的《文渊阁提要》《文溯阁提要》《文津阁提要》和《总目》均内容相同。乾隆三十八年二月,清高宗采納朱筠奏议敕令从《永乐大典》中辑佚书。此工作由专人负责,提要亦由专人撰写,各提要相互传抄、递相因袭,纪昀批校《总目》于此部分着墨甚少,其中存在的问题前后相同,没有改动。其他著作的提要前后变动相对较多,《总目》的改动主要在文字、体例方面,有的在内容和评论也作了改动,这在黄爱平[26]、司马朝军等的研究中均有论述[27]。《总目》有时对之前提要的不实和错误也作订正,如上文所论李衡《周易义海撮要》的《文渊阁提要》和《总目》就删去了此前提要“仅存房本十之三四”等字;但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各提要内容因袭较多,许多之前提要中的问题在《总目》里仍然保留着,如本文三则所论的大多内容都表明了这一点。这说明四库提要前后因袭,《总目》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之前提要造成的,纪昀的改动大多在文字的润色和体例的统一,具体到书名、卷数、作者及文本内容等问题,纪昀的改动十分有限。

全面利用《四库全书》提要类文献,不但能发现诸提要间的前后相承,而且能发现提要间的差异,以及提要间的复杂关系。实际上,提要间的关系远比此前人们认识的复杂:一是馆臣对《四库全书》所收同一部书先后撰写的各提要之间往往并非直线传承的关系,而是存在错综交叉的传承关系。如本文所论的李衡《周易义海撮要》的《初目》《文渊阁提要》《总目》三提要关系密切,《文溯阁提要》与《文津阁提要》几乎全同;方闻一《大易粹言》的《荟要提要》《文溯阁提要》《文津阁提要》文字相似应该是前后相承,《文渊阁提要》与《总目》几乎相同;此外笔者还发现杨万里《诚斋易传》的《初目》与《文渊阁提要》《文溯阁提要》相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诚斋易传》提要与《文津阁提要》和《总目》相似,等等。这些书诸提要间的关系至少可以归纳为两个传承系统,说明它们可能分别源于两份不同的分纂稿,并分别据之进行修改和加工。二是不少提要存在抽换和复抄的情况,正如本文所论李衡《周易义海撮要》的《文渊阁提要》一样是抽换复抄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抄成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最早,也最受清高宗重视,因李清、周亮工等事件后来复校、撤换都相对严谨,文渊阁库本书前提要抽换复抄的现象较为常见,复抄多据《总目》底稿誊录,所以文字与今存《总目》比较接近;而较晚抄成的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的书前提要撤换复抄的情况较少,相对保留了更多较早的提要文献,这在考察提要先后衍生的过程及对《总目》问题的考订中反而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四库总目变体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终南捷径,帝王心事
总目次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第36 卷总目次
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分类检测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四库学研究专辑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