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研究

2020-01-09王彦利朱荣锋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机制绿地

王彦利,朱荣锋

(吴起县城区绿化管护中心,陕西 延安 717600)

园林工程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有助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与城市品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从微观层次来看,全面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作业,必须结合园林工程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园林绿化方案,健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机制,提高园林苗木种植技术,完善绿化工程法治保障体系,做好园林养护工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工作中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管理机制过于笼统,绿化技术薄弱,养护工作不到位,本文将在简述这四种问题的基础上分层浅谈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城市园林类型

城市园林大致分为七种类型:①市级公园。这一类园林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绿地规模较大,拥有完善的设施与丰富的内容,有优美的植物风景,也有名胜古迹,并设有各种服务区域(像便利店、餐厅、卫生间等),因而能为市民提供各种服务;②区域公园。这一类公园具有区域性,即服务于本区域的居民,内部建有集中式绿地;③社区公园。社区公园又名小区公园,即在某一小区所修建一定面积的绿地,并提供配套设施;④历史公园。这一类公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知名度高,被视为文物保护园林,像革命公园;⑤儿童公园。这一类公园主要是为儿童提供娱乐服务,内设游乐场,有各种儿童娱乐设施,同时,建有一定规模的绿地;⑥植物园。这一类公园起初是栽种活体植物以阐明各种植物类群之间亲缘关系的园地,如今发展为观光园林,强调在自然关系规划下展示各种观赏植物,主要种植木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园地称为树木园;⑦街边绿地。这一类园林是指位于城市道路之外的集中式绿地,像广场绿地和小规模的沿街绿地。

2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现存问题

2.1 园林绿化工程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

从整体上分析,当前不少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在正式施工之前所制定的规范方案缺乏科学性,继而严重影响后期施工质量。以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为例,该市园林工程所制定的绿地建设规划并不均会,过于注重数据而忽视了实效,部分区域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搭配比例悬殊,不同区间绿地布局缺乏科学性。相比而言,该市老城区园林绿地建设规划面积较小,社区园林、街边绿地建设不足,老城区道路只有行道树,未设置绿化带。其次,新城区有不少绿地所处位置偏僻,导致游客数量较少,利用价值偏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据调查了解,在部分较为偏远的新城区,周一到周五,园林游客人数极少,周末和节假日却人满为患,交通拥挤。这是因为大多数市民平日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偏远地区游玩,只有周末和节假日能开车去观光娱乐,致使绿地资源利用不均衡。再次,全市园林绿地分布并不均匀,东部郊区集中了不少湿地公园、社区公园和花海彩田,绿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西部人口密集区域和老城区的绿地面积又明显较小。另外,当前不少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所设置的绿化指标较为简单,缺乏可行性,虽然针对公共绿地制定了基本规划方案,却未设置高标准,规划绿地面积不足,难以满足公共需求。举例而言,某城市在西部郊区开发过程中以房地产项目为重点,同时,针对建筑集群规划设计了A 公园、B 公园和C 湿地公园,前两个公园均属于居民区配套绿地建设项目,公园内部景观优美,面积却很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2.2 园林施工管理机制过于笼统

当前城市园林施工管理机制过于笼统,不够细致,后期施工过程中时常会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开发建设中,部分城市未将绿化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同时,园林施工单位内部责任不清,管理混乱。其次,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并非一项独立的作业,经常和其他市政作业发生交叉,如社区园林建设与住宅建筑施工建设、电力工程建设和交通建设同时进行,进而产生大量的交叉作业,而市政部门、园林管理部门和园林施工企业并未和其他企业组织进行及时沟通,这样很容易导致交叉作业中出现矛盾。近年来,因为园林树木与电缆、电线发生碰撞而被砍除和强行修剪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因为前期的园林施工管理机制缺乏健全性以及园林绿化工程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所造成的。

