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巴栗栽培技术研究

2020-01-09林惠山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马拉盆栽植株

林惠山

(长泰县花卉服务中心,福建 漳州 363900)

0 引言

马拉巴栗(Pachira macrocarpa),别名为瓜栗、发财树,原产于墨西哥。在我国南方地区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大量培育并广泛使用,由于马拉巴栗别名为发财树,寓意招财进宝,还具备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能,易生产、好管理、耐贮运、造型漂亮,深受人们的欢迎,是近年来国内外畅销的主要盆栽植物之一[1]。据统计,2019 年盆栽花卉出口额福建省位列全国第一,漳州市占福建省的80%以上。其中马拉巴栗种植面积1850亩,产值12.075 亿元,出口额位列漳州花卉单品出口总额第三[2]。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实用性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广大花农和花友提供帮助。

1 习性特征

马拉巴栗既能开花也能结果,果甚至可以吃,口感极佳如花生,所以也叫“美国花生”。原产于墨西哥,后来在我国大量引种栽培,掌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常年青翠,茎基部自然膨胀如槌,肉质状,主干直立,枝条轮生,树皮呈绿色,花期一般集中在4—5 月,花白色泛淡绿,花丝细长,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和充足的光照,温度在20~28℃最适宜生长,但忌烈日直射也怕寒冷,同时亦较耐阴。要求微酸性的土壤,pH 以6~6.5 为宜,在我国南方地区都可以种植[4]。

2 种苗繁殖

(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马拉巴栗是花农常用的育苗方法。马拉巴栗结果后收获种子的标准是根据果的颜色来判断是否可以收获,一般颜色变为褐色时可采收。每颗果实能结种子10~30个[5]。播种后在苗床上铺一层2~3cm 细沙,再浇透水,一般在7d后发芽,发芽最佳温度为22~28℃,发芽率在90%以上。幼苗阶段,可以增施磷和钾肥,不宜施氮肥,每月3~5 次,以促进根系生长,头茎膨大[4]。幼苗耐寒力差,忌霜冻,需防寒处理。

马拉巴栗播种出苗比较齐整,干直,便于编辫种植,编辫可以让枝条更紧实,叶冠更完整,叶色更亮,更有美感。市场上的“三龙”“五龙”主要是表示发财树3 株、5 株编织在一起种植。“七龙”目前很少。这种马拉巴栗“编辫”在市场上非常受人们喜爱,因此在市场上的价值一般要高于其他。通常在温棚播种,大约25d 出芽后移到苗床,在每个种植点种植3~5 株植株[5]。当幼苗长到30~60cm 高时,可以开始编成各种形状,在编辫时,用胶带纸或包胶小铁线固定,并在成型后拆开。编辫大盆景时,种苗栽培2—3 年后,当苗高达到150~200cm,起苗后留100~150cm 高度截断,根据干径大小、杆高分类编辫。先放在阴暗处,阴干时间约1—2d。待树干变软,能够承受编辫所需弯曲度即可。编辫完成后,再移到花盆中栽植。

(2)扦插繁殖。马拉巴栗插杆是最容易繁殖的,成活率接近100%。在南方地区,全年均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北方的爱好者可以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扦插繁殖。插杆就是将半木质化的枝条剪下来,取长10~15cm 扦插枝,插入沙子或透气的土壤中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大约30d 就可以生根发芽。缺点是苗木大小不一,根茎无母本肥大特征,不能长出可爱的“萝卜头”,常用于家庭零星栽培。

3 盆栽培育

3.1 水肥

室内盆栽的马拉巴栗是比较耐旱的,属耐旱型的植物,死亡原因多数是浇水过多,根茎腐烂死亡。一般夏天10d 左右浇一次。冬天甚至可一个月浇一次,干透浇透,浇水频率不可以长期固定,按季节、天气变化随时调整。家庭最好使用淘米水浇灌,方便、营养、节约水资源,放置2d 后使用更佳。也可以用过期的奶制品或啤酒等发酵后使用,自来水要放置3d 后浇灌。浇水分为叶面补水和根部浇水,叶面一天可以喷雾5~6 次,根部浇水必须一次性浇透,花盆下面放置托盘,可以避免浇灌用水渗到地板上,同时也可以观察有没有浇透水。家庭浇水常犯的错误有:用喝剩的茶水或小便水直接浇灌。施肥要以氮钾肥为主,少施磷肥,这样能促进叶子和根部的生长发育,一般2 个月施一次,也可叶面追肥,当叶片颜色变浅绿或变薄而追肥。补充土壤养分,每2 年挖掉10~20cm 深盆面土,再用园土搅拌有机肥换填。

3.2 光照

马拉巴栗较为耐阴,但也喜光,在阴暗的环境下光合作用停止并代谢减慢,叶绿体不再进行工作,会导致叶片失去光泽、变淡。一般新出圃盆栽应在室外养1 个月再入室栽培,逐渐适光,放置有光线的位置,每隔2~3 个月再从室内移到室外或室内有阳光的地方,光照时间半个月即可,先用弱光再用强光,避免大中午太阳直接暴晒,防止嫩枝嫩叶灼伤。花盆平时每个月调整180°方向,让叶片均匀的光照。

