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疑难词辨疑
2020-01-09王洋河
王洋河,房 新
(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重庆 408100)
敦煌歌辞有曲子词、俗曲、小曲之名,罗振玉《敦煌零拾》、刘复《敦煌掇琐》、徐国霖《敦煌杂录》、朱孝臧《彊村丛书》、郑振铎《世界文库·云谣集杂曲子》等均整理收录了部分敦煌歌辞,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1950)、饶宗颐《敦煌曲》(1968)、潘重规《敦煌云谣集杂曲子新书》(1976)、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1987、2014)等是歌辞校订较为重要的几部著作。近年来,经过项楚、张涌泉、黄征、曾良、汪泛舟等学者的校订,敦煌歌辞中的大量文字讹误得到校正,甚幸。本文就其中的“坠、得莫”略做考校。同时,亦对敦煌愿文中“精遥”作辨析。
一、坠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960)、《敦煌文献语言词典》(1994)认为敦煌歌辞《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倾杯乐·五陵堪娉》及冯延巳《谒金门》等辞“坠”均通“缀”。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2014)部分认同蒋先生的校注,并做了补充。[1]388两者均列于下:
《敦煌文献语言词典》①《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960)所释篇幅较长,故本文暂引《敦煌文献语言词典》(1994)之论。:前一例谓折下海棠花来插在金钗旁,后一例谓玉钗插在用素绾的发髻上。《敦煌变文集·秋吟》:“凤钗兮斜缀清(青)丝”和“玉钗缀”句法意义都一样,可证“坠”就是“缀”。五代欧阳炯《南乡子》词:“耳坠金环穿瑟瑟。”谓耳系金环。这些例子中的“坠”都不是坠落义。(1994,423)
(任中敏)校:“缀、坠”二字蒋议谓有时可同音通假,于此则以“缀”意较胜,故改。[〇〇二一]有“玉钗坠”,[〇〇二二]有“搔头斜坠”,[〇〇三七]有“缀鬓斜”,均同例。“缀”意连系,“坠”意跌落。物有不容跌落者,如玉钗,当是“缀”,非“坠”②[〇〇二一]为歌辞在《敦煌歌辞总编》的编号,指《倾杯乐·五陵堪娉》辞句。[〇〇二二]指《内家娇·应奉君王》辞句,[〇〇三七]指《抛毬乐·上阳家》辞句。。
本文认为,上述理解值得商榷,这些“坠”实不能看作“缀”。当前敦煌学者还未就该“坠”作出不同解释,本文在此略做探讨。相关歌辞如下:
《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东风吹绽海棠开,香榭满楼台。香和红艳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坠金钗。”[〇一七五]
《内家娇·应奉君王》:“丝碧罗冠,搔头坠髻,宝妆玉凤金蝉,轻轻敷粉,深深长画眉绿,雪散胸前。”[〇〇二二]
《倾杯乐·五陵堪娉》:“观艳质语软言轻,玉钗坠素绾乌云髻。年二八久锁香闺,爱引猧儿鹦鹉戏。”[〇〇二一]
《抛毬乐·上阳家》:“宝髻钗横坠鬓斜,殊容绝胜上阳家,蛾眉不扫天生绿,莲脸能匀似早霞。无端略入后园看,羞煞庭中数树花。”[〇〇三七]
古代女性用发簪装扮主要有三类,一是“将两鬓小股头发拉后团在一起,插上发簪”,二是将头发“团成圆髻”“发簪横穿发髻以固定”,三是冠冕上插簪。[2]23-30女性头饰如簪、钗、搔头、宝珠等,多是横插于发髻或垂于发鬓,如:
《玉台新咏·楚妃叹》:“薄笑未为欣,微叹还成戚。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①吴兆宜注引龙辅《女红余志》:“魏文帝陈巧笑挽髻,别无首饰,惟用圆顶金簪一只插之。”(《玉台新咏》,第264页)
《玉台新咏·咏美人》:“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
