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闵雨碑》文化价值研究
2020-06-05王如君
汪 明,王如君
(1.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甘肃 天水 741020;2.天水市麦积区图书馆,甘肃 天水 741020)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凤凰山东岳庙现存一通北宋大观三年(1109)石碑。碑文无碑题,其主要内容记载秦凤路祈雨之事,按金石通用定名原则称为《秦凤闵雨碑》。该碑长期存放于远山僻地,碑文承载的重要史料鲜为人知。近年来,虽有学者对该碑进行研究,但多为简要介绍与校释,未能挖掘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对碑文涵盖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进行探究,以便将来文史研究者与书法爱好者有所借鉴和参考。
一、《秦凤闵雨碑》的流传与研究现状
大观是北宋徽宗皇帝的年号(1107~1110),大观三年(1109)干支纪年为乙丑,大观乙丑春即为大观三年的春天。
《秦凤闵雨碑》自大观三年(1109)立石以来,已有九百余年,它的命运如同凤凰山的庙宇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更迭。凤凰山上的庙宇,自汉唐以来建设修葺不断,文物古迹保存较好。清代是其重要转折点,同治年间,庙宇遭受兵燹战火而蒙难,碑石毁坏严重。据《凤凰山志》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东岳庙因遭兵变,所有庙宇建筑均毁于大火。”[1]这是凤凰山遭人为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建筑尽数焚毁,庙宇四周散落着无数残砖断瓦,《秦凤闵雨碑》和其他碑石一同被掩埋于庙宇废墟之下。民国31年(1942),“乡人在新阳凤凰山重建东岳庙时,在山顶旧庙址处发掘了一块宋代石碑”。[2]这是近代《秦凤闵雨碑》的发现过程,碑石埋藏泥土中长达七十余年,建庙结束后立于东岳庙大殿山墙下。1982年,东岳庙被麦积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人员对《秦凤闵雨碑》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在东岳大殿前西侧建有简易碑亭。2008年因“5.12”地震影响,凤凰山庙宇受损。2009年6月开始灾后重建工程,将大殿前西侧的碑亭拆除。2010年庙宇建设竣工后,《秦凤闵雨碑》被移至新建东岳庙大殿前东侧碑廊中。《秦凤闵雨碑》是官方建造,按宋碑形制应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今只存碑身,碑额和碑座不知毁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凤凰山除《秦凤闵雨碑》外,又发现一些宋代碑刻残块。如凤凰山残碑中载有“安抚使……用郭茂倩……陈祜,准备差”及“宋绍……机宜……判官”[3]50-51等文字。按现存碑石可知,凤凰山在宋代发生事件较多,碑刻遗存较为丰富。
《秦凤闵雨碑》高100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碑呈长方形,上部残断,灰白岩石,质地较细。碑石历经岁月沧桑,碑面风化磨损严重,有横竖多条裂纹,整体字迹清晰可辨。碑文刻工精细,具有金石书法之感。原碑形制不详,现碑圆首是后用水泥所修补。碑文自右起竖排,共10行,每行11~14字不等,共记123字。碑文字体为行楷瘦金体,书写潇洒飘逸,笔画清瘦劲健,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见图1)。兹录碑文如下:
图1 《秦凤闵雨碑》拓片
大观乙丑春,秦凤闵雨。经略安抚使姚祜,客省使、兵马钤辖王珏,走马承受张颖、苏慥,通守王廷杰,副将刘泉、石锐,签书节度判官公事赵士陴,准备将郭万、彭孝义,观察推官杨洪权,观察判官张岩夫,成纪令权均。以牲币诣乔岳,祈甘泽,三月二十日。经略安抚使司书写机宜文字姚莘题,文林郎知成纪县事权均上石。
现存文献中关于《秦凤闵雨碑》的记载,最早的是1984年编印的《天水县文物志》,将其称为“凤凰山庙碑文(宋)”。[4]录文讹误较多。1997年出版的《北道区志》第26篇《文物·石碑》条中有记载,名为“闵雨碑,宋大观三年立碑,现存东岳庙”。[5]1999年8月9日《天水日报》刊文《北宋〈闵雨碑〉考释》,这是首次对该碑进行研究的文章。《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刊文《秦州北宋〈闵雨碑〉校考》,将其称为“秦州北宋大观闵雨碑”。[6]《秦凤闵雨碑》的文化价值逐渐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近年出版的一些天水地方金石文献对其收录并做校释。《麦积区金石校注》收录该碑,称为“秦凤闵雨碑”,文中有简要说明和注释,并附有拓片资料。《天水金石文献辑录校注》亦有载录,称名“闵雨碑”,文中题解为:
