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2020-01-09张理涛何俊辰秦万章

关键词:中西药西医西药

张理涛,何俊辰,秦万章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

皮肤科的中西医结合,是应用现代医学与科技方法的同时,结合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理论,对皮肤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由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均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医学模式也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加之以人为本的伦理要求,使结合医学成为了发展的趋势。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大多数皮肤的症状是系统疾病的外在表现,加之对疾病迁延反复和医源性疾病增加的思考,为皮肤科的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

1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现状[1-3]

现代医学凭借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其优势如:注重微观,诊断规范,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诊断治疗以客观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科学形式和思维方法易为现代人接受。如对于一些直观难以确诊的疾病,可借助病理或影像检查进行确诊;过敏性疾病可借助血清检查,确定患者对何种物质过敏,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避免,以防止病情加重,同时这些检查的结果也可以被直观理解,查看检查结果时,既为患者解释了疾病,也为医学生拓展了书本中的内容。现代医学虽有如上优势,但也有一定的不足:其偏重局部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检测;从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其偏重局部的特性,可能治愈了疾病的表面症状,但没有解除疾病的根本原因,例如以外用药治愈了患者局部的皮损,但没有去除患者发病的病因,这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治愈;西医诊治疾病多依靠仪器设备等,与患者交流较少,难免会使患者就医有种“冷冰冰”的感觉;一些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如阿维A等,长期服用对肝肾功能损伤较大,一些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等,由于价格过高,一般家庭很难承受。

传统医学以阴阳五行气化为基本理论,其优势包括:注重宏观,个性化诊断,诊疗过程自然亲切;中药方剂平和低毒、治疗方法简便,更易为患者接受;未病治疗与预防策略更符合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模式。对于每一个就诊的患者,中医医师均会进行望闻问切,对患者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辨证,即使是同一个症状表现,也会在确定证型后辨证施治,为患者选择最适合其体质的治疗方法,如同为漆疮(接触性皮炎)患者,中医会分为风毒血热、湿毒热盛、风燥血瘀三种证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进行中药加减,一人一方,并且在中医问诊的过程中,会进行很多的语言交流,像“十问歌”中:“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胎产带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如此和患者交流下来,让患者有一种拉家常的感觉,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维护了医患关系。中药在正确应用的前提下,除去一些不良反应较强的药物,总体安全性较高。最重要的是,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可以指导现代人在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达到平衡,达到所谓“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减少甚至避免疾病出现。与现代医学一样,传统医学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有以下不足: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存疑;理论概念较抽象(哲理性强而精确性低,思辨性强而难以证实或证伪);疗效评价方法落后;临床疗效可重复性低,知识层次门槛低,科技含量较低。虽说中药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治疗一些急性发热或外感疾病,中药还是可以立刻显效的,不过中医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西医那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理论,中医理论较为抽象,可能学生在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课后,会对“阴阳”和“五行”等中医理论一头雾水,这带给学习和教学很大的挑战。由于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备的疗效评价体系,所以治疗的主观性较强,较难统一。

若能科学的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以各自的优势服务于临床,将是学科巨大的进步。目前大多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但其很少深入了解结合的目的与意义,此外与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内容亟待完善,如:相关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诊治与疗效评价体系、皮疹辨证与四诊辨证的结合、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人才培养体系、中药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若可解决以上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便可以更好的发展并服务于患者。

此外,对于中西医治疗的结合点应积极进行探索,如应用西医国际或国内诊疗方案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中医诊疗方案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如何正确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在互补之后应进行疗效等相关评估,目前相关疗效评价体系缺乏公认标准,对于单病种综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体系应客观、简洁以便统计分析,其评价内容应包含社会和患者、患者依从性、经济和治未病角度,评价中西合璧的有效性,结果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作为临床学科,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在安全、有效、经济的前提下,解决单一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优势互补、减毒增效、简单经济、防治同源。原则上临床效果1+1≥1、不良反应1+1<1。但临床实践中的中西医结合是复杂的,涉及到诊断、治疗、预防和疗效评价等诸多方面。

2 诊断: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4-8]

中西医结合是用现代医学技术,解析中医理论和中药作用靶点,用中医整体观、个体化治疗理念指导现代医学实践,联合中药、西药,多层次、多靶点阻断疾病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在皮肤性病学科,逐渐形成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

