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应用

2020-01-09王兴成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防沙沙化荒漠化

王兴成

(白芨滩管理局,宁夏 灵武 750004)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逐渐提高了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水平,有效治理了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造林需求,合理选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进一步增强防沙治沙的效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内涵,明确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丰富工作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1 分析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1.1 自然原因

当前全球气温不断提升,导致我国水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频繁出现极限高温气候,导致部分河流因此干枯,大面积植被因此干枯死亡,因为绿色植被的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1]。

1.2 人为因素

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乱砍滥伐森林树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地表被大面积裸露,加快水源流失速度,引发土地沙化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中,农业和牧业属于支柱型产业,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发展农业和牧业,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人们发展需求超过了草原修复能力,严重破坏了草原,因此引发土地沙化问题。一些农民过度开垦土地,导致土地被破坏,很多草地被开垦为耕地,因为裸露地表而引发土地沙化问题。除了上述因素,我国一些地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增加了水源短缺问题,绿色植被不断死亡,土地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增加环境治理工作的难度。

2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价值

我国在防沙治沙造林工作中,主要是利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固定土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土壤性质,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有效提高植物存活率,增强植树造林的效果,有效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增强防沙治沙造林效果[2]。

利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可以避免土地荒漠化问题不断加重,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改善局部气候情况,避免环境不断恶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利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可以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问题,同时落实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我国绿化面积,有效稳定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激发各种因素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在防沙治沙造林工作中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中。

3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实践应用

3.1 大苗深植技术

在严重干旱的地区可以利用大苗深植技术,这种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抵抗风蚀,稳定地区环境。利用大苗深植技术,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萌发,有效保护幼苗,避免幼苗在萌发阶段发生问题[3]。

利用大苗深植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效节省植物生长成本,合理布置沙障,避免在后期工作中再补植。大苗深植技术的工作成本较低,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因此有利于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阶段,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情况和根系发达情况,合理选择植物,选择的植物要具备发达的根系,同时要深入到地表以下0.7m 以上,这样才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

3.2 无人机飞播技术

在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地区适合利用无人机飞播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播种效率。在利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具有包衣的种子,这种种子在接触到土壤之后可以更好地生长,同时可以适应干旱地区和荒漠化地区[4]。

利用无人机飞播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综合天气条件,全面考察当地的天气因素和风力条件等,要选择在雨季播种,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提前核查和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优化播种条件。工作人员还要规划地面播种区域,合理设置遮挡的区域,顺利完成播种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考察造林区域的地形,避免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同时可以结合地形安排种植区。例如针对喜阳的植物,需要在维度较高的地方种植。在无人机播种之前,还要安排专业人员消毒杀菌树种,保障种子性能。选择树种的过程中,选择的树种要具备抗风沙性和生长繁殖能力,同时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

3.3 草方格固沙技术

草方格固沙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治理沙漠时,为了保护铁路线防止其被沙漠淹没,应用草方格固沙可以稳固沙地,避免因为风力而使沙丘移动。利用草方格固沙技术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分析当地风力和风向等条件,利用草方格沙障,提高地面粗糙度,减小风力,同时可以截流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提高固沙植物的存活率。在中等降雨后,依据土壤墒情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在草方格中点播沙生灌草种子,提高区域植被覆盖度,避免荒漠化继续扩张[5]。

草方格主要利用麦草和稻草等植物,在流动沙丘上设置方格状的挡风墙,降低风的侵蚀,在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在沙丘上规划施工方格网线,保障沙障和主风向呈现垂直的关系,在方格线上横放修剪整齐的麦草和稻草等材料,在铺草料中间设置板锹等工具,插入之后可以翘起草的两端,利用工具掩埋草方格根基部,提高整体的牢固性。结合工作经验,草方格沙障规模需要设置为1m×1m 的正方形。

3.4 截干缠膜栽植技术

工作人员可以将苗木大部分枝截干之后,一般在栽植前采用树干缠膜方法,缠膜起始位置多在树干顶部,下部打结捆扎或埋在土中,缠膜时一定缠紧,膜与树干间的空隙越小越好。这样可以避免因温室效应而对树干造成日灼和增加苗木水分的蒸发同时也不至于被大风吹烂。利用2~3 个芽集中水分和养分,调节植物根系的水分养分,减少植物耗水量,有效平衡植物收支,提高苗木成活率。可以截取植物地上部分1/3~2/3,根据苗木实际情况确定截杆高度,保留枝干20~25cm,栽植过程中,控制枝干到土地的距离为15cm 左右。

3.5 针阔灌木、樟子松造林技术

针阔灌木造林技术指的是在沙地上栽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有效降低风速,同时可以达到固沙的目的,促进区域内水循环,灌木林还可以调节地表温度和土壤性状。樟子松树干稀疏,同时具有耐寒性,对于地区水分需求比较低,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适合在沙漠区防沙治沙工作中栽种樟子松。因为樟子松生长特性比较特殊,利用混种方式,可以丰富植被类型,优化防沙治沙效果。当前在宁夏地区适合利用这些技术,有利于保障树种成活率,同时可以达到显著的防沙治沙效果,但是针阔灌木很容易发生虫害,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林业部门需要加强树木养护工作,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树木死亡,需要重新栽种。加强观测树种繁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落实补栽措施,加强人工除虫除害工作,保障林区生态环境的平衡性,维护树木健康生长[6]。

3.6 战术性防沙技术

在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过程中适合利用战术性防沙技术,在造林区域需要设置警示牌,林业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看护,落实封闭式管理模式,禁止车辆和行人随意出入治理地区,严禁放牧和伐木,保障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设置沙化土壤屏障,利用前挡后拉的方式,在前方栽种乔木和灌木,在沙丘后补种植固沙植物,有利于阻碍沙丘流动。利用战术性防沙技术,需要紧密衔接各个工作环节,避免某个工作环节发生问题,影响到防沙治沙效果。

3.7 高杆造林技术

高杆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旱柳和杨树等植物,在水中浸入大头,在春季天气变暖之后,在水中全部浸泡水枝干,维持浸水25—35d,保障植物充分吸水,树皮出现白色凸起之后,再取出植物栽种。

4 防沙治沙的具体措施

4.1 丰富绿色植被

我国需要提高绿化工作的速度,加大力度落实退耕还林措施。因为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被过度破坏,减少了绿色植被数量,无法有效保护地表,引发土地沙化问题,为有效治理土地沙化问题,我国需要落实防沙治沙工作,增加绿化面积,转化耕地为林地,同时需要丰富绿色植物种类,使地表植物覆盖率因此提高,尽快恢复生态原状,有效解决我国土地沙化问题。

我国地形地貌情况非常复杂,存在沙漠地区和沙化地区,为了治理土地沙化问题,需要加大绿色植被的种植面积,有效防治风沙问题,降低土地沙化的速度,组建防林护林的缓冲地带,完全修复沙化地区。

4.2 采取沙化治理措施

在治理土地沙化问题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利用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小沙化的面积,例如我国需要建立沙化治理制度,增加经济投入,顺利开展防沙治工作。同时需要合理分工,明确工作目标之后,明确林业种植的责任人,通过责任到人,通过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5 结束语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意义,使我国造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持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防沙沙化荒漠化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防沙治沙视角下林业生态建设分析
2009-2014年吉木乃县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丽家园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