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刻石……姚莘书丹,行楷瘦金体,清瘦劲健,颇有书法价值。[7]
二、碑文所载地域、人物、官职考述
(一)秦凤路地域建制
秦凤,即秦凤路,北宋庆历元年(1041)由陕西路分设,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治秦州(今天水市)。熙宁五年(1072),置秦凤路转运使司,治秦州;同置提点刑狱司,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宋史》卷87《地理三》载:
陕西路,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凤翔府、秦、阶、陇、凤、成、泾、原、渭、熙、河、洮、岷、州、镇戎、德顺、通远军为秦凤等路,转运使于秦州、提点刑狱于凤翔府置司;仍以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分六路,各置经略、安抚司。[8]2143
秦凤路析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西夏。景祐五年(1038)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康定元年(1040),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迫使北宋对西北边防进行调整,从陕西路分置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极大加强了对西夏及吐蕃的军事防御,为巩固西部边防具有重要作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4载:
(庆历元年)执中又言:“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宜属四路各保疆圉。”与方平议论略同。朝廷是之,于是两人俱罢。始分陕西为四路焉。枢密直学士、起居舍人、管勾秦凤路部署司事兼知秦州韩琦为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刑部郎中、管勾泾原路部署司事兼知渭州王沿为右司郎中……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9]1120
秦凤路自北宋庆历元年(1041)由陕西路分置,至金皇统二年(1142)废,建制时间长达百年。秦凤路所辖地域范围较广,其辖境多有变化,大体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宋史》卷87《地理三》载:
秦凤路。府一:凤翔。州十二:秦,泾,熙,陇,成,凤,岷,渭,原,阶,河,兰。军三:镇戎,德顺,通远。县三十八。其后增积石、震武、怀德三军,西宁、乐、廓、西安、洮、会六州,又改通远军为巩州。凡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8]2154
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路是中央直辖,高于府、州、军、监的高级行政体制。北宋分路是以转运使而言,至道三年(997)全国始定十五路,后天圣年又析设“十八路”、元丰年增设“二十三路”等。南宋分路是以安抚使而言,有“建炎十五路”“绍兴十六路”等。《宋史》卷87《地理一》载:
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曰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8]2094
秦州为“古西戎之地,秦国始封之邑”。魏文帝黄初元年(220)由雍州析置秦州,治上邽,后废。晋泰始五年(269),再置秦州,后又数次撤立。秦州地处中西交通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有险扼巴蜀,绾毂关中,通达西域之便,是历代边防军事重镇和中西商旅通衢之地。《读史方舆纪要》卷59《陕西八》载:
州(秦州)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欤。[10]
