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平原造林改造提升的公园设计初探
——以爱琴海公园为例

2020-01-09刘泽颖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滑梯游人迷宫

刘泽颖

(北京艺苑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6)

爱琴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东侧为德贤路,南侧为小龙河,西南侧为正在建设的聚贤公园,西北侧为大红门锦苑小区,北侧紧邻爱琴海购物广场,占地面积约315 亩。在2009 年前,该地块是工业大院,2010 年镇政府拆迁腾退后,2013 年实施了平原造林,林地经过几年的养护现已成林。近年来,林地周边住宅区不断增多,南侧爱琴海购物广场于2017 年12 月23 日正式营业,这块纯林地已经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旧宫镇政府做出决定对该平原造林地进行提升改造,此次改造后,将与西侧即将建成的聚贤公园连成片,打造总面积约1000 亩的大型公园。

笔者有幸从2019 年开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完成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建设。经现场考察后分析林地内地势、道路、植被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平原造林改造提升为公园的设计方法和途径。

1 平原造林地块的现状分析

设计前笔者对场地内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①地势方面:整体地势较高,比南北两侧的市政路高出4m,没有明显的出入口,游人无法直接进入林地,林地内地势有高有低,高差最大约3m;②道路系统:林地内有一条宽4m 的环形碎石作业路,此外还有很多游人走出来的土路,这些道路为公园的后期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植被方面:林地内的骨干树种有油松、侧柏、国槐、刺槐、白蜡、银杏等乡土树种,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构成了主要的植物群落,但是植被缺少中下层灌木和地被植物,沿路的植物景观单一,景观效果差;④林地功能性弱,缺少服务性设施,没有满足居民休息、娱乐、赏景的停留空间。

2 平原造林改造提升为公园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林地内的现状情况,设计从公园入口、道路系统、儿童活动场地、雨水收集、植物配置和服务设施等几个方面分析平原造林地改造提升为公园的方法和途径。

2.1 公园入口的设计

林地四周没有明显的出入口,只有东侧德贤路绿化带内的小路可通往林地内。为增加公园标识性,考虑到林地四周的人流量走向,设计将公园的主入口设在北侧。改造前,林地北侧原为4m高的边坡绿化,由于绿化边坡地势较高,且没有出入口,导致进入林地内的游人爬坡具有危险性。为方便游人进出公园,将原有的坡地开挖成台地,铺设台阶,满足游人的进出需求,同时,设置爱琴海公园主题LOGO 标识,配以胸径20cm 的银杏10 株,列植在主入口两侧,突出主入口的可识别性。此外,为增加公园的可达性,在公园的东侧和南侧增设次入口。

2.2 重新梳理道路系统

根据林地内原有的碎石作业路及游人走出来的路径,设计重新梳理了全园的道路系统,铺设了宽3.5m 的环形沥青主路,全长约1400m,宽2m 和宽1.5m 的林下小路约7000m2,小路采用透水砖铺设。公园内的道路系统最大限度沿用了原有作业路,尽可能减少对林地内现状植物的移植和破坏。

2.3 增加儿童活动场地

除了公园的主入口,林地内另一个重点改造区就是儿童活动区。儿童活动场地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游人的人流来向,方便游人使用;另一方面应选择植物较少,场地较空旷的区域,减少对周边植物的移植和破坏,最终将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在主入口的东南侧。儿童活动场地增设以航天为主题的游乐设施,有火箭组合滑梯、飞机滑梯、时空隧道、秋千组合、丛林迷宫、丘地沙坑等,给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充满趣味的活动空间。

火箭组合滑梯和飞机滑梯通过利用不锈钢滑道、缆绳、镀锌管等材质,结合造型结构制造而成,孩子们可以通过与地面连接的缆绳攀爬进入飞机、火箭造型设备中玩乐,再经由滑梯或缆绳下来,达到娱乐和活动身体的作用。让孩子活跃在欢乐海洋,锻炼和娱乐两不误,滑行的距离越长,越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光隧道拓展滑梯又名大喇叭拓展滑梯,它利用地形高差进行上下连接的一个通道设备,由不锈钢滑道、缆绳、安全金属网等构成,孩子们可在其中攀爬或滑行。亲子丛林迷宫直径25m,由侧柏篱分割空间,周围点缀国槐、海棠等乔木。丛林迷宫吸引家长和孩子们去探索迷宫,体验迷宫的魅力,家长引导孩子在迷宫游戏里面学会记忆、思考;迷宫的走向、路径能让孩子锻炼体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由家长引导孩子在迷宫中探索前行。在丛林迷宫里面设有3 处“障碍造型物”,此物有两个作用:①亲子拍照纪念;②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记录迷宫中的路径。