现代医学角度的“辨病”,是以明确诊断、寻找病源为基础,针对病症与病源用药,“辨病”内容不局限于病因,疾病相关的发病机制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样是“辨病”的重要内容。中医辨证是依据望、闻、问、切所得内容,从五行生克制化、阴阳生长规律中,运用八纲辨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治疗方案,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辨证”在宏观和动态等方面有优势,但对疾病发生的原因、确切机制、转归预后等缺少量化、直观的客观指标。“辨病”可利用现代医学技术,通过客观指标对大部分病种进行诊断,疗效明确、可重复性强,但缺乏整体观念。

中医的“证”相当于西医的“综合征”,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证”通过“望、闻、问、切”所得的舌、脉、症状进行分析归纳,将不同症状分为各种“证”,这与“综合征”以症状决定病名相类似。一般情况下,“证”表示机体病理情况时某阶段的一种反应,这是纠正和治疗这种病理状态的依据,一种疾病的不同过程可有不同“证”,不同疾病的某些过程也可出现相同的“证”。而“综合征”常表示疾病一组症状的病名而已,如白塞氏综合征可有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或阴虚热毒证等证型。

“证”所表现的舌、脉、症状等,可反应机体病理状态的阶段,如“风热证”的患者可表现咳嗽、口干、咽痛、头痛、发热重恶寒轻,皮肤可见红斑或风团等不同症状。以上症状体征可以出现在接触性皮炎、急性荨麻疹或多形红斑等皮肤病发病过程的某个阶段,此阶段治疗应使用祛风清热类药物,若用药后患者痊愈,说明辨证正确,不仅患者的病理改变被纠正,其西医病因也得到治疗;若用药后患者仅见好转,其病因可能得到部分或尚未得到治疗,还应继续治疗或进一步辨证修改方药;若用药无效,说明辨证不正确或用药不当,需要再次辨证确定治法方药。中医“辨证”是对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功能状况的辨别。根据功能状况给予对应治疗,进而改善机体脏腑功能、增强防御能力、调畅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谓之治病求本,最终改善机体生理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上述中医的“证”,描述了疾病病理反应的某个阶段,对机体发病时的生理、病理改变也十分重视,其中包含中医的病因,但不包含西医对该病的病因(如变应原、微生物、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等)。所以“证”可以理解为西医某种疾病的某个病理阶段,不能代表疾病的全过程及病因,对“证”治疗,只对疾病该阶段的生理病理改变进行治疗,不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在有这样的认识后,将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即“证”与“病因”同治,这将充分发挥中西结合治法的优势和治疗效果。如硬红斑这种与结核杆菌感染有关的疾病,采用抗结核的异烟肼,同时配以中医治疗“气血两亏证”的药物进行治疗,可得到良好的疗效。又如严重的药物性皮炎,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可有较好效果,但治疗时如果不停用导致药疹的“药物”,那病情可能只会暂时减轻,并不能得到根治。

随着医学发展,有些病在潜伏期没有症状时已能诊断,如无“证”可辨的潜伏期梅毒,或证已消退但病未痊愈,如由急性期进入无症状期的艾滋病,“辨病”可解决中医无“证”可辨的窘境;而某些西医无法确诊,且检查不到阳性结果的疾病,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可得到良好的效果,此时“辨证”弥补了西医无病可辨的不足。因此中医辨证同时结合西医辨病,进行诊断、分型与分期。“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融合中西医学之长,既明确局部病理损害,同时关注疾病过程中整体反应和动态表现,较单独应用中医或西医都有更好的补充与发展。

在“辨证”与“辨病”结合过程中,参考西医化验检查结果,是诊治的重要环节,可帮助判断疗效与预测疾病转归。西医化验检查可作为中医四诊的补充与延伸,将其有机结合中医理论,可丰富临床。随着运用科学实验对中医“证”的研究,其机制正逐步被阐明,使中医逐步科学化,这也促进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有机结合。

因此,医者们在临床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类疾病时,既要明确辨证分型,也要结合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使用中药和西药,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治疗:皮肤科临床中西药联用[7]

