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方法初探

2020-01-09袁玥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境原生态

袁玥

(淮安市园林设计研究院,江苏 淮安 223001)

0 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对大自然的态度也逐渐从利用转化为保护,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喜欢亲近大自然。尤其是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亲近自然的、生态的、看似随意且美的环境,能使人紧绷的精神也随之随意起来并得到放松,逐渐融入大自然的意境中去。自然、生态的环境也在人们的心中越发珍贵。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具体表现为对具有大自然“自然”“原生态”“野生”等特色的物品越来越欢迎和喜爱。城市公园生态化,更贴合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更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对自然环境生态产生了许多破坏式影响,从而影响了城市的生态性发展,因此,城市公园与生态环境景观相结合,也是对大自然物种的保护,从而惠及世世代代。将生境景观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公园,也是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1 生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价值所在

生境景观设计是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保持城市公园中自然环境特质的一种设计理念,也能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多元化特色。其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使城市居民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处。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生境景观设计的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城市生态资源最大化利用并减少资源浪费

在城市公园设计、建设中,利用周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将其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能提高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从而减少人造景观的投入,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能降低建设成本。

1.2 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环境并改善城市污染问题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建设中,保持当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行景观设计改造,不但能起到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绿化作用,也能降低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城市污染问题起到改善作用。

1.3 彰显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不同城市根据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生态环境也尤其特色。另外,不同城市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习俗等也是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体现的特色,将其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并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保持城市特有的动、植物环境、水土和空间环境等,使用生境景观设计方法不但能保留城市特色,也能在提高城市美观形象的基础上,同时也彰显出城市特色,建立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2 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公园建设中,生境景观设计理念相应而生。因城市公园是人们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体会、接近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因此,生境景观设计理念是为了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而存在的。秉承生态优先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原则,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应先以环保设计为目标,并通过景观美学和设计方法对生境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生态美观需求。

2.2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公园景观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异质性是生境景观设计中需要面对的主要特征,如何保存城市生态环境的异质性是生境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生态化景观建设的重要目的。根据城市植物种类和原有生态空间的丰富多样,在城市公园的生境景观设计中具有多样性的设计原则,是根据空间尺度和生态化特性体现出空间的复杂性和连通性。通过景观设计方法,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现生态化特性。

2.3 原生态与人工生态系统相容性原则

生境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的规划与组成从来不是被动的,而是基于协调原生态环境系统与人工生态环境系统融合共存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的可用资源,与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社会因素和城市经济相结合,呈现出动态式的城市公园形象。并在城市公园生态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方法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造景,从而提高城市公园景观的存在价值和效益。

2.4 自然与生活科学结合的设计原则

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快节奏的人工生态环境下,缺少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自然绿和良好环境条件,时刻感受着人工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压力,因此更渴望能够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因此,在生境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造具有自然气息和自然艺术氛围的城市公园景观。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水利土质等,创造更符合城市人们理想中的生态公园景观。

3 城市公园中生境景观设计方法与策略探索

3.1 以城市原生态环境为主导的方式设计

现阶段城市公园设计中,若设计者过于强调城市公园的使用功能和人造美观绿化,就会使城市公园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城市公园的设计过于体现人造景观的规范性而少了生态性体现,从而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体现在人造美的景观只能反映出当前社会审美,不能使城市公园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保持审美高度的目的。这种缺陷式的公园景观设计,无疑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无法体现出城市公园的原生命力和原自然文化,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

为全面体现城市公园设计的生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应在保持城市公园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资源保存、利用最大化,而不是为了体现城市公园的美观与设计性,去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体系,将山地铲平改成土壤,浪费人力物力、提高建设成本,也忽略了原有生态环境的设计的潜力,忽略了山地的美观体现方式,无法真正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3.2 强调原生态环境与公园景观之间的整体关系

传统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更强调于以人为本的人造生态环境,是一种随着社会美学发展主观呈现环境美、城市绿化的设计、规划方式,从根本上忽略了城市公园景观与原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而原生态环境则是以保持和体现地球生态环境为主的基础上呈现生态美、自然美的设计方式,不但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也将城市公园景观与原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生态关系,从而使城市公园保留城市人文、自然之间的整体生态景观系统。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环境条件依势而造,并对原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园景观的整体关系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规划,从而设计出既能凸显城市公园作用又能体现城市生态景观的整体系统。例如,在原地形中具有连绵起伏、高低不一、构造较为复杂的山体结构,还有大面积的原生态树种,比如桃树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依势而造,充分尊重设计区域的自然状态,利用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原有地形在公园山体较高的区域设计了水流与瀑布,保留了原有的植被资源并重新对其进行区域规划,形成了具有山体地形、瀑布、桃花等个性化的特色城市生态公园。

3.3 强调景观设计与公园生态体系的共生关系

一直以来,人类现实生存价值体现在于对地球资源、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但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利用呈破坏态势,地球平均每天超过70 个物种灭绝,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链系统。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价值体现应从对地球环境的索取逐渐转化为对地球资源的保护。

根据这一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强调景观设计与公园生态体系的共生关系,达到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共生共存的目的。例如,在秦皇岛“汤河公园”的设计中,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条长达500m 的玻璃桥,集合了公园的基础设施功能,又能俯视观赏整个公园的环境之美,成为公园的点睛之笔,同时也减少了成本投入,实现了自然与人类共存的城市公园生态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工作节奏快速,大多数人的生活压力也较大,城市公园则起到了为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枯燥的作用,也是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最好的窗口,较好的公园生态环境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景观时,应秉承保持城市公园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与生境景观设计相结合,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环境与现代化城市的和谐共存。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生境原生态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基于MSPA-InVEST模型的北京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生境网络优化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