《玉台新咏·嘲刘咨议孝绰》:“雀钗横晓鬓,娥眉艳宿妆。”
王建《宋氏五女》:“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李郢《张郎中宅戏赠二首》:“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
还有短语“鬓乱钗横”,指鬓发散乱,首饰横斜,常用以形容妇女未梳妆的模样。如王安石《题扇》:“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再如《全元曲·汤舜民》:“则见他乌云髻斜簪玉翘,芙蓉额檀口似樱桃。”此句“簪玉翘”即玉簪斜翘于发髻中。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三亦谈到“垂”,曰:“唐李郢诗:‘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簏簌,下垂之貌。又作‘’。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挼丝团金悬。’其义一也。”[3]985再看“坠”。从词义来看,“坠”本指坠落,如杨衡《春梦》:“空庭日照花如锦,红妆美人当昼寝。傍人不知梦中事,唯见玉钗时坠枕。”“坠”亦可理解为“垂、插”,如李珣《酒泉子·寂寞青楼》:“寻思往事依稀梦,泪脸露桃红色重。鬓欹蝉,钗坠凤,思悠悠。”“鬓欹蝉,钗坠凤”语序理顺为“蝉鬓欹,凤钗坠”,此“坠”非指坠落,“坠”与“欹”相对,均乃斜垂义。宋洪迈《踏莎行·院落深沉》“钗凤斜欹,鬓蝉不整”与此句正相应,可见“坠”乃指斜垂。另外,韩偓《松髻》“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文丙《牡丹》“诗客筵中金盏满,美人头上玉钗垂”,王定保《唐摭言·敏捷》卷十三“满额鹅黄金缕衣,翠翘浮动玉钗垂”可与《酒泉子·寂寞青楼》“钗坠凤”句相参,“坠、垂”义近,均可理解为发钗斜垂于鬓发边。要之,“坠”有“坠落”“重东西往下垂;吊”等义,[4]520《中华字海》亦指出“坠”斜垂义,曰:“坠,悬垂。”[5]241《汉语大词典》:“坠,垂掛;因分量重而下垂。”“坠”又由“垂挂”引申出名词义,如元张煜《宫中词》十二:“寻出涂金香坠子,安排衣线撚春绵。”再如“耳坠、扇坠、项坠”等,这些“坠”均指“吊在下面的装饰性东西”。
我们对前文所谈之例句逐一校释。先看冯延巳《谒金门》“碧绿钗头斜坠”。②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绿钗头斜坠。”“坠”明显不误,此“坠”指女子头上的钗头偏斜,将要下垂坠落,此不必改为“缀”。此与韦庄《思帝乡》“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类似,“坠、垂”相对,皆表下垂义,“坠”与“缀”义无涉。任中敏亦指出,“此处重复‘髻坠钗垂’,写枕屏间情况,‘坠’是‘堕’,不是‘缀’”。[1]137朱东润亦释作“谓发髻蓬松,玉簪子歪斜欲坠”,[6]433郁贤皓等解释:“女子懒于梳妆,头发蓬松,以至碧玉簪歪斜欲坠,显出她百无聊赖的情态。”[7]404可见,此“坠”不必释作“缀”。蒋先生亦谈到欧阳炯《南乡子》“耳坠金环穿瑟瑟”,此“金环”乃耳环之类的首饰,“坠”指金环悬挂在耳垂,摇摇摆摆,瑟瑟抖抖。如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行多耳断金环落,冉冉悠悠不停脚。”张籍《昆仑儿》:“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可见,欧阳炯《南乡子》“耳坠金环”之“坠”指悬挂、垂挂,不必校为“缀”。任先生亦指出:“欧阳炯《南乡子》有‘耳坠金环穿瑟瑟’,谓垂挂,有别。按同音而义相乖者,便不能一概假借。”[1]388甚确。
