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020-01-09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112)
一、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必要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被高度评价为“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我们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感到骄傲,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也应理性看到发展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期待更好地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1.学生问题凸显高职思政教育“孤岛”困境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学习便捷之余也带来了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资讯。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的高职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开放、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他们“政治信仰仍不够坚定”“网络道德意识较弱”,对于网络舆情缺乏甄别意识,更容易受到互联网不良声音的冲击,同时,国家和集体意识淡薄、传统文化意识较弱、偶像崇拜、粉丝文化、超前消费等不良现象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也比较明显。
导致上述问题的,除了互联网多元思想的冲击外,学校的教育也难辞其咎。长久以来,各科教师“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的教学倾向依然存在……淡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削弱了课程系统知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陶冶作用。”不仅是教学,纵观整个高职教育体系,除了思政课,别的学科无论是在教材、教辅资料,还是在评价体系里,都鲜有涉及学生道德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平行线’的现象,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缺少交融共振,”各学科教学如同工厂流水线一般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思政教育单独成为思政课的任务,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比较明显。
2.回归“立德树人”、实现“协同育人”呼吁我们重视“课程思政”
“两张皮”的教育现象和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无疑是由于教育过程中忽视了育人导向所导致的,这不仅背离了我国德育传统,而且偏离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一向有注重德行的传统,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修养范式和德行追求一直贯穿中华文明史并延续至今。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里也无时不刻地强调着德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当然,对于德育的内涵我们也应当明确认识到,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思政教育。
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实现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单靠思政课显然远远不够,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共同努力,需要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这,便是 “课程思政”,它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合成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因形似正,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无疑为打通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各门课实现“同向而行”和“协同效应”提供了指导思路。
3.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既是协同育人之所需,也是英语教学改革之所需
英语作为公共必修基础课,贯穿各专业高职学生大一至大二学习阶段的3-4个学期,约开展共180课时的教学(以天津市为例),该课程覆盖面广、教学课时多、教学周期长,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因而不仅是实现各学科“协同育人”的必需,而且可以全面而长远地发挥“立德树人”的课程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实现各学科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同时,反思我国的英语教学,重西方文化输入、轻中国文化应用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一直存在并持续二十年不断被声讨。早在2000年,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里,从丛就批评“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中国文化教学, 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2010年,肖龙福更是强调该教学问题制约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他指出,“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失语现象’,尤其是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还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能力。”具体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宋伊雯于2012年指出:“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最明显的体现。”而程元元在2018年的调研里通过数据分析了课堂、学生、教师等多个方面的母语文化缺失,总结出“实际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之所以在近二十年里,“中国文化失语”不断被声讨,很大程度是由于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而“课程思政”则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高职英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也就是将从传统文化直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职业道德等在内的中国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因此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英语也是高职英语进行改革,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必需。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实现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中的有效融合,实现英语课堂批判性传输外来文化、策略性表达中国文化,利用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发挥系统作用,从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体系、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合力。
1.突破学科壁垒,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高职英语融合课程思政,意味着突破学科壁垒,打造“英语思政大课堂”。“大”意味着兼容并包,是相对与“就英语谈英语”而言,是运用英语语言,将英语作为内容表达的载体,发挥语言交际工具的作用,讲出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职业道德观。
“引进来”是指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环节适当引入思政学者、国学学者的参与,即备课时采用集体备课或多方研讨的形式,授课加入客座教授、多元对话形式,课后作业及课程评价点缀以多派参与、多方点评、多元评价。
“走出去”是指高职英语教师走出英语专业限制和校门限制,参与思政培训,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参加文化会议,聆听专家指导,观摩学习典型或是继续研究深造。
2.教师通过经典文献的双语阅读实现思政、英语水平双提升