随着西医东渐,明末清初便有了中西药联用的尝试,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以石膏阿司匹林汤治疗发热。而后,中西药联用防治疾病逐渐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体现。一些近代医家以中西药联用治疗皮肤病,在《中西医学汇综》、《皮肤新编》等著作有记载,此时中西医联用偏重于二者取长补短,追求疗效。

3.1 中西药联用的目的与意义 单一中药或西药不能防治所有疾病,且各有优劣。长久的临床实践证明,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得到比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更好的疗效。一方面,优势互补可增加疗效,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进而减少药物用量,缩短疗程,降低医疗成本;另一方面,联用后扩大了药物的适用范围,此为中西药联用的潜在优势,也是联用的目的,同时是判断联用合理与否的标准。

3.2 中西药联用的基本原则[1]

3.2.1 明确理论依据 中药与西药,无论单独使用还是联用,均应以各自理论为指导,不能以单方面理论对中西药联用进行指导。“中药西药化”,运用西医药理学对中西药联用进行指导,显然不妥;“西药中药化”,使用中医方剂组方原则指导中西药联用,也值得商榷。在选用中药时,如果能被西医药理学所解释,将使中西药联用的机制更加合理,这依赖于现代药理学对中医中药的实验研究,从而将中西药联用的功效整合,发挥更优。

3.2.2 避免配伍禁忌 并非所有中药与西药都可联用。中西药在多方面存在配伍禁忌,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已知者不可再联用,尚不清者,应继续研究,并结合临床与实验多方面观察总结,不能想当然的将单用有效的中药与西药堆砌在一起,不当的联用可能出现减效、无效甚至毒性,此为中西药联用的误区。

3.2.3 慎选用药方案 面对不同疾病,在选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中西药的特点,确定中药与西药的主次地位,同时应充分考虑药性药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影响因素。

3.2.4 强调成本意识 单使用西药或中药即可治愈的疾病最好不要联用。如确实需要中西药联用,当确保最佳疗效的同时,尽量保证最低成本。临床应避免一味强调中西药联用效果而忽略了成本,这既违背药物经济学原则,又浪费了医疗资源,结果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3 中西药联用的思路与方法 中西药联用要注重“急则西药、缓则中药”的方式,即以西药快速将病情控制,用中药在根本上调节机体平衡状态。

3.3.1 辨证选中药与辨病选西药相结合 目前临床中西药联用普遍采用这种方法。很多疾病在治疗时,采用中西药联用,往往可获得比单用中药或西药更为明显的疗效。如风疹患者,西医一般抗病毒治疗,中医辨证以疏风宣肺、凉血解毒治法;对于水痘,轻症者西医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中医以清热解毒、凉血清营化湿法;在类丹毒治疗中,局限型患者使用清热解毒中药,外涂或湿敷,同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败血症型应尽早应用敏感性抗生素控制感染,最后结合中医辨证予扶正祛邪法,扶助正气;治疗单纯疱疹时,急性期治疗旨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防治继发感染,单用中医或西医疗法均可起效,但对于复发频率较高的患者,采取中医扶正祛邪法,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脓疱疮发病多为明确的细菌感染,病情重者需系统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结合扶助正气中药,如此可降低自体接种感染的可能;对于丹毒的治疗,在使用抗生素时,联合清热凉血、化瘀解毒中药,既可防治流火结毒,还可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药量,尤其对于抗生素耐药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等多方面有优势。以上治法取中西医所长,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同时也会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3.3.2 以中药补西药不足 在治疗中使用不良反应较大的西药时,结合中医辨证给予中药,会有不错的增效减毒效果。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时,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关节肿痛,但对胃肠道及肝肾功能影响较大,抗疟药可减轻光敏感和控制皮疹,但有眼底病变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为基础用药,但长期使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在使用以上药物的同时,加入凉血护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可降低激素的不良反应,待病情稳定后,应用益气养阴、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利逐渐降低激素用量;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时,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此时应用活血通络止痛中药配合针灸理疗,会有较好疗效,若在带状疱疹病程初期西药抗病毒治疗同时,应用针灸与中药,往往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极少出现后遗神经痛;防治麻风病时,依据扶正祛邪的中医理论给予扶正培本中药,再配以砜类药物,这样治疗可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同时有助麻风病患者遵医嘱足程、足量服药,有利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以上治法,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并保证西药的使用效果,发挥中西药联用优势,减少不良反应。