再看敦煌文献,《虞美人》:“又被美人和枝折,坠金钗。”蒋礼鸿先生认为“坠”乃“缀”之通假,“‘坠金钗’的‘坠’字如作‘坠落’解,意思和上句不能联系,‘坠’字应与‘缀’通。这两句的意思是和下面的一句‘金钗钗上缀芳菲’相同的”。[8]154此论值得商榷。该“坠”应指金钗斜垂,指女子摘花,使得金钗斜垂。饶宗颐《敦煌曲》亦录作“坠金钗”。蒋先生所引《敦煌变文集·秋吟》:“凤钗兮斜缀清(青)丝”,“斜坠”即斜垂,指凤钗斜垂于青丝中。此句与上文冯延巳《谒金门》“碧绿钗头斜坠”类似。再看《内家娇·应奉君王》:“丝碧罗冠,搔头坠髻,宝妆玉凤金蝉。”③各家对此首《内家娇·应奉君王》断句不一,王重民先生引校为“‘坠’下衍‘髻’”,未对全辞作断句。此乃未明确《内家娇》词牌句式的缘故。本文认同任先生之断句。查P.2838原卷,实乃“坠髻”。任中敏引蒋礼鸿观点校为“缀髻”,[1]139非也。搔头是古代发簪的别称,“搔头坠髻”指发簪斜垂于发髻中,“搔头缀髻”应还原为“搔头坠髻”。再如白居易《任氏行》:“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宝钗斜坠青丝发”即宝钗斜垂于青丝发,此“坠”亦非作“缀”解。宋庠《晓汲》:“照影香钗坠,蠲烦素绠垂。”此句“坠、垂”相对,“坠”指垂,“香钗坠”义即香钗斜垂。潘重规《内家娇·应奉君王》亦录作“丝碧罗冠,搔头坠髻(鬓)”,刘复《敦煌掇琐》录作“坠髻鬓”①潘重规、刘复先生均录为“坠”,但在断句上稍有出入,此不详论。,饶宗颐《敦煌曲》录作“搔头坠(髻)鬓”(2003,777)。如将原辞的“坠”改为“缀”,则已属违拗原意。
再如P.2838写卷《倾杯乐·五陵堪娉》:“观艳质语软言轻,玉钗坠素绾乌云髻。年二八久锁香闺,爱引猧儿鹦鹉戏。”核查原卷,卷中“缀”写“”,此乃“墜”,校录不误。再如P.2054《十二时·普劝众生依教修行》“坠”写“墜”,此亦“墜”。任中敏将《倾杯乐·五陵堪娉》将“坠”改为“缀”,校曰:“在唐人诗与歌辞中,二字一贯混用,惟照本编体例,得按句意,改‘坠’为‘缀’,如此而已。”[1]136可见,任中敏在此校释中,采用了蒋礼鸿先生的意见。此释非确。《五陵堪娉》“玉钗缀素绾乌云髻”一句,蒋先生断作“玉钗缀,素绾乌云髻”,其指出,“素绾乌云髻”指素绾的乌云髻,“素绾”是“乌云髻”的修饰语。[8]214此断句甚确。“素绾乌云髻”乃偏正结构,中心语乃“髻”,“玉钗缀素绾乌云髻”可省略作“玉钗缀髻”,即“玉钗坠髻”,其与前辞《内家娇·应奉君王》“搔头坠髻”句式类似。此“坠”指斜垂,指头上的玉钗斜垂于发髻。潘重规录文作“坠”,但断句作“玉钗坠素,绾乌云髻”。[9]135唐圭璋亦校为“坠髻”,其亦指出《倾杯乐》“玉钗坠素绾乌云髻”为“坠”。[1]141甚是。任先生言“物有不容跌落者,如玉钗”,其未意识到“坠”有斜垂、悬挂义。再看《抛毬乐·上阳家》“宝髻钗横缀鬓斜”,P.2838原卷《抛毬乐·上阳家》乃为“坠鬓斜”,王重民先生录作“宝髻钗横坠鬓斜”,[10]56饶宗颐《敦煌曲》亦录为“坠鬓斜”(2003,780),任先生却改作“缀鬓斜”。[1]167其认为,“钗既横插,作用分明在绾髻,与鬓何干?倘上阳时妆,鬓势斜缀,与钗亦无干”。[1]168此论非是。“宝髻钗横坠鬓斜”句中,“坠”亦指斜垂,其与“横”义近,义即发钗横穿宝髻斜垂于鬓发边。唐圭璋言“钗虽插髻,欲坠则依鬓耳”甚确。[9]135类似例句如前文《玉台新咏·楚妃叹》“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坠、垂”义近,该句指金簪穿过发髻斜垂于鬓边。再如和凝《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鬓乱钗垂”亦是发钗斜垂于繁乱鬓发旁。
综上,蒋、任两位先生对于敦煌歌辞中“坠”改“缀”之观点值得探讨。“坠”实不误,在上述歌辞中,“坠”主要有两义,一是指发钗坠落;二是指发钗斜坠、斜垂。这些“坠”实无必要改为“缀”。从词义演变来看,“坠”本指“从高处落下”,《说文》:“队,从高队也。”“队、坠”乃古今字关系。《广雅·释诂》:“坠,落也。”“坠”又指“往下沉、往下垂”义,该词义有[+向下][+垂挂]义素。该词义后又发生转指,发展出名词义,指“系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如“吊坠、坠子”。“坠”不限于“坠落”义,其还有“陡峭”义,如《管子·形势解》:“以蝚蝯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此“坠岸”即陡岸。
二、得莫
《渔歌子·玉郎至》:“绣帘前,美人睡,庭前猧子频频吠。雅奴白,玉郎至,扶下骅骝沉醉。出屏帏,整云髻,莺啼湿尽相思泪。共别人好,说我不是,得莫辜天负地。”[1]217
