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五脏胀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识初探
2020-01-09郑翠婷张梓洁梁津焕罗植允
郑翠婷,李 荣,张梓洁,梁津焕,罗植允
胀病是指卫气运行失常,气机不利,气水不行,聚于无形之气分,内排脏腑而外扩胸胁,自觉支撑、胀满的一类疾病。早在《黄帝内经》[1]中,便有了“胀病”病因病机以及病位的记载。如《灵枢·胀论》[2]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指出了胀病的两个致病因素,即为厥气与寒气,明确了胀病的发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营卫之气阻滞,致使营气不能内进以濡养脏腑,卫气不能外出以保卫、温煦肌表,脏腑的正气与外来的邪气相搏,导致气、血、水停聚于皮肤、肌肉、五脏及六腑等全身各处,从而导致胀病的发生。按胀病发生的病位,可分为内胀与外胀,内胀又可分为五脏胀、六腑胀及奇恒之腑胀,其中,五脏胀分别为心胀、肺胀、肝胀、脾胀、肾胀。按胀病发生的病因,可分为水胀、气胀等。由于各类胀病之间的临床症状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分,因此,现代医家多采用病因联合病位对胀病进行分类。
1 五脏胀病的病因病机
1.1 心胀病的病因病机 历代中医古籍中,对于心胀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灵枢·胀论》最早提出了心胀的病名及症状特点,即“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医醇剩义·胀》[3]《丁甘仁医案·肿胀案》[4]认为心胀的病因以外感六淫为主,其中寒邪居多,外来之邪入侵,损伤心之阳气,致使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临证指南医案·肿胀》[5]提出心胀的病因同胀病的病因雷同,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心胀的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证居多,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为本,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无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气滞、血瘀、痰湿停聚于内;外感六淫之邪,内侵于心,损伤心气、心阳,最终导致心胀病的发生。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肺、肾相关。
1.2 肺胀病的病因病机 肺胀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以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胸部胀满、憋闷、咳嗽、喘息等,由多种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所致。对于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如《黄帝内经》中提到肺胀的病因有寒热之分,病机为营卫之气运行不畅,再加之外感寒邪,正邪交争,从而导致肺胀病的发生,同时又与脾、心、肾相关;《金匮要略》[6]则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有水饮”,认为肺胀的发病因素主要为寒、热、水,即为外感风寒、水饮内停、兼有郁热,三者合而为病;《诸病源候论》[7]又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肺胀的病因病机,将肺胀分为虚实两端,气道壅塞、肺气上逆为实,而肺气虚是肺胀发病的根本原因;《太平圣惠方》[8]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痰饮留滞”在肺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丹溪心法》[9]则首次提出了血瘀对于肺胀病的影响,认为气机壅塞多为痰夹瘀血所致;《证治汇补》[10]则总结了之前所有对肺胀病因病机的认识,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根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提出脾湿致胀病的学说。总之,肺胀的病因为久病肺虚、感受外邪,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肺、脾、心、肾脏气亏虚为本,水饮、痰浊、血瘀为标,而致肺气上逆,气道壅塞,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从而导致肺胀的发生。
1.3 脾胀病的病因病机 脾胀最早记载于《灵枢·胀论》,如“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医醇剩义·胀》与《金匮翼·胀满诸论》[11]皆提出湿邪是致脾胀的主要原因。脾为后天之本,居于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在体合肉、主四肢,脾胀的发生,多以实证居多,以寒湿之邪为主。多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过食肥甘生冷等内生寒湿,致寒湿内盛,脾阳失运,气滞中焦则腹胀;脾失健运,胃气上逆则泛恶欲呕;湿性重着下趋,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为痰,则体重;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致心神所养,则卧不安。脾胀的病机关键在于为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气滞水停,病位主要在脾,与心、肝、肾相关。
1.4 肝胀病的病因病机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灵枢·胀论》指出肝胀的主症为胁下胀满,痛引小腹。《医醇剩义·胀》认为“两气”相积而致肝胀的发生,即“寒气上逆”与“肝气上逆”。《金匮翼·胀满诸论》认为肝胀为“怒动肝火,逆于中焦”。肝属木,胁下为肝之本位,肝脏具有“肝主疏泄、肝气升发、肝阳易亢”等生理特点。历代医家表明,肝病的发生多由情志不遂所致,肝胀亦是如此。因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阻滞而发为胁痛。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水和血的运行,气滞则血瘀、水停。肝胀之病,以实证居多,其病机以肝失疏泄为主,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病位在肝,且与脾肾相关。