北宋时秦州为秦凤路治地,州治成纪县(今天水市秦州区),居秦凤路十二州之首。秦州属北宋的边防重镇,是防御西夏和吐蕃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军事战略要冲,又是茶马贸易的经济枢纽中心,对稳定西北具有重要的作用。《宋史》卷87《地理三》载:
秦州,下府,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统秦州、陇州、阶州、成州、凤州、通远军,凡五州一军,其后割通远军属熙河,凡统州五。县四:成纪,陇城,清水,天水。[8]2154-2155
成纪县,西汉始置,属天水郡,初治甘肃静宁县治平川。北魏废成纪县,北周重置,治迁甘肃秦安县安伏川。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因地震成纪县迁秦安显亲川(今秦安县叶堡镇)。北宋太平兴国年迁上邽城(今天水市秦州区),元代因之。《宋史》卷87《地理三》载:
成纪,上。有渭水、三阳、上蜗牛、下蜗牛、堡子、伏归、小三阳……旧土三十九砦。[8]2154-2155
明洪武二年(1369),撤成纪县,省入秦州。成纪县被废后,县衙改建为城隍庙,即今天水市汉忠烈纪将军祠。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山川》载:
成纪废县,州治西五十步,即今城隍庙处。[11]
(二)碑文记载的人物与官职
《秦凤闵雨碑》详细记载了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同所属官员,共计14名,惟经略安抚使姚祜一人见于文献记载,余皆无考。姚祜,字伯受,今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姚祜知秦州时间文献记载不详,按《景定建康志》载,姚祜大观元年(1107)江宁知青州,“逾岁”改秦州。可知大观二年(1108)姚祜到任秦州,大观三年(1109)秦州乔岳祈雨,其任职时间与碑文相符。姚祜在秦州任职期间,体恤熙河戍边将士,对境内百姓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关注民生疾苦。为加强秦州军事防御力量,姚祜组织人力构筑工事,修建城堡,巩固了秦州城防,使秦州真正成为西北边防重镇。由于姚祜政绩卓著,徽宗政和元年(1111),调任吏部侍郎,离开了秦州之地。《宋史》卷354《姚祐传》载:
姚祐,字伯受,湖州长兴人。元丰末,第进士。徽宗初,除夔州路转运判官……以亲老请郡,授显谟阁待制、知江宁府。时召捕张怀素,祐追获之,复为殿中监。逾岁,以直学士知郑州,改秦州。或请调熙河弓箭士徙边,以省更戍。祐谓人情怀土重迁,丐以二年为更发之期,满岁乐业而愿留者,乃听。且请择熙、秦富民分丁授地,蠲役借粮,以劝耕植。益广秦之东、西川,建城壁,严保障,以控熙河、泾原。皆从之。[8]1162
《宋史》中关于姚祐之名的记载与碑文及地方文献中所载有异,如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7《官师》条载为“知秦州姚祜”。《宋史》和碑文记载的不同,有学者认为碑刻是最为真实的文物凭证,且又与地方志书所载完全相符,应以碑文和地方文献所载“姚祜”为准,有文献引用《宋史》中“姚祐”之名,亦应据此改正。“北宋徽宗大观二年至政和元年(1111),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是姚祜,《宋史·本传》误为姚祐,近人吴廷曼在《北宋经抚年表》中亦误为姚祐。《秦凤闵雨碑》是当事人记当时事,而且是当事人亲自所记,当属第一手材料,最为可信,碑文可纠正《宋史》及《年表》之误。”[2]“据碑文,大观三年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是姚祜,《宋史》误为姚祐。”[12]“姚,《宋史》作‘姚祐’,当以碑文之‘姚祜’为准。”[7]282“祜”,《说文》中意为“福也”。《尔雅·释祜》条为“厚也”。《尔雅义疏》载:“祜,谓福厚也。”据古籍解释可知,“祜”字代表福禄深厚、吉庆祥瑞之意。“祐”《说文》为“助也”,即相助庇佑之意。从字义上“祜”优于“祐”,符合中国传统的取名选字。《说文解字注》第1卷《第一篇注上》载:
祜、恭宗名也。……则曰祜福也、从示、古声。祜训福。则当与禄禠等为类。而列于首者、尊君也。[13]