3.3 温度

马拉巴栗在温暖的环境下容易生长,太寒冷就会进入休眠。南方地区室内温度一般不会太高,冬季的室温最低应保持10℃以上,如果温度低于5℃就容易死亡。特别注意的是植株不能对准空调出风口或风扇口正面直吹,时间久了会脱水死亡。

3.4 修枝

马拉巴栗的生长较快,且顶端优势明显,每年可生长40~80cm。一般在春秋期间修剪2~3 次,根据整体冠形剪掉顶端枝条,压顶促发分枝。裁短或删减密枝、弱枝。平时不定时抹芽及摘除老化、发黄的叶子,以保持植株鲜绿、树冠丰满、不疏冠、不偏冠。

3.5 换盆

盆栽马拉巴栗3—5 年后,当根茎膨大接近盆口直径或叶片逐渐淡绿变薄时,就表明土壤板结或肥力不足,此时需换盆换土。更换大一号花盆,一般口径比之前大10~20cm 即可。市场购买回来的盆栽,基本套塑料盆再装入瓷盆种植,且盆底塞满泡沫纸,应去除塑料袋及泡沫纸,根据根系的情况进行修剪,去除烂根和过度缠结的纤维化根再上新盆。种植土可以用蘑菇土或其他有机肥搅拌园土上盆,上盆后扶正再浇透水。换盆通常在深秋、冬季或初春进行。

3.6 病害防治

①根腐病,这是一种马拉巴栗常见病害,又称为腐烂病。导致叶子的色泽变暗淡,由翠绿变淡黄,根茎部分会有分泌物,并且树皮变软。可以喷施多菌灵、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②炭疽病,导致树叶的颜色发生变化,为乌褐色至灰褐色,可使用炭特灵可湿粉或多菌灵喷雾。同时还要调整施肥的比例,提高磷肥,降低氮肥;③叶枯病,导致叶子异常的枯萎,叶子有针眼状的小分散颗粒,并且叶子上会出现淡黄色或淡黄白色的病斑,必须及时摘下患病的叶子并进行清洁。病情严重则应使用药物三氯氧化铜悬浮液混合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后雾化喷洒,每月2~3 次;④黄叶病,黄叶病和叶枯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该病的发病位置,黄叶病的位置是根。根部相对潮湿的土壤会导致烂根、叶子泛黄和脱落。先停止浇水,保持土壤疏松,病因大多数为长期浇水不足、长期施肥过量、高温影响以及土壤酸碱失衡等。此类病害一般不需用药,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菌害防治也有“土”方法,病情初期或不严重情况下的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这三种菌害也可用大蒜水来救治,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叶片上就可以有效杀菌消毒。根腐病、黄叶病在根部位置倒些醋也可以起杀菌作用。通常,盆栽摆放在空气对流的位置,有利于杀菌。

3.7 虫害防治

室内栽植马拉巴栗常见害虫有介壳虫、粉虱和卷叶螟。介壳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可用敌敌畏乳油喷杀,成虫期可喷乐果乳油。其他害虫可用亚胺硫磷溶液进行喷杀。虫害防治也有“土”方法,也可用刷子或棉签蘸酒精人工擦刷,或用敲碎的辣椒煮水,待水冷却后雾化喷洒防虫杀虫,效果良好,这些方法适合家庭使用。

4 出口标准化生产

4.1 介质处理

预先将未使用过的新介质用尼龙纤维袋包装,然后将包装好的介质置于蒸汽炉内,堆放时注意留有一定的空位,方便蒸汽循环流通。接下来按蒸汽炉使用要求加入适量自来水,进行加热,待出现蒸汽后关闭炉盖加温加压。维持炉内蒸汽100~120℃温度在4h 以上,使介质充分受热,确保纤维袋内介质中心温度超过80℃以上。将热处理过的介质做好标记,置于符合防疫条件的专门场所储存待用。

4.2 植株预处理

挑选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植株,剔除感染病虫害严重的植株,将选取的马拉巴栗植株连根拔起,尽可能抖落原有泥土或介质,并用高压水龙头逐棵冲洗植株尤其是根部。最后清除病枝叶、根结或病、烂根。

4.3 消毒处理

按使用说明和检疫要求用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杀线剂克线磷配制成0.5%~1%悬浮液,在克线磷悬浮液中加入广谱性的触杀型杀虫剂如万灵、兴棉宝、速扑杀或甲基异硫磷等,混配制成混合药液,然后将预处理过的马拉巴栗,浸入混合药液,整个植株浸泡在药剂里的时间不少于1min。处理后将植株移至符合防疫条件的场地上盆种植。

4.4 上盆要求

上盆后拟出口的马拉巴栗盆栽须种植在防虫网内,放置在离地面50cm 以上高度的水泥平台或架上,灌溉水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防虫网内须全部铺设水泥或硬化地,盆与盆之间应留有一定空隙,保证良好通风透气。

5 结语

马拉巴栗多年来一直是花卉业的“宠儿”,美其名曰“发财树”,更是吉祥。室内盆栽马拉巴栗,抗旱性比普通绿植强,喜温不耐寒,喜光也抗阴,只要掌握关键技术要点,便容易栽培。

猜你喜欢

马拉盆栽植株
谜地(小说)
行星偏爱未知的引力(诗歌)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马拉利的账单
仙人掌盆栽
水果盆栽种起来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