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堂的建设路径探析

2020-01-0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计算机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一、课程思政引入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应引入“课程思政”将其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核心内容,就计算机专业架构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内容为深化计算机专业平台核心课程搭建了共通的思政资源平台,使计算机专业在自身相关课程当中开展“课程思政”拥有更加丰富的思政资源和创新模块。在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发展从“课程思政”内容去展开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新探索,在专业课核心体系育人计划中逐渐积累有益的课程搭建实践经验。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结合思政因子培育计算机专业高素质人才可以深化政治思想工作体系贯彻高校人才培育体系的实践教学思路。在计算机各专业引入思政教学模块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其创新具有计算机专业教育和思政德育教育融合的专业学科体系性和独立性。在计算机人才培养计划核心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引入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以计算机课程和专业为其载体,深入挖掘计算机专业特质和优势所在,通过引领其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融合课程与德育双管齐下,贯通专业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实现。体现计算机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体化模式健康发展建设,逐步过渡成为特色鲜明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引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建设思路

1.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要引入思政因子,我们应首先从专业和学科的内涵特征、价值特征和人才培育特征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提取。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价值特征可以从计算机专业的专业风格,担负的社会责任和科技型人才的职业特征这几个维度来考虑高职专业核心价值系统的构成成份。计算机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价值特征。计算机专业知识领域范围的知识点体系与其方法体系、实践应用等特征构成了专业的内涵特征。在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则须注重培养人才的要求、目标和方法载体这些模式特征。

2.课程思政融入的途径探究

我们想要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需要通过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的专业教材,计算机专业实习活动,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多方面载体入手。将科教融合和产业融合整体贯穿于载体之中,多调研和聚焦计算机产业高端科技创新发展,国家政策与区域性发展道路以及公益和民生,扩展专业关注和知识面。计算机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就要融入专业性的使命感,融入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要求和专业伦理要求的教育。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构建其自身的核心价值系统。要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育人政策,就必须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价值纳入对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层次中去,在其中形成准确并具有实践性的内容。如计算机专业举办的科技类实践活动,企业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和学科类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属于实践育人的载体内容。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定期进行大赛和团队活动内容目标都可以对核心价值系统体系进行目标融入的实施。团队和大赛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负有对学生实践团体进行专业核心价值的引领重任。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有高质量专业课程支撑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是基于OBE成果导向的教学基本理念。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一环则是挖掘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创新模式中可以将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系统、教学模式、思政因子、政治思想教学目标和专业学习成果融合为显性或隐性教学效果目标。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将思政因子融入课程体系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高科技活动所产生的人文效应和历史结果;专业伦理方面融入专业价值系统中去;着重关注对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方面的启发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国际大背景环境,注重教育学生落实为国家服务的思想观念。高职学院应选择适应高职教学体系的优质教材,适应思政内容融入学生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内容。在选配教材和教学材料时应重点关注具有计算机的专业责任使命、关注科技历史发展与前沿及专业建设的内容,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的信息规模化,重点关注计算机类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文化熏陶的目标,以期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培育高职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素养品格。

4.专业育人的标准是融入思政内容的成效

专业课程模式融入思政体系的教学设计内容和实践过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既要抓专业课程建设,又要融合思政模式共同持续发展。德育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检验一切教学成果和工作的思想准则,因此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根据计算机专业培育的特点融合价值导向所构建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因此融入的思政内容效果如何也是检验各专业课程教育的根本性标准。而新的教改模式成效也体现在高职学院学生是否能在所学的专业课素养能力提升的同时,真正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体现在对计算机专业核心教学系统的内化过程中。

三、计算机专业与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优势

1.思政学习部分不仅仅涵盖理论教学还有实践教学部分

要实现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则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尝试,这样做可以保障思政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但在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中,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部分,或因硬件或师资条件有限等原因,实践教学进行不到位,这会致使思政德育部分和实践无法顺利衔接,直接影响了思政教学发挥其重要作用。而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相结合,则能够进行学生平台学习的拓展,逐步实现思政理论教学部分与课程中实践教学部分的衔接,从而实现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学生德育品质的持续性培育发展。可在计算机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中,纳入云班课或慕课等先进平台,在课堂中课堂下开展不同于传统授课模式的线上授课及教学交流模式,使学生在获取专业和思政教学资源中,逐步通过实践教学逐步深化提升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拥有充足的课堂时间去展开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把思政因素引入课堂实践教学当中,将实践教学模块与计算机网络平台体验式教学效果相融合,从而有效促进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应用效果。

2.加速传播思政信息数据

在当今计算机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堂中融合思政因子,可以加速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充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广度和深度,对专业任课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在网络和平台大环境下可方便获取各类思政教育信息,可在计算机各类学习案例中逐步多融合思政教育内容,此举也可对学生自身的网络和计算机信息分析整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专业任课教师可立足于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挖掘知识背后深层次的思政教育信息资源,不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逐步融合。任课教师也可借助学习平台或移动终端课程,将提取出的思政信息对学生做出分享,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深入发展。