2.4 建设集雨型绿地

林地本身就是很好的集雨形式,采用风景园林设汁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其雨水收集能力[1]。利用现状林地内的地势情况,梳理全园的雨水收集系统。保留现有的地势低洼处的沟渠,沿主路设置生态植草沟存滞雨水,挖生态植草沟长约1500m,宽约1m,下凹深度不超过40cm。新建的生态植草沟和现状的沟渠相连,构成了全园的雨水收集系统,保证了全园的雨水自渗,补充地下水含量。遇到雨水量过大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生态植草沟和排水管流入公园北侧市政排水系统中。

2.5 植物配置

设计最大限度保留了现状植物,在主路两侧、儿童活动区及北入口处新栽乔木560 余株,以乡土落叶乔木和常绿树为主,主要植物品种为油松、白皮松、银杏、栾树、国槐等,同时增加观花观果的食源蜜源植物,如北美海棠、绚丽海棠、山楂、柿子等,春夏繁花似锦,秋冬红果满枝,为鸟类及其他小动物提供食源,增加动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环境更加稳定[2]。

设计在主入口种植了大规格的景观树,有高8~9m 的油松,高4~5m 的白皮松,胸径20cm 的银杏,高7~8m 的丛生蒙古栎、丛生元宝枫等,同时在主入口的台地上种植了樱花、海棠、玉兰等观花植物,植物种类多,层次丰富,提高主入口的辨识度。此外,还对场地内长势较好,种植较密的部分树种进行移栽。场内移栽胸径15cm 以上的国槐约20 余株,高5m 以上的油松约15余株,主要移栽到儿童活动区和主路两侧空旷区域。

植物方面最大特色是林下地被花卉的播种,此次提升,我们整理了全园的林下绿地,约158000m2,根据原有植物的密度,林下的见光度,安排不同花卉组合。整体原则是合适的场所选择合适的品种,低矮、花期长的品种或品种组合作为主要基调。①特别荫的场所:见光率为10%~30%的林下绿地,尽量选择有一定耐荫能力的低矮品种打底,点缀一些能提亮林下环境的开花品种,增加林下景观色彩的丰富性。这类场所选用超耐荫组合花卉,由19 种花卉组成,其中宿根花卉占70%左右,当年开花的有香雪球、细叶美女樱、龙眼金鸡菊、五色菊、美丽月见草等;播种后50—60d 陆续见花;②半荫的场所:见光率为30%~50%的林下绿地,品种的选择空间更大一些,色彩、花型、株高等特性也更丰富一些,开花的效果会更加奔放。这类场所可选用林下花溪组合花卉,由28 个品种组成,宿根比例55%,株高40~70cm,当年开花的有超矮波斯菊、矮硫华菊、满天星、蛇目菊、虞美人、红花鼠尾草、粉萼鼠尾草、蓝蓟、龙眼金鸡菊、万寿菊等;③全光的场所:见光率为50%~100%的林下绿地,园区地形丰富大部分为坡面,以低矮品种组合种植为原则,尽量减少中后期的维护为出发点,形成三季均可观赏的彩色地毯。这类场所可选用国色天香组合花卉,由30 种花卉组成,宿根比例55%,株高50~80cm,当年开花有百日草、波斯菊、矢车菊、硫华菊、蛇目菊、虞美人、柳叶马鞭草、万寿菊、醉蝶花等;④全光的重要节点:见光率为50%~100%的林下绿地,可点缀长势强健,多年观赏的野花组合或单一品种,作为出彩点进行应用。如公园主入口周边选用的细叶美女樱,花期长达3~4 个月。这些花卉组合能够满足从早春三月到深秋十月,都有不同的花卉供游人观赏。地被植物品种众多、面积庞大、花期不同、颜色丰富,人们畅游其中,在阳光、蓝天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美丽的花海之间,让游人感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令人不禁忘却都市的喧嚣和工作的繁忙而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此外,地被花卉的种植减少了草坪的用量,从长远考虑,可实现低维护的低成本管理。

2.6 服务设施

改造后的公园内,为方便游人还增设了一些服务设施,如景观灯、休息座凳、垃圾桶、环保厕所等。景观灯设置在道路一侧及广场周边,每隔35~40m 一盏。休息座凳设置在道路旁、入口广场及儿童活动区等游人较多的位置。公园内设有一座环保厕所,位于主入口东侧,儿童活动区北侧,距离这两个重点活动区都比较近,方便游人使用。

3 总结

在平原造林的基础上改造提升为公园的建设,不仅保护了原有的平原造林成果,更为周边居民打造了游憩休闲的绿地空间,最终达到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目的。

猜你喜欢

滑梯游人迷宫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暑假就像爬滑梯
登神农顶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