高职英语教师在以往的个人教学和研究中多强调业务水平多于思政水平,注重英美文化多于中华文化,“许多院校里,能够教授英语语言文化的优秀教师数不胜数,而能够熟练地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的教师凤毛麟角,”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学的深度,教师的局限影响了课程的育人效果。
解决的方法便是使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基础上更加博学。一方面,教师应当专注加强思政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典文献的双语阅读,可以巧妙实现思政与英语水平的双提升。高职英语教师应多向许渊冲老先生这样满怀中国文化使命意识的翻译大家学习,多研读经典古诗词译文、双语政府工作报告等经典文献,学习中国文化与英语表达的融会贯通。
3.探索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既是师生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必要的辅助。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目前的高职教学资源体系尚有许多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先说教学资源体系里最核心、最基础的教材。以天津市为例,该地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天津版)》,该书包含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听、说、读、写、文化欣赏”五部分构成,其中最能体现文化导向的是“读”和“文化欣赏”两个部分,在“读”的部分每单元包括2篇文章,第一篇为主,第二篇为辅①。
据统计,八个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里有7篇有鲜明的英语母语文化特点,仅有第六单元讲述北京奥运会徽的文章体现了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全书的8篇第二篇文章全是介绍天津的特点及文化。“文化欣赏部分”则关注“展示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在感知欣赏文化的同时能够体味到语言的精华和魅力,”该部分包括品牌广告及名人名言,在全书共有43处,而43处展示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西方文化。
可见,该教材基本是以西方声音和西方文化为主基调,中国声音和中国文化处于从属地位。除教材外,教学资源体系里还有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音频光盘以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但是上述所有辅助教学资源里,无论是音频光盘还是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都只是部分涵盖而并没超出课本内容,仅是对课本多媒体形式补充而已。因此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的高职教学资源体系不是十分有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和引导。
面对该情况,英语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便不能仅靠现有的教材体系,而应补充相应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辅资源。教师可以从经典双语文章、读物,从《中国日报》、《21世纪报》、《环球时报》等权威报纸,或从《CCTV9》、记者/新闻发布会等媒体渠道寻找素材,寻找能为古今优秀中国文化发声的文字、数字资源,补充体现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文化的学习素材及练习资料,甚至在师资、物力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发新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特色教材或教辅资源。
4.建立“德育智育”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此处仅涉及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开展教学的导向。以往的教育评价体制往往仅含学科成绩,因此不乏有“及格万岁”的声音充斥,似乎只要考试“及格”了,便万事大吉了,教学过程里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及综合文化素养等都不用考虑了,因此才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疏于对思政素质的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意味着改变这种只重“智育”不管“德育”的教学评价体制,教师多一点目光投向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达、美德表现及优秀中华文化素养表现,多一点专注倾听学生真善美的声音,在测评时,除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得出的综合成绩外,还加入思政表现成绩,开展“德育智育”综合评价体系而引导师生加大对思政素养的重视。
三、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设计
在融课程思政于英语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既不能‘花拳绣腿’,也不能‘喧宾夺主’。将知识点与思政点相互融合,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这需要我们注重高职教育特点,把握信息时代的学习特点,在方法和内容上精心设计,避免思政内容的生硬搬入,达到思政意识的自然渗透,实现“潜移默化”的隐形思政课程效果。
1.内容上,巧妙发掘知识结合点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天津版)》为例,八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问候道别”、“致谢道歉”、“路标及交通”、“时间观念与准时”、“天气与气候”、“更快、更高、更强”、“节日庆祝”和“从肥胖到健康”。在导入或总结每个单元的话题时,可以用英文讲述中国文化佳话或趣闻,比如孔子拜见老子、将相和、南辕北辙、盘古开天、北京2008奥运会、中国传统节日、中医与养生等故事,既切合单元教学主题,也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传递文化自信。导入方式应该多样化,既可以以教师为主体,采用音频、视频、PPT、图片等多种手段开展,还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将任务提前布置,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课堂演示或表演。不仅是话题导入及总结,在每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译中,都有大量生动的思政素材可以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结合。
比如,以“祝贺”主题的口语教学中,可以引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后,美国NASA局长发表祝贺的时政新闻;再以翻译教学为例,类似两会“美女”翻译在总理记者会上的精彩表现本身就是网络热点新闻,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类似“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对比呈现更能使学生感受中英双语的魅力;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Truth can be known, 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or the truth you know).Things may be named, but names are not the things” 的双语阅读更是在语言之外,引导学生们提升哲学思考力,领略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在内容上多找类似的结合点,“将国学文化浸润于文化教学之中,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从而更巧妙地实现既能学习英语,又能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双赢的教学效果。
2.方法上,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
“互联网+”课程思政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构和优化,催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传统信息化教学手段,如音视频、PPT,和微课、慕课等方式,包括微信群、云教学平台等现代交流及教学平台,都可以赋课程思政内容以更丰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增加师生之间的实时、多元互动,从而更能有效融合课程思政内容进入高职英语教学中。
综上,推动高职英语课程实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但只要我们多加重视、用心探索,必能巧妙利用英语课程,传递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实现“潜移默化”的协同育人效果,助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在教材中,第一篇包含正文、文中生词、文末词语、5道练习题,第二篇包含正文、文中生词、2道练习题;在教学参考书中,第一篇包含文化背景、长难句解析、生词详解、课文翻译、练习答案,第二篇包括课文翻译、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