3.实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创新模式

任课教师在计算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专业化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专业知识的应用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和国内相关思政深层内涵。而思政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则需要更多的知识平台运用才能够实现。因此,让专业课学生将其所学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纳入思政因子,再运用到社会背景实践中,则彰显了德育教育的根本性特点,不局限于实现实践课专业课的知识理论学习,进而更加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性素养与能力的培育。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践行全面育人的教学创新模式,使思政内容不再枯燥,也使计算机专业知识实践得以有的放矢。从而实现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引入思政学习的时效性。

四、将课程思政内容引入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方式

1.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培养方案形成

最早于美国及澳洲出现的教育改革成果导向型教育,简称OBE,其中指出院校及任课教师应首先明确学习任务成果,与多元化及个性化的专业课学习要求相配合。由学生通过专业课的系统学习过程完成自我的挑战实现。院校和教师再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原本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规划进行改进。OBE模式强调院校相比学生来说更应为学习的效果负责,其强调能力本位,结合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则应提供给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就业的思想价值观和各项业务能力。对应的教学目标应有具体的核心能力体现,也应有具体的要求和课程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及对高职学生素养的要求,其中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应届毕业生能力的基本要求指标体系,我们可逐步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应注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专业思政的教育环节。将思政因子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具体课堂环节和案例制作讲解中去。课程思政应成为设计学生各项活动的思维重点内容。关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运用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融入课程思政体系,专业任课教师应从一年级专业基础教育中的知识导论及实践实习入手。在课堂授业中为学生融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内容为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引导着国家的生产方式及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在专业课堂中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建立,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加强对自己专业担负着各类社会责任的理解和重视。通过在专业课的核心课程当中融入思政因子教育,达到介绍国家科技及计算机专业建设前沿学科,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用学生身边的实际实例为学生生动地展示国家改革开放的各类科技性战略性成就,不断在专业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提高专业教师思政素质

专业教师是计算机教学的主体实施者,因此我们应首先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素质及育人能力,提高育人能力,负责专业教学的实践内容实现和组织,是高职学生获取各类知识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实践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修养。计算机专业教师应逐步实现由“专业授课教师”向“具备思政素质的专业课教师”转变。高职院校应注重真正做到通过培训、学习来不断增强各类专业课教师的政治底蕴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德育传播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学中政治思想接纳意识。专业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思政教育项目,其课上时效性优于课下学生复习及自学的接纳程度。教师可在专业课堂中结合专业知识,采取课堂互动、计算机平台互动、课堂反馈、教学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升思政学习能力。从而也逐步带动各类专业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思政因子的动机和效果。使专业老师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及价值观世界观引领有效纳入课程的教学整体全过程。

3.混合教学模式创新课堂

目前高职院校中专业课堂和思政课堂都基本属于单一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学生在单独学习思政课程过程中会主观感觉宏观和抽象,不易将思政具体内容融合入思想生活中去,课堂吸收率较低;而计算机专业课除了传播专业技术知识之外,学生往往仅限于解决计算机类实际问题,难以将所学技术业务实践任务真正融合入当前时代中去,对时代的思想背景认识不到位。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建议高职院校任课教师可将课堂任务驱动模式互相进行内容创新,例如笔者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当中融入思政实践课程相关内容,将制作PowerPoint大作业的要求进行案例内容更新转变。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相关思政素材背景,将与思政教师探讨研究过的素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在机房通过网络及各类教学平台搜集相关思政内容素材,按照软件的详细具体要求归纳入案例制作当中,最后班级统一进行演讲演示,并评选出优秀作品。通过在专业课程演示文稿母版制作、自定义动画、超链接等专业知识制作过程中融入关于思政选题的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政治思想素材搜集过程及评选演示案例结果等环节,最终大作业成绩中体现思政因子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专业知识需要思想政治素养支撑,而思政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作为平台保证。内容创新,互动有趣,真正实现将课程思政引入计算机课堂中去。

4.创建互相融合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模块

在现今的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前景下,思政因素的相关课程实施同样也应跟进时代,高职院校应顺应和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平台环境中逐步进行虚拟实践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工作。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设置各个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互动理论交流园地,教学及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等优质内容。在平台网络自主学习模块功能中设置教师和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及政治思想理念等重要知识。逐渐形成模块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及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需内容,自行对模块中的思想政治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及参考并将其应用于教师案例作业及背景思想中去。计算机专业教师可将思政元素课程内容知识融入计算机专业课件细节及背景中去,借助动画、视频、图片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于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课件的浏览和学习,即可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在互动理论交流园地板块,学生可以下载思政实事相关知识文献及文件,思政要闻,新闻要闻等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多了解现今国际局势和社会发展的背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目的性。除网络实践平台外,还可开发手机移动端软件,增强学院公众号相关思政内容推送等。使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各项功能,获取计算机专业及思政课程内容补充,培养学生能力创新,逐渐搭建高职校园的思政网络覆盖面。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性教学系统中去。

总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其实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德育教育的载体。本文浅议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融入思政因子的可能性及创新模式实践方式,以期为专业课程的课改提供一些浅薄的思路。同时希望能够将思政教学教育内容逐步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使这种教学模式体系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计算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