2.3 园林绿化技术薄弱

从发展视角和技术含量来看,当前国内园林绿化技术还相对薄弱,在种植园林苗木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未熟练掌握专业种植技术,所开挖的种植坑穴不是过大就是过小,甚至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检出捆绑根系土球的丝带,导致植物根系难以伸展,不利于植物的健康成长。其次,部分工作人员盲目追求植物多样性,引入大量外来植物,这样不仅会影响苗木成活率而且会诱发生物入侵者的问题。

2.4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到位

据调查了解,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并不到位,园林部门并未设置完善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没有分配专业养护工作人员,未针对园林植物浇灌、修剪、病虫害和防寒防晒工作制定可行的方案。

3 如何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

3.1 科学制定园林绿化工程规划方案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首先要科学制定园林绿化工程规划方案,结合园林工程发展趋势和市民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城市各区域的绿地面积,设计有特色的专题园林,为城市道路分配美观的绿化带。其次,要注意改善园林交通路线,避免园林绿地所处区域过于偏远,不断提高园林绿地工程开发价值。与此同时,要主要改善园林内部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园林服务价值。

3.2 健全园林施工管理机制

市政部门应联合园林部门、园林工程施工企业与其他相关组织构建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机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与个人,以免出现权责不清问题。其次,必须设计可行的施工方案,处理好园林施工作业与其他施工作业的交叉关系,避免发生严重的矛盾。

3.3 提高园林绿化技术

提高园林绿化技术必须规范苗木种植工作,根据苗木种类科学开挖坑穴,剪除根系捆绑丝带后再埋土种植。与此同时,应全面优化栽植工艺,据调查,当前最常用的植物栽植工艺包括人工植被栽培法、植生带培植法和液压喷薄法等。其中,人工植被栽培法则是采取人工模式撒草籽、设置花格草皮、栽植灌木或者乔木、满铺草皮等。植生带培植法是将植物的种植夹在天然纤维垫或者多层次无纺土工织物内,然后,直接将夹有种植的纤维垫或者织物紧贴于土地表层。这种方法能够扩大绿化范围,确保施肥的均匀性,起到保水作用,避免种子被冲走,植物成活率比较高,植物生长态势非常整齐、良好,绿化效果极佳,植物后期修剪也极为便利。压喷薄法是启用液压喷薄机在种植区域均匀喷洒植物种子、化肥、稳定剂、木质纤维以及水与染色剂的混合液体。这种方法施工效率极高,施工速度快,人工成本低,植物种植密度均匀,能够有效扩大绿化养护面积。此外,提高园林绿化技术,应科学栽培乡土植物,这样有助于确保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体现城市本土文化特色。从基本定义来看,乡土植物是指天然分布在当地,即可以在当地原产,或者由外地引种多年,而且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培育出优等植物种类。从总体上来说,乡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较强,价格成本相对比较低,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其次,各地乡土植物大多具备区域文化内涵,反映当地植物文化特色,例如西部地区通常会栽种中国槐、桦树和松柏等耐寒植物。在栽培乡土植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①乡土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配置尽可能多的养护成本较低和适应性较好的乡土植物,植物配置形成的群落结构在植物配置方面应该以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为基础;②经济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在营造园林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应注意节约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切忌盲目引入外来珍贵植物或者盲目开发绿地面积。其次,应精心配置植物品种,科学经营苗圃,不断提高植物成活率,尽量节约植物运输成本;③文化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栽培乡土植物的过程中应突显区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因素渗透于植物景观中。目前,有不少城市园林建设将市花作为重要栽培植物以体现本市文化特色,西安有不少园林景区就广泛栽培了市花石榴花与市树中国槐,在花期,石榴花红艳夺目,槐花飘香,形成独特的风景。

3.4 做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体系,综合培养高素质养护管理队伍,针对园林植物浇灌、修剪、病虫害和防寒防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其次,要注意增强全民绿化环保意识,禁止市民肆意毁坏绿地。与此同时,需要为园林绿化工程保护工作进行立法,这样方能依法做好园林养护作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作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园林绿化技术。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管理机制绿地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
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