3.3.3 以西药补中药不足 对于一些处于急性期,和中药效果较弱的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因中药给药途径单一而不利急救,此时临床治疗多使用西药,类似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如在天疱疮急性期时,病情较重,应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又如治疗生殖器疱疹,在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予抗病毒药,迅速达到缩短病程以及防治并发症的作用;对于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规范且足量用药;治疗梅毒时,及时、正规、足量的治疗尤为关键,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上使用西药治疗时,视情况中医辨证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对扶助正气,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

3.4 中西药联用的模式

3.4.1 中西药并重 适于运用西药已有规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某治疗阶段效果不理想,或易复发等,而中药疗效确切,但也存在不足的一类疾病。此时宜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药联用的方法。如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风疹和手足口病)等。

3.4.2 西药为主,中药为辅 适用于西药疗效确切,但存在较大不良反应、耐药现象或易复发等情况,因而不能大量使用。此时,辅以中药,可降低西药用量、增效减毒、减缓耐药现象、缩短病程、降低复发情况。如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抗生素治疗淋病、梅毒等。

3.4.3 中药为主,西药为辅 适用于原因尚未明确,西药疗效不佳,但中药有效的疾病,如黄褐斑、白癜风等;或疾病迁延不愈,正气不足,如梅毒晚期;或疾病的非发作期和缓解期,如生殖器疱疹非发作期等。此时应用中药有整体治疗、扶助正气、防治复发等效果。

3.5 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

3.5.1 药理禁忌 含金属离子的中成药或中药的配伍禁忌:如龙骨、赭石、牡蛎、石膏、朱砂或牛黄解毒片、牛黄清心丸等,不可与四环素族抗生素联用,此类西药与金属离子易形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抗生素吸收而减低疗效。

含有机酸的中药或中成药的配伍禁忌: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蒲公英、山楂或保和丸、生脉饮、乌梅丸等,不可与磺胺类西药联用,因磺胺类药物在体内转化的乙酰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较低,易在肾小管尿液中析出,损伤肾脏及尿路;不可与红霉素联用,因酸性环境下红霉素抗菌能力弱,易丧失药效;不可与较强碱性的药物联用,易产生中和反应而失去药效。

含鞣质中药或中成药的配伍禁忌:如大黄、五倍子、侧柏、虎杖、石榴皮、地榆和仙鹤草等,中成药麻仁丸、牛黄解毒片和七厘散等,不可与四环素,利福平和磺胺类等药物联用,联用会加重肝毒性,导致中毒性肝炎或药源性肝病;不宜与维生素B1、B6一同服用,同服易形成络合物,影响二者发挥作用;不宜与酶制剂同时使用,鞣质易与酶的肽键或酰胺键结合后形成氢键络合物,降低酶的效价,影响药物代谢。

含苷类中药或中成药的配伍禁忌:如桃仁、杏仁、远志、三七、人参、甘草或三七片、甘草合剂等,不应与烟酸、维生素C、谷氨酸等联用,联用导致中药有效成分分解,降低药效。

含乙醇类中成药配伍禁忌:含乙醇类中成药不可与灭滴灵、先锋霉素等联用,此类药物会阻碍乙醇代谢分解,产生双硫酸样不良反应。

3.5.2 注意用药方法 中药与西药联用应注意用药时间与剂量,避免同时服用,以免产生配伍禁忌,也不应将单用剂量作为联用的剂量,避免因功效相同或存在促进作用而产生用药“过量”的反应。

4 辅助治疗:皮肤科临床理化疗法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9-10]

治疗皮肤病不仅需要内治法,也需要与辅助治疗相结合。辅助治疗在皮肤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治法多样且效果优良。本节仅讨论辅助治疗的结合,临床需根据实际同时使用内服法。

