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造林质量提高的技术研究

2020-01-09孙彦军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忻州市整地技术推广

孙彦军

(静乐县林业局,山西 忻州 035100)

0 前言

造林的质量会受到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提高造林的质量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山西省忻州市一直是林业造林的重点区域,尤其是随着国家强化建设“三北”防护林以来,山西省忻州市也在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了造林工作,在该区域栽种了大面积的小叶杨树林,可是发现造林的质量并不高。引进的小叶杨树林有非常强的适应外界能力,不怕严寒,还非常耐旱,耐瘠薄或弱碱性土壤环境,其根系十分发达,非常强的固土抗风能力,但是在干旱瘠薄、沙荒茅草地上因为小叶杨树龄的增加,地区降水的减少,生长势的衰退,以及病虫害的蔓延,常会形成“小老树”,这使该树的防护功能下降。山西省忻州市地处山西的北部,北倚长城,和大同、朔州为邻,大同、朔州、忻州市共同被称为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该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到全市总面积的89%,地形复杂多变,而且常年干旱少雨,属于旱半干旱地区,山区高寒湿润,无霜期短;川地高温干燥,无霜期略长,整个区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适宜栽种造林的树种非常少,因此提高山西省忻州市林业造林质量就非常关键。

1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造林的基本特点

山西省忻州市地处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区域内地形复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常年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该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前期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方面特征,选择适树植被种植,同时根据地理环境采取因地制宜和科学造林的方式进行营林。根据区域里的不同地理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并且合理治理该区域让造林的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使植树造林的环境得以优化。

2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造林的现状

山西省忻州市因为地理环境恶劣,是森林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近年来,国家提倡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和提出“三北”防护林建设政策侯,忻州市全面采取退耕还林,绿化造林,将生态建设当做林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生态屏障作为构造理念。发展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在暴露了出来。主要有造成初值密度非常大,造林成本高,林木生长势头差,林分质量低,病虫害易发生,森林火灾安全隐患大,在森林的管护上存在很大难度。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生态林等有关生态平衡点的规划设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没有处理好。

(1)人为因素。主要是林业造林的人员组成的问题,林业造成会涉及技术推广人员和造林护林工人。在林业技术内容方面,会涉及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的经营管理,森林的造林营造,优良品种的培育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发展等方面工作,可以说是内容复杂多样,在技术人员推广过程时,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当前的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认识不足,创新新意识薄弱,靠经验性工作成普遍现象。其关键问题是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所使用的资金较缺乏,林业科技推广基层单位没能有效引进专业人才或者对人才的专业培训,资金的缺乏也无法安排技术推广人员深入村组和农户中进行技术推广与指导。在造林护林工人方面,所安排的人员基本上是临时性的包工队和山区群众,没有专业性技能,做的工作非常粗糙,直接影响了造林的质量。

(2)政策因素。其关键问题是林业技术推广的机制欠缺完善、职能性质划分不明显,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活,行政隶属关系与业务指导关系没有统一,职能定位不准等问题突出,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被受影响。

(3)林业的机构建设不全面。林业技术推广不但要求知识结构全面,专业能力强,而且还要求健全的机构,包括推广教育、推广培训、推广服务和推广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体系。当前山西省忻州市在林业造林方面的机构主要由一个林业站下设立相应的部门,而且是多个乡镇才简单设立一个林业站,林业站下有一些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人员少,硬件设施布置,根本不能将全部工作落到实处。