1.5 肾胀病的病因病机 “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灵枢·胀论》指出肾胀的主症为腹满、腰痛。《医醇剩义·胀》提到肾本属阴水,肾胀的发生与“寒气”相关。肾位于下焦,属阴中之阴,肾主水,与水液代谢相关。又因肾内寄元阴元阳,故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胀以虚证为多,多因肾阳损伤,素体虚弱,或久病伤肾所致。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产生水饮、痰瘀等病理产物,致腹满等症;阳虚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不能温养腰膝,不荣则痛,则腰膝冷痛;肾主水,阳气不足,开阖失司,水邪泛溢肌肤,还可致水肿等症。总之,肾胀的发病主因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致机体失养,水饮、痰瘀内停,病位主要在肾,与心脾相关。
2 五脏胀病的治疗原则
《灵枢·胀论》对胀病提出了总的治疗原则,如“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即对于胀病的治疗,首先需分清虚实,遵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基本原则,切不可犯虚虚实实之错。
2.1 心胀病的治疗 对于心胀的治疗,历代古籍中各有不同的论述,如《针灸甲乙经·五脏六腑胀》[12]明确列出针灸对于心胀的治疗,当以针刺心腧为主,列缺为辅。《石室秘录·卷六·水湿门》[13]提出产妇心胀,水胀面浮者,当以健脾利水为主。《医醇剩义·胀》提倡心胀的治疗重在散寒温阳、扶正祛邪,方以离照汤主之。《丁甘仁医案·肿胀门》提出心胀的治疗需调补心肾。临床治疗时,可根据其不同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如心阳不振者可选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之品;气阴两虚者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麦冬、百合、五味子等补心气、养心阴之品;水饮内停者可选用黄芪、茯苓、薏苡仁、陈皮等健脾利水之品;瘀血内结者可选用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之药。
2.2 肺胀病的治疗 根据肺胀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的不同,历代文献中对肺胀的治疗记载也是各有不同。《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14]记载了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分别治疗肺胀之目如脱状者以及肺胀之心下有水者。《外台秘要·肺胀上气方》[14]记载了用紫菀方治疗咳嗽踹粗,卧眠不得之肺胀。《丹溪心法》中记载了用四物汤加桃仁等药物治疗肺胀,开创了活血化瘀药治疗肺胀的先河。《证治汇补·咳嗽》将肺胀的治疗分为虚实两端,虚者宜补,实者宜降。总之,肺胀的治疗应抓住虚实标本,针对病情,灵活运用治疗方法,达到补虚泻实、标本同治的目的。如痰浊雍肺者可选用苏子、前胡、白芥子等化痰降逆之药,半夏、厚朴、陈皮等燥湿化痰之品;痰热郁肺者可选用黄芩、石膏、桑白皮等清泄肺热之品;阳虚水泛者可选用附子、桂枝等温肾通阳之药,白术、茯苓、泽泻等健脾利水之品;肺肾气虚者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等补益肺气,冬虫夏草、熟地、胡桃肉等益肾之药。
2.3 脾胀病的治疗 古代文献中对于脾胀的治疗原则,不外乎健脾与利水两大方面。如《医醇剩义·胀》指出脾胀的治疗当以扶土渗湿、兼解寒邪为法,以姜术二三汤主之。《金匮翼·胀满诸论》指出脾胀的治疗当以健脾利水为主,记载了小温中丸、胃苓汤、禹余粮丸等方。《丁甘仁医案·肿胀门》提出温运脾阳,以化湿浊为治疗原则。如脾气亏虚者可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寒湿困脾者可选用白术、苍术、附子、干姜等振奋脾阳,温化水湿;气滞湿阻者可选用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茯苓、薏苡仁、泽泻、葶苈子等利水消肿,厚朴、砂仁等化湿行气。
2.4 肝胀病的治疗 肝胀的发病多与情志失调相关,故在其治疗中,以疏肝为主,辅以清泻肝热、外散寒邪。如《医醇剩义·胀》记载了用青阳汤治疗肝胀,以疏肝化浊为治疗原则。《金匮翼·胀满诸论》认为肝胀的治疗当以清泻肝火为治疗原则,选用左金丸。《丁甘仁医案·肿胀门》认为肝胀的治疗应疏泄厥气、外散寒邪。总之,肝胀的治疗当以泄实为主,其具体用药需随证选取。如肝气郁滞者可选用柴胡、青皮、木香、香附、川楝子等疏肝理气;肝郁化火者可选用郁金、黄连、吴茱萸等清肝泄热;气滞血瘀者可选用川芎、延胡索、郁金等行气活血化瘀。
2.5 肾胀病的治疗 因临床上肾胀以虚证居多,故在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再根据其兼症加减用药。《医醇剩义·胀》指出肾胀的治疗原则为温肾祛寒,方用温泉汤。《丁甘仁医案·肿胀门》指出肾胀的治疗宜温肾助阳,以消阴霾。如肾阳虚衰者可选用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等补肾助阳;阳虚水泛者可选用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肾虚血瘀者可选用牛膝、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
3 小 结
五脏胀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很多疾病,如心胀病可对应现代医学之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肺胀病可对应现代医学之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肝胀病可对应现代医学之脂肪性肝病、肝硬化等;脾胀病可对应现代医学之感染性脾大、增生性脾大等;肾胀病可对应现代医学之多囊肾、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本研究简单地阐述了五脏胀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其临床用药,希望在临床上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