碑文所载秦凤路其余官员客省使、兵马钤辖王钰,走马承受张颖、苏慥,通守王廷杰,副将刘泉、石锐,签书节度判官公事赵士陴,准备将郭万、彭孝义,观察推官杨洪权,观察判官张岩夫,成纪令权均,书写机宜文字姚莘诸人均不见于文献记载,按碑文可补文献对北宋秦凤路秦州官员记载的不足。碑文中所列官职是当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官员基本情况,对研究宋代路级“帅司”官职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宋代在重要边防军事地区设经略安抚使,主管一路军民政事。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始为诸路体察灾害及军事的特遣专使,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并兼任知州。西北、西南等路的安抚使主要职责是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其职更为重要,例皆带经略使。北宋时期,秦凤路治地秦州,扼守中西咽喉,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对北宋制约西夏、吐蕃等少数民族具有重大作用,因此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一职至关重要。《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若事难专决,则具可否具奏。即干机速、边防及士卒抵罪者,听以便宜裁断。帅臣任河东、陕西、岭南路,职在绥御戎夷,则为经略安抚使兼都总管以统制军旅,有属官典领要密文书,奏达机事。……旧制,安抚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8]3960-3961
客省使、兵马钤辖,客省使掌外国与少数民族使者朝见赐宴,进奉朝贡及文武官员朝见皇帝礼仪之职。《宋史》卷166《职官六》载:
客省使掌国信使见辞宴赐,及四方进奉、四夷朝觐贡献之仪,受其弊而宾礼之,掌其饔饩饮食,还则颁诏书,授以赐予。[8]3935
宋代钤辖掌一州、一路或两路军队驻屯、守御、训练政令。以资深文臣朝官、武臣诸司使以上充任兵马钤辖者,称兵马都钤辖;资浅文臣朝官、武臣诸司使以下充任兵马钤辖者,称兵马钤辖。《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钤辖司。掌总治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凡将兵隶属官训练、校阅、赏罚之事,皆掌之。[8]3937
兵马钤辖前带“客省使”之职,说明由京官兼任地方帅司武职,意指其官资履历高深,政治背景优越。兵马钤辖如有失职或不协助帅司统御军事,经略安抚使可上奏朝廷贬谪或调离。庆历元年(1041),秦凤路钤辖高继元因军务懈怠办理不力,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秦州韩琦奏请朝廷调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4载:
(庆历元年十二月)丙戌,徙秦凤钤辖、东染院使高继元知陇州。知秦州韩琦言继元在边不协军情,故徙之。[9]1126
走马承受公事简称走马承受,是宋代路级独立的监察官员,受皇帝亲自指挥,直接对皇帝负责。初期仅密察将帅的言行举动,不涉及其他事务。后负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防及州郡不法之事的责任。每年一次赴朝廷直达奏事,如有边警急事,则可以随时上报朝廷。走马承受置一员者,多以宦官充任。置两员者,一员内侍由宦官充任,一员武臣由三班使臣充任。秦凤路为西北沿边军事重镇,故设二员,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统兵将帅的监视和掌控,以防通敌谋反,背叛朝廷。《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人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8]3962
宋于诸州置通判,亦称通守,其职责是辅佐帅司或知州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职掌倅二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8]3974
副将属宋时军队将佐,位在正将之下,准备将之上,其职责是协助主帅守御边防,安抚地方民众。《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大军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其下有正将、准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也。[8]3982
《宋史》中“正将、准备将”之间无“副将”一职记载。校勘记对“正将准备将”中遗缺“副将”进行考证说明。按《秦凤闵雨碑》明确排序,准备将之前为副将,可知宋代武职将佐中设有副将一职。《宋史》记载将“副将”一职遗漏无疑,碑文可证《通考》记载准确,又可佐证《宋史》校勘记中之疑惑。据此碑文可补《宋史》中对“副将”一职记载的缺漏之误。《宋史》卷167《职官七·校勘记》载:
正将准备将,按《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一、《通考》卷五九《职官考》,“正将”下有“副将”二字,疑此处脱。[8]3986
签书节度判官公事,幕职官,宋代各路宣抚、经略使等皆置,其职责是辅助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派京官充任者,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加“节度”者,另有指挥调度职权。《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签书判官公事。掌裨赞郡政,总理诸案文移,斟酌可否,以白于其长而罢行之。凡员数多寡,视郡小大及职务之烦简。[8]3975
准备将属宋时诸军将佐,位在副将之下。其职为帅司属官,听候主帅差使,办理有关军政事务。《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经略安抚司)文臣准备差遣、武臣准备差使、准备将领各以五员为额,其余诸路或随地轻重而损益焉。……旧制,准备将而上,皆主帅升差,仍先申枢密院审察。[8]3961-3982
观察推官,幕职官,宋各州幕职中置节度、观察推官,其职责是勘问刑狱案件之事及佥厅其他政务。观察判官,幕职官,其职协助知州和通判佐理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凡节度推、判官从军额,察推及支使从州、府名。凡诸州减罢通判处,则升判官为签判以兼之。小郡推、判官不并置,或以判官兼司法,或以推官兼支使,亦有并判官窠阙省罢。则令录参兼管。凡要郡签判及推官皆堂除,余吏部使阙,二广间许监司辟差。[8]3975
文林郎知成纪县事,文林郎为文散官名,隋文帝始置,唐宋沿置。知成纪县事即成纪县令,宋代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县令,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8]3977
书写机宜文字是宋代各路经略安抚使重要的军事幕僚,其职主要设置在防御外敌的军事沿边诸路。秦凤路因地处宋与西夏及吐蕃的交界处,战事频繁,故该职多有设置。《宋史》卷167《职官七》载:
(经略安抚司)有属官典领要密文书,奏达机事。……参谋、参议官、主管机宜文字、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各一员。[8]3960-3961
为防止机密外泄,书写机宜文字之职与主帅关系密切,是其可靠亲信,常由主帅自己辟举宗室子弟或故旧部属担任,书写机宜文字一职成为宋时朝廷唯一认可“举贤不避亲”的官职。其职平时负责军中文书簿册的归档整理,书写重要的机密事宜及奏章。另外,有关边防边界的谈判、招募弓箭手、招纳安抚少数民族等事务均在其职范围。战时可随主帅出入军前,参与军事谋划,协助主帅领军作战等。书写机宜文字一职举足轻重,其职关系军事机密和国家安危,任职者需是文武兼备之才。按碑文中姚祜与姚莘同姓,按宋时此职人选方式可知,姚莘应是姚祜举荐宗族子弟。姚莘其人生平不详,从碑文功力深厚的瘦劲书法可知,此人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应是姚氏宗族中出类拔萃之辈,故能胜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书写机宜文字要职。大观三年(1109)姚祜在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时,为了保密信任及工作需要,举荐宗族子弟姚莘担任书写机宜文字,碑文印证了宋代此职“举贤不避亲”的时代特点。《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载:“诸路帅司,向缘军兴,事涉机密,许辟亲属充书写机宜文字。”[14]
三、凤凰山闵雨祭祀的相关情况
闵雨,即祈雨、求雨、祷雨等,是因久旱而求神灵降雨的过程,古称“雩祀”。祈雨是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的一种普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秦凤闵雨的时代背景
据有关文献记载,远在夏朝时已有祈雨活动,后代逐渐形成固定的制度。至唐宋时,祈雨祭祀活动更加频繁,仪式制度日趋规范。宋代,朝廷为了应对久旱不雨的情况,分别在咸平二年(999)、景德三年(1006)、熙宁十年(1077)等多次向全国颁布祈雨法令,规范祈雨的仪式,在全国实行“依法祈雨”。这些抗旱举措,体现了朝廷对农业的关心和对农民的有效统治。《宋史》卷102《礼五》载:
咸平二年旱,诏有司祠雷师、雨师。内出李邕《祈雨法》……诏颁诸路。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熙宁)十年四月,以夏旱,内出《蜥蜴祈雨法》。[8]2500-2502