4.1 中西医辅助治疗结合的目的意义 西医学在近、现代科学推动发展下,占据着世界医学的主导地位,一系列现代的物理、化学疗法在治疗皮肤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早在《山海经》中即有用砭针切开排脓的记载,在近年中医热潮中,中国传统医学的自然疗法很受推崇,中医外治法治疗皮肤病,有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拥有不错的疗效。在内服药物同时,将西医理化疗法与中医外治法科学的结合,应用于临床,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皮肤科的辅助治疗包含西医理化疗法与中医外治法。理化疗法以多门现代医学学科为基础,借助电、磁、光、声,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包含光疗法、激光疗法、电疗法、微波疗法、冷冻疗法、水疗法、放射疗法和化学剥脱术等;中医外治法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基础上,通过外治手段调节人体阴阳,促使恢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非药物外治法以经络传导、机械刺激达到目的,药物外治法通过皮肤透入、黏膜吸收、经络传导起效,具体包括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穴位疗法和拔罐法等。中医外治法不断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循证医学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在利用了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的同时,更加科学化,这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与西医辅助治疗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

在临床中运用并结合辅助治疗,多角度对疾病进行干预,既提高疗效,也可弥补内服药治疗的局限性。因内服药物需经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其在皮肤病位的药物浓度较低,而辅助治疗可于作用部位直接发挥作用,因此疗效一定程度上优于内服法。辅助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部分属于治疗病因,如治疗疣、疥、皮肤浅部真菌病等;部分通过局部干预,减轻症状或加速皮损消退。对不同病症选择最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法与内治法同等重要。

4.2 中西医辅助治疗联用的原则

4.2.1 合理搭配 合理搭配使用辅助治疗,增加疗效。选择治法时应合理搭配,充分发挥不同治法的优势,但要避免盲目的治法叠加,对不宜搭配使用的治法不可联用,避免出现减效甚至加重病情的情况;不同治法疗效相当时,应选择最为经济的治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2.2 个体差异 充分考虑个体情况差异,是否过敏体质,皮损部位的特点等。如儿童皮肤较薄嫩,外用药物宜少,刺激不易过强;面颈部、会阴及外阴等薄嫩皮肤处,也应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刺激;易产生过敏的治法,应在正常皮肤测试后再视情况使用。

4.2.3 用法与剂型 皮肤病不同疾病和疾病不同分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法。如湿疹急性期表现以渗出为主,应避较强刺激,可应用水剂或湿敷缓解炎症,减少渗出,而慢性期无渗出且皮肤肥厚者,应给与油膏或霜剂,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加药物渗透,加强吸收。

4.2.4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在治疗时,应明确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紫外线照射时应注意眼睛的保护,甲亢、光敏感者等禁用。

4.3 中西医辅助治疗联用的应用[11]临床中很多皮肤病的治疗,都应用内服与辅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辅助治疗也可由理化治疗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以下列举部分应用辅助治疗相结合的疾病。

4.3.1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治疗后,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此时内服药物同时联用中西医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发生概率。物理疗法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局部照射,促进水疱干涸结痂;中医外治法包含艾灸法、毫针、刺络拔罐、火针、电针、穴位注射、气疗仪熏蒸法、耳针等。采用紫外线照射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可明显缓解神经痛,且不易复发。紫外线照射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增强细胞吞噬能力,从而加速清除致痛物质,提高免疫力;经辨证取穴,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加强穴位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效;刺络拔罐可将邪毒随血排出,同时拔罐负压可使其充分释放,血出邪尽;电针法可增强毫针的镇痛能力,并加速炎性反应水肿的消除;火针使局部升温,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同时火针可提高患者痛阈值,发挥镇痛作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时可选用2种或以上联用,充分结合各法的功效,达到良好的预后。

4.3.2 跖疣 多发性跖疣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中西医辅助治疗联用,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可局部应用软坚消疣中药外涂、火针、艾灸、中药泡洗或穴位注射法,配合高频电灼烧、CO2激光、液氮冷冻法、光动力疗法。中药外涂直接作用患处起效;火针可温通经络、软坚散结,从而扶正祛邪,现代研究认为火针刺疣后,破坏其营养血管,导致疣体坏死而发挥治疗作用;辨证使用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等药物足浴,可腐蚀疣体、改善皮损;苦参素穴位注射太溪穴和足三里穴可有治疗作用;光动力疗法可消灭致疣出现的乳头瘤病毒,也可联用红光照射,杀灭疣体。临床应选取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联用。