《渔歌子·玉郎至》收录于罗振玉《敦煌零拾》、周泳先《敦煌词掇》。该辞中,“得莫辜天负地”尚存争议,关键是“得莫”难解。核查原卷,“得莫”实作“得莽”。唐圭璋《敦煌唐词校释》认为,此二字作“岂得”,“疑‘岂’误作‘莽’,而又误倒”。蒋礼鸿指出,“得莫”犹云“得无”。任中敏先生认为,前二说(唐、蒋二说)均未的,其将“得莽”校为“得莫”。[1]217饶宗颐据任中敏观点亦校录为“得莽”,注曰:“‘莽’读为‘莫’,从任校。”[11]850周泳先《敦煌词掇》、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均校录为“得莽”,未作释义。[10]26
该句之释义聚讼纷纭,久无定论,本文略做释诂。“得莫”实不词,隋唐文献中尚未见内部凝固化的“得莫”。本文认同蒋礼鸿先生的观点,“得莽”乃即“得无(無)”,并作进一步阐释。任先生从语音角度将“莽”校为“莫”,思路甚确,其指出:“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无‘莫’‘莽’直接通转之例,但在其所用《千字文》之注音材料内,有‘邙’注如[mo],‘莽’为‘邙’之上声。”“邙、莽”均为明母阳部韵,敦煌文献中存在歌、阳两韵相通的情况。龙晦亦曰:“歌阳通韵是西北方音中特色之一,为其他区域之方音所无。‘房、娘’失去软腭鼻音,转为歌声字,读如[bo][nie],乃与‘婆’叶。”[1]217罗常培亦归纳了敦煌文献《千字文》“床、肠、觞、赏、唱、颡”等阳声韵读如歌韵的情况。[12]36所应更正的是,歌辞《渔歌子·玉郎至》“莽”非为“莫”,其实乃“无”。敦煌文献“无”一音相当于“麼、摩”。如变文《妙法莲花经讲经文》:“直待修行有次第,为汝宣扬得也无?”变文《双恩记》:“乞王库藏捋(将)充施,未委天心舍得无?”蒋礼鸿指出:“‘无’的这一用法自来皆视为疑问副词,读作[wú],疑非切当。窃谓其字当读作‘南无’之‘无’,即疑问助词‘麼’‘磨’‘摩’的又一不同语音记录。‘无’正当音‘摩’。”[13]218此言甚是。“摩(麽)”是从“无”分化出来的语气词,在两者共同使用的年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可以互相替代。[14]80-89“麼”唐五代文献多作“摩”。“摩”是《祖堂集》的写法,宋以后的语录一律用“麽”。[14]80-89就“得也无”句来看,敦煌文献中还有类似两句,《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若要求闻微妙法,随我山中得也摩?”《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且把檀作个座,便为宣扬得也摩?”“得也无”“得也摩”两句同,“无、摩(麽)”语音相通。江蓝生亦指出:“无,疑问语气词,尤‘麼’。”[15]373又引《李陵变文》:“既至明年,差富平郡王进朝往于蕃中,看李陵在无?”《刘宾客嘉话录》:“李揆莫老无?”白居易《苏州故吏》:“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此三“无”均应作“麼”解。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麼(磨、摩),疑问词。其字亦作‘磨’,在唐五代时,随声取字,麼、磨、摩皆假其声为之,尚未划一,似至宋以还始专用‘麼’字。”[16]379要之,“无”与“麽、摩”音通。
再如P.2653抄《燕子赋》:“如今会遭夜莾(莽)赤推,总是者黑妪(厮)儿作祖。”“夜莾”,张涌泉校:“甲卷(P.2491)与原卷(P.2653)相近,‘夜’作‘者’。蒋礼鸿校‘者莽’当即‘这麽’。”[17]401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亦曰:“‘夜莾’是‘这麼’的意思。”[18]10《干禄字书》:“莽莾,上正下俗。”“莽”实指“麼”。还有“阿莽”,《燕子赋》:“将作你吉达到头,何期天还报你!如今及阿莽次第,五下乃是调子。”“阿莽”即“这样、如此”。[17]396“莽、麼”通。“无、麼、磨、摩”同音,“莽”与“无”方言中音同互替。