“龙能兴云致雨”,向龙神祈雨是古代最常见的形式。但在久旱不雨的情况下,所有神灵亦有降雨的职能。因此宋代朝廷又对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及五岳之神诏令加封和祭祀,其用意是为了旱灾时节祈祷有应,让民众精神有所寄托和依靠,以此达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人心的作用,目的是巩固皇权。《宋史》卷105《礼八》载:
诸祠庙。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熙宁复诏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并以名闻。……其他州县岳渎、城隍、仙佛、山神、龙神、水泉江河之神及诸小祠,皆由祷祈感应,而封赐之多,不能尽录云。[8]2561-2562
宋代各地祈雨由官方组织实施,官员如若懈怠懒政,求雨办事不力,朝廷就会问责或罢免官职。在天旱灾年,地方官员对组织祈雨活动是非常积极的,既能勤政保职,又能够为百姓服务,如祈雨成功,朝廷更会褒奖及升迁。当久旱祈雨不至时,皇帝带头责躬自省、检点过失或向天下发布“罪己诏”,对神灵以示自己的虔诚和对百姓的仁爱之心。宋淳化年初,发生旱蝗之灾,太宗皇帝为祈雨准备以暴晒自焚的方式获得神灵的感应,可见祈雨在当时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宋史》卷5《太宗二》载:
(淳化元年)以岁旱、彗星谪见,诏曰:“朕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未足以答谢天谴。当与卿等审刑政之阙失、稼穑之艰难,恤物安人,以祈玄祐。”……(淳化二年)己巳,以岁蝗旱祷雨弗应,手诏宰相吕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谴。”翌日而雨,蝗尽死。[8]84-87
西北地区因地理环境受限,时常发生久愆雨泽的情况。凤凰山北临渭水,山势雄伟高大,自古以来是秦州镇山,祈雨祭祀多发生于此。大观三年(1109)春,秦凤路地区大旱,庄稼枯死,百姓饥殍。春三月更是一年中天干少雨时节,在“三月二十日”,秦州官员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祈雨活动。经略安抚使姚祜亲率地方官员到乔岳祭祀,希望神灵怜悯黎民苍生,能洒降春雨滋润大地,以缓解秦州民众的生活与农耕所需。关于北宋大观时期秦凤路的旱灾和饥荒,文献记载较为详细,《宋史》卷20《徽宗二》载:
(大观元年)是岁,秦凤旱。……(大观三年)是岁,江、淮、荆、浙、福建旱。秦、凤、阶、成饥,发粟振之,蠲其赋。[8]379-383
大观元年至大观三年的旱灾饥荒,天水地方志书亦有相同的记载,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6《风俗》记载为:“徽宗大观元年秦凤旱。三年秦凤饥。”[11]
按文献和碑文记载,自大观元年开始,秦凤路出现多年不遇的大旱天气,久旱不雨,灾情一直持续至大观三年,造成了秦凤路大面积的饥荒。朝廷应对灾情的方法,主要是向受灾地区拨发救灾粮食,免除赋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开春之际庄稼缺水,必然会导致颗粒无收,农作物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在地方解决旱灾的基本办法就是官民祈祷神灵,取湫祈雨,希望上天普降甘霖缓解旱情,碑文所述事件与史料记载、历史背景完全相符。
(二)乔岳祈雨祭祀的规格
宋初为了规范奉祀礼仪制度,曾组织人员依照古制进行考订辨证,制定《祀仪》,设立五礼。由太常寺掌管礼乐祭祀,专司国家常祀,明确祭祀对象及规格制度,并将相应细则颁印全国执行,违者论罪。《宋史》卷98《吉礼一》载:
五礼之序,以吉礼为首,主邦国神祇祭祀之事。凡祀典皆领于太常。岁之大祀三十: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季秋大享明堂,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其诸州奉祀,则五郊迎气日祭岳、镇、海、渎,春秋二仲享先代帝王及周六庙,并如中祀。州县祭社稷,奠文宣王,祀风雨,并如小祀。凡有大赦,则令诸州祭岳、渎、名山、大川在境内者,及历代帝王、忠臣、烈士载祀典者,仍禁近祠庙咸加祭。[8]2425
北宋大观三年(1109)秦凤路乔岳祈雨,按碑文所献祭拜用品为“牲币”,即牺牲和币帛。牺牲是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一般特指古代供宴飨及祭祀的三牲,即牛、羊、猪。币帛,是用于祭祀中的纸币和丝织布帛。《周礼》卷3《地官司徒二》载:“凡祭祀,共其牺牲。(今注)‘牺牲:毛羽色纯体完之祭牲’。”[15]127-128