3 山西省忻州市林业造林质量提升的办法措施

(1)完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定全面机制保障。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林木加工、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方面都和林业发展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实施林业技术推广,更加助于林业的增长方式改变,加速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应强化体系的完善,设立基层林业站部门,增设配套的推广部门,建立以林业工作站、林科所、森防站与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领头,并且以乡镇林业工作站、村级服务点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单位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起以市、县、区(乡镇)、村和户的多级服务平台,为林业前沿科技、最新成果的示范推广与公益性服务担负起重要责任,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在保障机制方面,为使林业的推广能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内,首先构建灵活健全的机制。山西省忻州市各个部门要针对当前林业技术推广的实际状况开展林业科技工作讨论会议,会议的开展时间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会议中应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问责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的制定,明确每个推广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把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以此提升林业科技服务思想与能力,增强其积极性。其次构建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政府一方面要用财政资金提升支持力度,打造精锐的科研力量团队,实现林业基础和高新技术开发探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及社会团积极参与绿化造林的工作,通过各种模式吸引企业或者个人及社会团体加入,包括技术入股、科技承包和合作共赢等模式。最后是政府应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在林业的发展中减负起促的作用。

(2)加强林地的整改工作。山西省忻州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山区高寒湿润,无霜期短;川地高温干燥,无霜期略长,土地非常的贫瘠干旱,并不利于苗木的栽种和后期的生长,植树造林中修整造林地块就很重要。修整造林地块过程中需要按照忻州市具体的环境条件采用各种整地方法。修整造林地块本身是一种水土保持工程,为了提高其含水量,要根据立地条件、地形结构实施整改,让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物理性都可以获得有效的改良。目前,整地措施包括全面修整、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几种,每一种整地方法所适用的环境又是不一样的。全面整地就是对需要整改的林地全面改造,这种方法适合在坡度低的山区,平原,以及风蚀和水蚀都不容易发生的地方,还有就是营造农田防护林,以及全面造林的区域都可以应用全面整地方法,全面整地的优点就是立地条件的改善效果好。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适合在不同的造林地条件,但是平原用坑状、块状、高台等整地措施,山地不一样,采用穴状、块状、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适应广泛,包括平原和山地都适用,带状整地措施,采取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平原采用犁沟、带状和高垄等方法,山地采用水平带状、水平沟、水平阶、反坡梯田和撩壕等方法。各种整地方法可以根据林地的具体环境和林地的开发方式灵活选择,整地完成后要做好杂木、杂草清理工作,收拢归堆,搬运出林地或用火烧清除,便于阳光照射,确保温度快速上来。适宜的自然环境能够提高栽种的树木成活率,以及生长的质量。

(3)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山西省忻州市生长的树种。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态林建设就要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环境、优势种群、适生要求、树种生物特点、生态学特征和造林地特点等进行全面考虑,以此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配置、造林和育林等措施。山西省忻州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山区高寒湿润,无霜期短;川地高温干燥,无霜期略长,树种的选择上就比较有限,要适合该区域地理环境的树种主要集中在樟子松、旱柳、沙柳、紫穗槐、杨树、臭柏和小叶杨等树种。前期,政府大量引进了小叶杨树种,小叶杨虽然有非常强的适应外界能力,不怕严寒,还非常耐旱,耐瘠薄或弱碱性土壤环境,其根系十分发达,非常强的固土抗风能力,但是在干旱瘠薄、沙荒茅草地上因为小叶杨树龄的增加,地区降水的减少,生长势的衰退,以及病虫害的蔓延,常会形成“小老树”,这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小叶杨。樟子松不一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根系发达,保水能力强,对土壤水份要求不严,能抗旱性、耐寒性强,耐-50℃~-40℃的低温,可以生长于贫瘠的沙地、土层很薄砾质粗沙土、沙壤土和黑钙土等恶劣土壤环境中,喜酸性或者是微酸性土壤,也能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正常、还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生长,寿命长,基本上在200a,甚至是250a,能够有效应用到我国三北地区,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造林护林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小叶杨的不足,尤其是在降水区域,依然长势喜人,可以在山西省忻州市进行大量栽种。

4 结束语

提高林业造林质量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后期的管理,林木栽种以后环境的各种危害会随之而来,病虫害,杂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随之而来,一方面要做好培土、除草和施肥等抚育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防火、防病、放虫、防鼠、防鸟和防寒防冻等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忻州市整地技术推广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忻州市强力推动药茶产业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