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1-09侯瑾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病虫害

侯瑾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忻州 036700)

在当前的森林发展过程中,林业有关部门和林业工作者已经深切了解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重要性。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从一开始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产生了非常不利和严重的影响。根据林区森林的实际发展,有效地改善、完善森林虫害防治方法,以有效减少森林虫害的可能性并提高森林三大效益的高度。

1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地面生态系统,不断输出重要的物质资源及为人类提供生态宜居环境,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重效益。目前,森林病虫害问题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态上都给人们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给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因此,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非常重要的。

2 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的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但林业病虫害的爆发及防治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了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我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引入了许多防治技术与先进的科技设备,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防治工作的有效发挥。

2.1 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不足

尽管大多数森林管理者对病虫害已有深切发了解,但仍忽略森林害虫的预防和控制任务,导致病虫害暴发,超出认为控制范畴。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先进技术很多,但是工作人员对防治工作缺乏清晰客观的认识,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进展困难。

2.2 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待加强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国林业的建设与管理在不断变化,林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外界的因素正在将林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传统的病虫害控制措施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森林管理工作,并且病虫害防控取得的控制效果很小,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森林病虫害防控方法进行优化,增强控制效果。在实际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林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防治方法,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3 防治人员需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在实际的森林管理工作中,大多数防治人员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控制工作过程中,防治人员对控制工作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无法做到全面、合理部署与调配任务,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无法取得更好的控制和控制效果,这可能会对林业发展造成阻碍,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选择和聘请林业防治人员时,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只有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的林业防治人才能根据林业的实际发展,更多参与病虫害防治任务,为林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4 防治效果不明显,情况愈发严重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受灾面积逐渐增加,同时病虫害种类逐步增多,使防控工作更加艰难。虽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防治效果并不明显。随着,营林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往往树种较为单一,所以当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时候,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导致受灾面积激增,对外来病虫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5 需提升科学防治技术的精准度

虽然我国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科学治理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大部分仍处于药物防治,容易产生防治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工作的困难。因此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其重要,需要配备先进的检验检疫的设备及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实现森林病虫害的疫情能够得到精准定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提供有效支撑。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的对策

林业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森林生产,反过来将影响整个森林地区的经济利益。部分地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因此,森林经营者必须充分结合管理经验,将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应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以确保森林的健康发展。

3.1 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能够有效降低森林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果在森林病虫害的预警、防治工作超前,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只有根据实际森林发展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工作人员才能有效实施防治措施,有效预防森林病虫害。因此,需要让工作人员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措施和方法,希望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

3.2 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正在逐步增加,相应的经济损失也在增加,因此,有效改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病虫害的种类也有所不同。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也有所不同。首先,工作人员应善于预防,从根本上限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条件,减少发生植物病虫害的可能性。许多植物病虫害对林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开展预防工作可以有效保证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同时,森林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封山造林的工作,以确保森林生长。其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不仅可以增强防治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防治成本。此外,对从区域外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实行严格的检疫管理,严格实行检疫审批和检疫复检制度,加强运输环节和流通市场的检疫监管,严格检疫执法。

3.3 丰富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经验

为了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业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病虫害防治经验。为了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工作,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防控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与预判,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时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全面防治病虫害,减少经济损失。当前,我国森林经营者的工作经验还相对不足,通过对植物病虫害的培训方法,加强对植物病虫害有关的内容和防治措施培训,以提高经营者的专业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森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在提高一线营造林及病虫害防治人员防治水平的同时,引导各森林资源管护区走上科学防治道路,确保全局森林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提高森林综合效益。

3.4 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增强防治效果

建立区域森林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资料库,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对于防治方式,采取由重点除治向重点预防、无公害防治方式转变,树立森林健康防治理念,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效果。在防治过程中着重采用无公害防治措施,优先选用昆虫天敌防治、益鸟防治及微生物防治等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降低防治成本同时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此外,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既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又保护生态环境。

3.5 加强森林病虫害精准预测

森林病虫害的精确预测有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在实施过程中,要把精准度作为预测的要求和标准,密切观察病虫害特点及发生情况,提高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掌握最佳防治时间予以预防和控制,按理调配药剂,及时进行施药工作,把虫害治在点上,全面降低全年的病虫害产卵基数,将虫害受灾面积降到最小。在病虫害泛滥成灾之前遏制发展态势,从而提早预防,减少由病虫害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开展监测、防治工作的同时,技术人员定期深入防治现场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在防治工作上始终能够掌握主动权。积极做好防治药剂、器械等物资调配工作,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管齐下。

加大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研发基金,研发精准的预警设备,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的精准度要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能提高精准预测的情况下,不定期对森林资源进行检查,只有实地了解森林情况,才能为病虫害预测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

4 结束语

由于病虫害对森林发展的影响很大,林业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可以在上述各方面措施中使用有效防治方式,通过多方位治理和防护措施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确保森林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