4.3.3 丹毒 丹毒在内服药物同时,联合外治法辅助治疗,可防止流火结毒的出现。治疗时可外敷金黄膏、砭镰法或火针疗法,配合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等。金黄膏活血散瘀、祛腐生肌、拔毒外出、清热解毒,可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促进上皮生长;砭镰法针刺患处出血,可祛瘀消肿、通经活络、泄热排毒,加速红肿消退也有退热作用;火针疗法可加速局部循环、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有利于炎性反应的局限和消退;微波治疗可穿透组织,促进深部细胞新陈代谢,提高局部免疫力。

4.3.4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慢性易复发,治疗应标本兼顾,内外同治。治疗可采用穴位埋线、中药熏洗、针灸、刺络拔罐放血等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穴位埋线为针刺的改进与延伸,持续对穴位进行刺激,长久起效,辨证取穴后可有不错疗效;刺络拔罐放血可使湿热毒邪外泄,化瘀解毒、祛风止痒;中药熏洗直达毛窍腠理,促进循环增强代谢、润肤止痒;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可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改善局部瘙痒。

4.3.5 其他 如紫外线照射结合针灸、药浴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光疗、熏蒸结合中药外敷、针灸、压豆、埋线治疗瘙痒症;窄谱中波紫外线结合针灸、拔罐、穴位贴敷等治疗银屑病;光电疗法结合毫针、刺络拔罐放血、火针等治疗玫瑰痤疮;光疗结合针灸治疗白癜风等。

5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评价方法[1,4]

临床疗效评价是医学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对临床治疗按照标准,进行定量、定性和综合判断的过程,可反应出疾病的治疗效果。

5.1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多采用量表进行判定,包括普适性量表和疾病专用量表等。对于疗效的评价,应在治疗的前后及过程中多次评分,以观察治疗效果。

普适性量表可应用于多数疾病疗效评价研究,常用普适性量表包括:36项短期健康调查量表(SF-36)、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诺丁汉健康问卷量表(NHP)、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

皮肤科常用量表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皮肤病调查Skindex-29量表和Skindex-16量表等。

统计评分结果后,应用尼莫地平法疗效评定公式,计算出疗效指数,对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

以下列举部分有疗效评价体系共识的皮肤病。

5.1.1 银屑病 形态学评价:根据患者体征,基于皮损的形态学表现,常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体表受累面积(BSA)进行评分。BSA<3%或PASI<5为轻度银屑病;3%<BSA<10%或5<PASI<10为中度银屑病;10%<BSA或PASI>10为重度银屑病。

社会心理指标评价:银屑病不仅对躯体造成危害,还影响社会心理方面,常用DLQI、NHP、SF-36、WHOQOL-BREF等,其中包括银屑病对患者容貌、婚姻、社交、经济负担、患者心态及日常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分法通过收集患者心理社会学、形态学等资料,得出综合指数,如整体评价法(PGA)。PGA不基于个别体征和症状,而将病情视为整体,包含医师评分和患者评分,可表示疾病某时间点的状态,也可反应动态变化。

中医症候积分:根据中医临床症状指标进行评分,不同证型观察内容不同。血热证:皮疹颜色、瘙痒程度、灼热感和心烦易怒程度;血瘀证:皮肤颜色、瘙痒程度、皮疹浸润程度和舌下络脉情况;血燥证:鳞屑程度、口干舌燥程度和瘙痒程度。评分按照轻到重分为0、3、5、7分,计算积分之和。

将PASI、DLQI和中医症候评价积分等,计算出治疗指数,进行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指数60%~94%;好转:治疗指数30%~59%;无效:治疗指数<29%。

5.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SLE评价的金标准为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2000)和SLICC/ACR损伤指数;中医症候积分:根据主要症状体征(红斑、发热、关节疼痛、脱发、口疮)和次要症状体征(心烦、口干、手足心热、乏力、失眠、盗汗、月经不调、夜尿、尿色、大便、舌苔、脉象)由轻到重积分0、2、4、6分,计算积分之和。将SLEDAI、DLQI和中医症候评价积分等,计算出治疗指数,进行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指数>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指数≥70%;好转: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治疗指数≥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指数<30%。

5.1.3 天疱疮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性病学》中4级疗效判定:痊愈:全身无皮损并已停用激素;基本治愈:仍有个别皮疹未退,激素维持量<10 mg/d;好转:病情较初发生减轻,仍有少量皮疹,激素维持量>10 mg/d;无效:激素量>90 mg/d,治疗时间超过3周,皮疹仍未能控制者。

