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改背景下国企下属职、成院校改革现状研究

2020-01-0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院校改革

(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天津 300074)

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人教育是构成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落后,人才匮乏,为响应国家穷国办大教育的号召,国有企业成立了一批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经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些职成院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下属的职成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混改”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国企下属职、成院校的改革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近年来国企及其下属职、成院校混改现状进行以下详细论述。

一、国企混改现状研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得到重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增强国有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制订和颁布了相关的方案和政策,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具体要求。仅2017年,全国就有25个省市自治区启动混改,各地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程度,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省市强调国企整体上市,有的省市重视资本投资运营,有的省市重点关注员工持股和激励机制改革。

国有企业所有权,从最初的完全国有,开始向混合所有制转变;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从完全听从政府安排,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为依靠市场调节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从绩效低下,创新性和积极性都较差的不利境地,逐步实现了绩效提升和体制的转变;基本上形成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治理模式;政企分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不断深化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一批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迄今为止,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改制达到 78%。

天津市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早在2016年底,天津市委、市政府在短短30天内就先后召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等两次会议,并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混改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时间要求,为如何推进国企混改、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以此为标志,天津市混改工作迅速启动,成为全国改革先锋。

天津市53家市管国有企业中集团层面涉及混改的共有25家,混改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截至目前,已经有11家市管国有企业完成混改工作,其中,10家企业让渡了天津市国资控股地位,战略投资方来自民营企业、央企、地方国企等,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元。

在已完成混改工作的市管国有企业中,混改成果有如下四种情况:一是市水产集团,改制后为民营持股100%;二是市建工集团、北方国际信托,改制后为民营持股50%以上,国有持股50%以下;三是渤钢系企业渤海钢铁集团、冶金、天钢、天铁冶金,改制后为民营持股50%以下,国有持股50%以上;四是市建材集团、天津药研院、天津农商银行、华泽集团,混改后仍为国有控股,实现资产重组,企业性质仍为国有企业。

其余有混改任务的市管国有企业,也都正在加速国企改革,有的正在实施混改,待股东资质、审计报告等通过审批,股权比例明确后,便可确定最终混改成果,有的正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方,拟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形式推进混改。

天津国企混改正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混改对企业发展的提振作用越来越明显,天津国企改革的步伐愈发稳健。市场经济变化无穷,混改后体制机制向一流企业看齐,从完成混改的第一批国有企业来看,成效显著。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企业在混改后发展较好,生产型企业较混改之前成本下降,取得盈利,未来的经营状况还会更好。

二、国企下属职成院校生存现状研究

国企下属职成院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全民终身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国企下属职成院校,由于自身体制的特点,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

(一)办学经费不足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成院校是教育院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型、各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场所。就重要性而言,职成院校的地位应与全日制教育院校地位相当,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职称院校的地位却远远无法与全日制院校比肩。

与其他类型的职成院校的办学体制不同,直接由企业出资的国企下属职成院校,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并不能像民办院校自行制定灵活的学费标准,缺乏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和优待,教育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国有企业的拨款和自筹。上级国有企业则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每年象征性的拨付一定数额的教育教学经费,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解决摆在院校面前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支出和学院自身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因此主要受控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学院只能通过扩大自筹费用来解决,然而自筹渠道并非想象中的丰富,只能加强经营费用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并不能解决随之引发的是师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院校的生存状况。

(二)教师队伍建设落后、生源不足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职成院校的发展来说处于核心地位,优秀、稳定的师资团队不但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教师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职成院校教师职工薪酬福利待遇较之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明显偏低,因此缺乏归属感,在工作方面积极性也有所缺乏;大部分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发展前景优越的高薪企业,职成院校明显缺乏优质新鲜的师资输入;另外,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相对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现有教师队伍培养力度不足,培养质量也有所下滑,专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也有所缺失,针对性不强。在生源方面,由于全日制高校的不断进行扩招,是造成职成院校生源严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社会招聘录用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偏重于普通高校成人毕业生,对职称院校毕业生聘用几率低,进而导致学生对职称院校认可度低,选择就读职称院校的能动性差,这也直接导致了职成院校生源的的缺失。