简言之,“得莽”乃“得无”,因受方音“阳、歌互通”的影响,遂致错误。“得无”即“岂不、难道不”义,反问中暗含否定义。其犹言能不、岂不、莫非。“得无”亦作“得亡”,亦作“行毋”。杨伯峻《古汉语虚词》(1981,24)指出,“得”若和表否定的“微、无、非”结合,可以表示疑问。解惠全《古书虚词通解》(2008,93)、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999,92)亦释“得无”。如《论语·颜渊》:“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集解》:“行仁难,言仁不得不难矣。”皇侃《义疏》:“凡行事不易,则言语岂得妄出而不难乎?”[19]827再如《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得无”隋唐时亦常用,如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此句意即,在珍贵树木之巅,难道不惧怕猎人的金丸?再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欤?”丘为《湖中寄王侍御》:“尝自爱杯酒,得无相献酬。”皎然《送柳淡扶侍赴洪州》:“少年轻远涉,世道得无欺。”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0]92
综上,歌辞《渔歌子·玉郎至》“得莽辜天负地”实乃“得无辜天负地”,意即难道不是辜负天地吗?
三、精遥
《礼佛舍施发愿文》:“亦愿当今皇帝,以(与)日月而齐明;我府主大王己躬,等乾坤而合运;夫人恒寿,以(与)劫石而长存;太子、公主又(乂)安,比贞松而不变;司徒、仆射、尚书等俊杰,怀文武以临人;合宅长欢,永承宠首。东西道泰,使人无碍于通流;南北精遥,关山往来而不滞之福会也。”(1995,371)
该篇抄于P.2733写卷,全文字体为行书,书写尚可,原标题作《曹元忠礼佛舍施发愿文》。该句中“精遥”费解,黄征等注曰:“‘精遥’疑有误,俟考。”[21]371其他学者还未对此做校注。本文略做阐释。
查看原卷,该词P.2733写卷原作“精、遥”,录文不误。“精遥”实不词,语义难通,应是抄写者出错①《淮南子·要略》:“玄眇之中,精摇靡览。”高诱注:“楚人谓精进为精摇。”显然,从文意分析,敦煌愿文“精摇”非此“精摇”。《汉语大词典》唯收此一例。。先看文意。“东西道泰,使人无碍于通流”中“道泰”一词在敦煌文献中常见。如敦煌歌辞《定乾坤·修文寰海》:“君臣道泰如鱼水,铁衣永挂长新,道属轻山岳,千秋与万春。”《失调名·道泰曲子》:“君臣道泰愿时清,八方投欵况龙城。”《献忠心·瑞气徧山河》:“君臣道泰,礼乐燕中和,此时快活感恩多。”《感皇恩·四海清平》:“八水对三川,升平人道泰,帝泽鲜,修文罢武竞题篇。”要之,“道泰”指和谐、安泰,“东西道泰,使人无碍于通流;南北精遥,关山往来而不滞之福会也”主要表现和平盛世,四方通畅,百姓颂歌之太平景象。这一主题在敦煌愿文中较常见,如S.1441《印砂佛文》:“愿使郡(君)延寿,五谷丰尧舜之年;国秦(泰)人安,行路满歌谣之乐。”P.3765《转经文》:“故得风调雨顺,岁熟时康;道奏清平,歌谣满路。”“东西道泰”指东西两方太平和谐、国家安泰,后句“使人无碍于通流”已对此做解释。下句指南北人民都歌颂太平盛世,后句“关山往来而不滞之福会也”亦说明这点。
其实“精”乃“稱(称)”之误。“精、稱”形似,如《管子·幼官》:“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稱材。”王念孙校曰:“‘稱材’当为‘精材’,即上文所云‘求天下之精材’也。《七法篇》云:‘聚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小问篇》:‘选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精材。’意并同也。隶书‘稱’字或作‘’,与‘精’相似而误。”[22]1071此言甚确。银雀山汉墓《王兵》亦有“春秋穀(角)试,以阑(练)精材”。古写本中“米、禾”多易混,如“精、積”之误①《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引马融《广成颂》:“储积山薮,广思河泽。”