古代祭祀规格有大祀、次祀、小祀之分,其祭祀对象和祭品亦不尽相同。牺牲和币帛是祭祀礼仪中次祀所用祭品,主要用于祭祀日月星辰、土神谷神、五行之神、五岳山神。《周礼》卷5《春官宗伯三》载:
肆师之职,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宗伯。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今注)“大祀:谓天地、宗庙等。次祀:谓日月星辰、社稷、五祀、五岳等。小祀: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山川百物等”。[15]205-206
凤凰山为秦州镇岳,山巅岱岳庙内供“东岳大帝”,按朝廷的制度选用“中祀”祭祀规格,祭品为整只三牲和币帛,即全体的牛、羊、猪及冥币丝帛礼品等。按宋时祈雨过程,祭祀有一定的道场仪式及祷祝文辞等,因碑文记事简略,地方文献又无记载,详情不得而知。这次乔岳祈雨是否甘雨降集,结果已无法考知,其“牲币”之礼对了解宋代秦州祈雨祭祀过程具有参考作用。
(三)乔岳与凤凰山的关系
祈雨之地乔岳,按碑石出土地点为凤凰山,位于今麦积区新阳镇西南,山峰最高处海拔1895米,据文献记载,凤凰山古称“邽山”,远古时代森林茂密,山中有食人怪兽出没,濛水源于山脚之南。濛水即今发源于凤凰山的罗峪河,今向东南而流汇入天水市城区的藉河。《山海经·西次四山经》载: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16]
渭河经麦积区新阳镇绕凤凰山北侧东流,按河流的位置走向与山形地貌证明,邽山即今凤凰山。《水经注·渭水》载:
(渭水)又东过上邽县,渭水东历县北封山流之阴,径固岭东北,东南流……北有濛水注焉,水出县西北邽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迳上邽县故城西侧,城南出上邽。[17]
古时邽山高大雄伟,峰峦直插云霄,是秦州镇山。今凤凰山四周山水萦回,风景气象万千,是天水境内的名山灵岳。按州志所载,古邽山即为凤凰山,清光绪《秦州直隶州新志》卷1《山水》载:“凤凰山,即邽山,州之镇山。”[18]
凤凰山巅的庙宇历代修葺不断。相传汉代在山麓最早建有娲皇庙,唐代又建唐公庙,宋元以来,山巅再建岱岳庙。明代重修东岳庙,增建玄月宫、广嗣宫。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山川》载:
凤凰山,西北五十里,山势翩然南旋若凤。娲皇庙传在凤凰山麓,久废。……唐公庙在凤凰山,唐初有天下,为其祖虎立庙,宋初废。[11]
清初在凤凰山上又建鸡头寺,后在同治年间毁于战乱。现凤凰山东岳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殿宇建筑多为近年新建。民国时期地方志有详细记载,民国《天水县志·建置·寺观》条载:
鸡头寺,在凤凰山颠。清初重修,同治中毁于回匪,今遗址尚存。[19]
按《说文》中,“乔,高而曲也”。乔岳,即高山。《诗·周颂·时迈》载: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注释:乔,高。岳,山岳。乔岳指高峻的山岳。一说指岱宗泰山。[20]
凤凰山之名始见于元代《凤凰山岳庙碑》,其山姿如翩然翱翔的彩凤,故名。秦汉时凤凰山称邽山,为邽戎聚集地域。山巅因有东岳庙,在宋代祈雨祭祀中亦称“乔岳”。明清以来山名相沿至今。凤凰山地理脉络与朱圉、鸟鼠山相接,古时林木遮天蔽日,天然林海望不到头。雨雪霏霏之际,高山奇峰上雾气弥漫、烟云缭绕,民间相传是神仙出没之地。民众认为山峰极高之地,就距离行云降雨的神灵越近,求雨会更加灵验。因此,每逢天旱年月,凤凰山周围民众将求雨的仪式地点选在山巅东岳庙,沐浴焚香,俎豆尸祝,馔脯飨神,东岳神灵多有感应,雨泽经常如期而至。因东岳神灵祈祷即应,故汉唐以来,雩祀之仪相习为常,历经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在凤凰山东岳庙宇祈雨现是地方的非遗民俗文化之一。今存明代碑石对凤凰山祈雨之事亦有明确记述,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修凤凰山庙宇记》碑载:
州西北四十里,旧有东岳庙宇,所栖之处名曰凤凰山。是山也,发自朱圉、鸟鼠,其来脉甚远且巨。……其神之威灵森严,昭昭不爽,郡之士大夫以至氓庶,莫不尊崇奉祀。凡水旱疫疠,祷之即应,捷若枹鼓。至于辰诞,有设醮者,有献牲醴者,有燃灯烛者,雷动云从,络绎不绝。而又月月辰诞,皆致祀焉。[6]94
四、《秦凤闵雨碑》的书法价值