(三)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陈旧

职成院校的生源中,在职人员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兼顾着工作和生活的负担,因此不能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当中。职称院校的教育理念未能完全考虑成人教育自身独特的方面,某些方面还沿用普通高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学历教育为办学宗旨轻视非学历培训。课程大纲设置偏向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也相对较为陈旧,设计课程之前并未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前沿研究,缺乏对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的职成院校管理方面松懈,纪律不严,甚至仅要求学生应付最后一次考试;教学模式也相对单一,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和分类教学,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职成院校定位也不准确,“大而全”的观念根深蒂固,未形成特色化的教育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国企下属职、成院校在国企混改中的改革现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正式拉开了国企混改的序幕。1996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对原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把国企的非经营资产剥离出去,但其中研究所、职工培训学校等非经营性资产若果数量不多可以不剥离,这就成为了现在国企混改的遗留问题。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着重的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自此民营企业成为国企混改的重要参与者,扩充了国企混改的形式。

(一)国企混改院校剥离的必要性

企业属职业院校、成人院校同企业下属的派出所、法院、检察院、幼儿园、研究院、职工食堂等都属于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这些本应由政府社会承当的职能由于历史原因却落在了国企头上,企业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把这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去。

1.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正真成为其中的一员,甚至崭露头角,就必须要做到资产的良性配置,正向循环,这就需要企业把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区分开来,把院校等非经营性资产分离出去。这种做法首先有利于企业闲置资产的盘活,使资产产生其应有的收益,使资产产生良性流动,便于新的产权机制的建立,便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其次,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出现“等、靠、要”的情况,通过改革使企业中高科技企业凸显出来,充分体现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2.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的需要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要建立产权明晰、全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院校等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有利于其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把这些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性单位从企业剥离,该政府做的事情由政府去完成,做到把企业从这些行政职能中解放出来,把这些繁杂且沉重的包袱放下,使其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生产主业当中。只有通过改革,国有企业才能理清产权关系,使其明晰起来,该是企业的由企业来管理,能改革的改革,能股份的股份,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正真从中得到实惠,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为企业发展服务。

3.企业竞争的需要

由于历史、经营等各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往往存在下属单位繁杂、内部机构人员冗余、企业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在现代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应进行现代企业的改革,该剥离的剥离,该精简的精简,突出经营性的主要业务,发展壮大,为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竞争力的大小不仅仅是由企业的规模决定的,还要有其特色的产品,有核心技术,有竞争优势,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想长足发展,资金是关键,上市融资是不错的选择,企业上市有资产负债率和盈利的要求,所以必须把非经营性资产和一些亏损的企业。

(二)国企混改院校剥离后的去向

1.划归属地教委管理

职业院校、成人院校、中小学等学校从原从属的国企中剥离出来,最好的去处就是属地教委,实现对口管理。在很多城市的国企混改中院校均是划归属地教委管理,这种形式不会出现一个学校多头管理的情况,实现由对口管理,整个学校只需针对上级教委的政策制度,专心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2.划归属地国家政府机构

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在国企改革中剥离出来的职业院校和成人院校不能划归属地教委管理,这样就只能划归地方政府或业务部门来进行管理。这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包括交通委、建设委、国资委、商务委、旅游局、农委等,各院校根据学校的行业特点特色划分为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下属。这样学校的党务、人事、财政等行政职能归上级政府部门管理,招生、教学归属地教委管理,出现一校对应多个管理单位的局面。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院校可以更好的和所属行业企业加强联系,便于学校掌握行业动向,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也可以相应的向下属学校倾斜,增加学校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不足之处就是往往上级部门对学校属于管理,在学校发展和经费上的支持力度不够。

四、结语

兼顾国企和教育职能的国企下属职、成院校在混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改善其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众多困难和挑战是重中之重。以“剥离精简”为途径,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借鉴其他领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自身的结构化混改理论和方法;建设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实施措施,避免出现“为混而混,为利而混”的情况,为混改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院校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