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评分(PDAI):根据头皮和皮肤及黏膜糜烂面大小和个数评分,判定损害程度和疾病活动度;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ABSIS):包括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评分和皮肤严重程度评分;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BQOL):包括感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等。将ABQOL、PDAI等,计算出治疗指数,进行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指数60%~94%;好转:治疗指数30%~59%;无效:治疗指数<29%。

5.1.4 其他皮肤病 如湿疹可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结合DLQI进行评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疼痛程度(VAS)、匹兹堡睡眠指数、SF-36评分等。

5.2 评价体系的延伸

5.2.1 医生及患者评价 对于疾病疗效的评价,不应局限于疾病相关的症状评价,应加入医生对治疗的预期结果、患者对治疗的预期结果、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不适和社交改善、患者对治疗费用的预期、患者对医生及医疗环境的评价等。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解并结合临床,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可增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

5.2.2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某治疗方案所耗费的全部资源的价值和产生结果效益的方法。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指导临床时,要科学严谨,既要杜绝不讲代价和效益,一味追求昂贵的治疗方法,也要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临床疗效不佳的情况出现。目的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合理用药,降低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使疗效达到最佳。

6 预防:中医“治未病”与西医预防相结合[12]

皮肤病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如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大多皮肤疾病有明确的诱因,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避免疾病的出现,因此医者们要积极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经曰:“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主张,“治未病”的理念是中医学防病的精髓,其更偏重对人体自身的调节;而西医对于疾病的预防多偏重于对人体之外的环境等因素进行控制,因此,结合中西医预防之所长,对减少皮肤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皮肤病的防治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避免搔、抓、烫,因为清洁且完整的皮肤是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中医“治未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强调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四时协调统一的关系,重视皮肤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皮肤疾病的出现不只因为皮毛本身,更是内在气血、脏腑病理的外在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生活起居应顺应四时;保持情志安定,以维持脏腑气机的条畅,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改善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遵循“治未病”理论中的“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例如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影响美观且易复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被大家重视,中医采用“三伏贴”可进行“冬病夏治”,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夏季常见的痱子、脓疱疮、热性皮炎,在当季可多食用清暑祛湿的绿豆汤、西瓜,或擦涂滑石粉等,可减少疾病的出现;对于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皮肤病(如癞皮病),应嘱患者饮食多摄入维生素和蛋白质。

西医预防: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皮肤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随着生理生化、免疫检验等学科的发展,使很多“看不见”的病因变得“可见”。例如:通过血清过敏原或斑贴试验检查,可发现机体对何种物质过敏,进行有效的规避可避免相关皮肤病的出现;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科普,如在生活中如何保持环境卫生、清洁衣物、防晒和饮食等,可切断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从而避免。像湿疹、慢性荨麻疹等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查清过敏原后,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若无法避免,可进行脱敏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在疾病初起给予抗炎、抗病毒的西药,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对于部分银屑病患者,嘱其生活中注意不要劳累,注意作息保护扁桃体、适度晒太阳、出汗,可有效预防疾病反复;一些湿疹患者,让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的保湿防护;日光性皮炎患者,注意防晒,以上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如病毒引起单纯疱疹的患者,在生活中应清淡饮食,忌食辛辣与肥甘厚味,同时进行灭活疫苗注射,如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扶正祛邪,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理论,在人体自身和外因等方面同时着手,对生活健康和疾病预防有很大的帮助。

7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完善与发展[10]

7.1 对相关治则研究 利用现代药理生理学对皮肤科中医相关治则进行研究,可揭示其作用。如中医治则活血化瘀法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清热解毒法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解热、抗炎、抗癌、影响免疫功能的作用;扶正固本法有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作用;健脾利湿法有抗菌、利尿、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对神经系统、调节免疫、胃肠运动有一定作用。皮肤科常用内治法包括:解表法、清热法、祛湿法、祛风法、补益法、行气法、活血法、温通法,治疗属实证的急性荨麻疹可疏风清热、虚证的慢性荨麻疹可益气固表,上两法均可改善荨麻疹皮肤、黏膜血管的反应性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的症状。