胡克家《文选考异》:“‘储积山薮’,陈(少章)云‘積,‘精’误,是也。各本皆误。’”(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2567页。)。敦煌文献P.2533《古文尚书》残卷中“精、釋”相误。[23]166“青、爯”也相似②“青、爯、肖”等旁形近易混。“稱”误“稍”,《北史·江悦之传》:“仕齐,为后军将军,部曲称众,千有余人。”真大成校:“‘稱’,《魏书》卷七一传作‘稍’。”(真大成,372)“消”误“清”。如《北史·孙腾等传》史臣曰:“膺之风素可重,幼之消简自立,有足稱者。”真大成校曰:“检底本(百衲本)‘消’作‘清’”,《北齐书》卷一八亦作‘清’。作‘清’是,‘消’为形近误字。(真大成,378)“青、爯、肖”均易混。。敦煌文献“稱”字形如“、、”(《敦煌俗字谱》,226)。可见“精、稱”形近易混③再如《舜子变》:“瞽叟报言娘子:‘娘子虽是女人,说计大能精细。’”此“精”王重民《敦煌变文集》录作“稱”,校曰:“‘稱’依下文当改作‘精’。”张涌泉按:“原卷实即作‘精’,此据正。”。
从词义看,“称”有“称扬”义。《论语·宪问》:“骥不称力,称其德也。”《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精遥”中,“遥”实乃“谣”之误。如S.4536《愿文》:“病消疾散,长闻欢喜之声;贵体安和,日有歌遥(谣)之乐。”此句中“遥”乃“谣”之误。S.4536《愿文》还有“道路开泰,五谷丰盈;更无不顺之声,行路有歌遥(谣)之乐之福会也。”此亦是“遥、谣”之误。再如P.3270《儿郎伟》:“齐声皆唱快活,万户谣(徭)役不扁(偏)。”“谣”乃“徭”之误。P.2733本愿文“谣”在此句乃动词,指歌唱、歌颂之义。《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玉篇·言部》:“谣,独歌也。”“精遥”原是“稱谣”,词义即“称颂、歌颂”。
“称谣”与“歌谣”义近。“称谣”之其他语例,如写卷S.78背《县令书仪》:“徒使人心瞻瞩,众口称榣(谣),是受生灵,威怀复(育)”。[24]98“称谣”即称赞、歌颂,“众口称榣(谣)”指众人称赞,与“称谣”义近词还有“诵谣、谣诵、颂谣”等。“歌谣”乃隋唐常用词,但“称谣”不常用,乃临时组合词,《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未收。“称谣”究竟由何而来?其实该词由“称歌”“歌谣”等词类推演变而形成。“称歌”,指歌颂,乃古文献高频词,如《后汉书·循吏传·许荆》:“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以病自上,征拜谏议大夫,卒于官”。《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康恩泽治能乃尔,吏民称歌焉。嘉平末,从渤海太守徵入为中书令,后转为监。”《乐府诗集·唐郊祀歌辞》:“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由衷。”《全唐文·晋山阴侯史府君神道碑》:“烈虎称歌,既表仁和之盛;游麟入瑞,爰旌礼训之隆。”另外,愿文中“歌谣”亦高频词,如三则愿文。
S.4536《愿文》:“贵体安和,日有歌遥(谣)之乐。故得东西路泰,使人不滞于关山;夏顺秋调,浓(农)夫贺两岐(歧)之乐。”(1995,312)
P.4976《儿郎伟》:“伏丞(承)大王重福,河西道泰时康。万户謌(歌)谣满路,千门谷麦盈仓。”(1995,961)
S.4536《愿文》:“道路开泰,五谷丰盈;更无不顺之声,行路有歌遥(谣)之乐之福会也。”(1995,312)
此三例均表现了“国泰民安、百姓欢歌”义。本篇《礼佛舍施发愿文》“东西道泰”之句,亦可与上三例相参照。“称歌”“歌谣”均乃并列结构合成词,“称、歌、谣”乃近义关系,由此遂有“称谣”一词。敦煌愿文中与“称谣”相近的还有“称扬、称与、称为、称奖、称褒、称诵、称赏、称誉、称许”等。
综上,《礼佛舍施发愿文》该句应作“东西道泰,使人无碍于通流;南北称谣,关山往来而不滞之福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