宋于建国之后,采取修文偃武和科举取士的国策,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淳化三年(992),太宗皇帝诏令将历代书法名迹编撰摹刻,拓印装订成《淳化阁帖》10卷,流布社会以供临习,这对书法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由于徽宗皇帝对书画的热衷和沉迷,崇宁三年(1104),朝廷专门设置书画算学。宣和六年(1124),又置御前书艺所,这些专业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书画人才,使宋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巅峰阶段。宋代对书学的学习课程、考试等级及评判标准制定出详细的要求,学生需具备全面的文化修养。《宋史》卷157《选举三》载:
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考书之等,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者为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齐可观为下。[8]3688
北宋发达的经济,稳定的社会环境,宽松的文化政策,造就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书法领军人物,其余见于史籍记载的书法家多达八百余人。宋徽宗取众家之长,兼容出新,创立别具一格的“瘦金体”,瘦金体的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具有“天骨遒美,逸趣蔼然”的自然之韵。瘦金体是一种极具个性、特色鲜明的独特书法艺术。明代陶宗仪对瘦金体表现出的新颖创造精神十分推崇,《书史会要》卷6《徽宗》载:
万机之余,翰墨不倦,行草正书,笔执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要是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21]
碑文书写者姚莘,与“瘦金体”创立者徽宗赵佶所处同一时代,在尊书重墨的文化风尚之下,为姚莘练习书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其书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独具特色,颇具大家风范。碑文所书行楷结合,其点画横竖起止及转折形态的节奏笔画,与“瘦金体”笔法风格如出一辙。运笔隽秀灵动,笔迹瘦劲挺拔,字体疏朗俊逸,体现了当时书法艺术发展的潮流。
碑文是在乔岳祈雨之后现场所书,章法不受公文案牍的约束,精神在自然中得以放松,在气定神闲的心境中快笔急速完成,体现了书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文化涵养。百余字一气呵成,整体首尾呼应,法度严谨,形成飘逸灵动的气势与美感。碑文书法风格特色鲜明,已摒弃唐代楷书刚强丰腴之感,书风以意趣为宗,推崇清新隽永,纤细瘦劲的审美情趣,表达了作者对书法新的钻研和理解。法度之外追求艺术的自由,突破帖学的束缚,使得书法的意境更加充满抽象和自然之气,这也是宋代书法“尚意”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另外,书者姚莘职责书写机宜文字,替主帅书写的机密奏章可呈于皇帝御览,其骨感清瘦的书法风格可能会受到皇帝的赞许。因此,瘦金体因风格独特,个性强烈,又符合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所以成为当时普遍流行的书体之一。
全国有关瘦金体的碑刻十分稀少,现存《大观圣作之碑》(宋大观二年刻石,位于河北平乡县学宫)、《大元崇道诏书之碑》(元大德六年刻石,位于天水市玉泉观)、《秦凤闵雨碑》,均为瘦金体书写,碑文显现出瘦金体书法的神韵与法度。这些碑刻书风相承、时代相沿,是研究瘦金体书法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书法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五、结语
《秦凤闵雨碑》历经近千年的岁月沧桑与社会更替,能保存至今确属不易。碑文虽仅有百余字,但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却不容小觑。碑文蕴含的史料能与历史相互印证,又能纠正《宋史》中的缺误,具有重要的文献补遗价值,对证经补史发挥了重要作用。“乔岳”祈雨祭祀,是了解秦州民俗、凤凰山之名沿革变化的翔实资料。碑文时代特色鲜明的“瘦金体”书法,又是研究宋代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碑文涉及诸多文化研究领域,对考证地方历史,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