目前,中医对于临床疗效的判定多以症状消失和改善为标准,缺乏随机数对照实验,且较少应用盲法,如能先对相关治则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应用现代医学指标,揭示中医治则的科学性,可为疗效评价体系,或为中药研发提供参考。

7.2 对相关中药研究 通过对中药方剂进行研究,指导临床用药与新药物开发。医者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方剂蕴藏的用药规律,以血清药理学与血清化学法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明确机制后可进行拆方研究,在确定药理研究方案后,利用药理学指导目标活性成分配伍应用,进行制剂研究,探明其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与药物开发。

中药以汤剂内服为主,配以丸、丹、散等,因剂型原因使其无法像西药一样迅速发挥作用,所以限制了使用与发展。近年出现的中药注射剂以其给药便捷、起效快等优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药应用的局限性,如相关甘草提取物药物:派力司、美能、甘利欣等,因含有甘草甜素而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治疗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同时不会出现激素的不良反应;脉络宁治疗银屑病;还有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剂、柴胡注射剂等,以上新型中药注射剂的开发,是中医药的进步,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体现。近年应用现代药理学对单味中药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研究为探寻中药单体的作用机制与靶点提供了支持,有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也是基础研究层面的中西医结合。例如对于雷公藤的研究发现,其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在皮肤科,雷公藤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银屑病其效果不同,应辨证使用。对于脓疱型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雷公藤的效果最佳;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应用雷公藤治疗,可停止并消除红皮症的进行,但银屑病皮损不会减退;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急性期和点滴型银屑病,其疗效也较为显著,以上用药效果证实了雷公藤的较强抗炎能力。但在雷公藤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法用量,其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接近,且应避免长期服药,注意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此外,还有很多对单味中药的研究,如:苦参、黄芩、白芍和甘草等,其单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单味中药的研究成果,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支持,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中药的优势在于取药天然、不良反应少,医者们应结合现代医学进行相关研究,继续开发高效无毒的剂型,以提升中药的利用效率,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7.3 皮疹辨证与中医四诊辨证关系研究[13-14]现代医学利用皮疹辨证对皮肤疾病进行初步诊断,而传统医学讲究四诊合参,也就是四诊辨证。在皮肤科诊断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以便后期选择更加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法,此为重要环节。医者们的研究可侧重以下方面:原发皮疹与继发皮疹的特征性改变、体现疾病变化规律(分期、证的改变)、借助现代医学手段、皮疹表现和证侯表现的高度异质性。例如荨麻疹皮疹辨证与四诊辨证的关系:急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为鲜红色风团、灼热剧痒,中医辨证为风热型,四诊可见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滑数;寒冷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为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中医辨证为风寒型,四诊可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人工荨麻疹皮疹表现为痒,夜间显著,皮肤划痕症阳性,中医辨证为血热型,四诊可见心中烦躁不安,舌红,尖赤,脉细数;慢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为反复发作,午后或入夜加重,风团色淡,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四诊可见面色不华,头晕、体倦、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压力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为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多见于受压部位,中医辨证为血瘀型,四诊可见面色晦暗,或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少,脉细涩。

7.4 对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15]若要中医走向世界,对于诊疗评价体系的完善研究势在必行。此过程中可借助国际公认的评价系统,如诊断标准、入组标准、评分系统、疾病分级等进行疗效观察与疗效判定,同时纳入皮疹辨证的内容、中医证候变化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对皮肤科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倡开放性临床试验的思维模式,对患者自身对照前后疗效对比,努力形成关于临床开放性试验的医学大数据供临床使用。

7.5 皮肤科中西结合人才培养 相关人才的建设是皮肤科中西结合的发展的关键,同时要求中西医结合人员应有较高水平的中医知识,掌握西医的基础与前沿内容,这是将中西医综合运用于临床的基础。培养中西结合人才应树立:一分为二、继承发扬、协同研究、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的观念。坚持进行基础培训、理论提高、临床强化、锁定青年的原则。做到中西医贯通融合,其中包括诊断方法结合、治疗方法结合、辨证方法结合等,同时要不断的自觉提升和丰富自己,如此,皮肤科中西医结合人才才能肩负起发展学科的重任。

猜你喜欢

中西药西医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