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科技创新思维,营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2020-01-09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韩洪涛
■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 韩洪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特别提出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平山道小学始建于1959 年,秉承“蜜蜂精神”引领下的“勤奋、探索、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将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富有创造力的新一代作为办学目标,逐渐形成了“博观约取、实践拓新”的教风和“自主探究、以学为乐”的学风。新的时代,学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树立“科技创新推动学校发展”的新思维,统一思想,力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合科技创新工作思维,使广大教师对科技创新工作“能理解、会运用、可操作”,形成“上下联动,全员行动”的氛围和机制,逐渐确立了“在实践中创新”的科技教育理念。
一、用心用情,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发展
1.重保障。
一是机制保障。历任校长都将科技教育作为主抓工作之一。在学期、年度的评价、考核、绩效认定机制中对科技教师予以奖励。科技教师在职称认定时,在评分等同情况下会予以优先考虑。二是物力保障。在校内保障方面,学校设有创新实验室、科学教室、信息技术教室、畅想空间、多功能厅、报告厅等用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的空间。楼道设有少儿电子图书馆、数字科学图书馆、图书吧、标本馆、科普e站等日常科普活动场所。学校配有两个70 平方米的LED 大屏,并配有直播系统,购买了各类实验器材。在校外保障方面,包括专业科技教育场馆、高校教育资源、科普基地等。三是经费保障。近三年,学校共投入30万元用于有关科技的教育教学活动,保障了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2.重谋划。
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建章立制,构建科技教育的大课程体系。1986年,时任市长李瑞环来校,并寄语:要像小蜜蜂那样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敢于创新。这30余年来,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在劳动中学会创造的起步阶段;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课题的研究的成长阶段,学校参加全国“创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探索形成“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师人人参与,论文分别在国家级、市级刊物中发表;在近几年的品质提升阶段中,构建“小蜜蜂”三级课程体系,将科技教育、创新理念纳入所有课程中,充分体现学校科技教育的全域覆盖。时代更迭,不变的是历任校长和领导班子引领师生科技创新实践的理念与坚持。“抓全面—拎主线—育重点”,筑就每一个孩子的科技之梦,形成了平山道小学科技教育的千峰之美。
3.重团队。
学校组建了一支富有朝气的强大的科技创新发展团队。成立以一把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工作。下设相关领域专家、教师的团队,负责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立项、建设、管理和评估工作。通过调研,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与这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校外辅导员,有在高校工作的学生家长、有“银发计划”的老科技辅导员、有高校结对的大学生、有“科普专家进校园”的专业讲解员,他们的加入使得辅导员队伍更加专业化。
二、融入课程,构建自主探究创新策略
成功的科技教育,除了依赖学校科技教育的理念,还要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元化的课外活动。
1.落实三级课程,确保全员参与。
学校建立了“小蜜蜂”三级课程体系,逐级落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级课程中有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是发现与探索课。校本课程中的必修课阅读,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广泛阅读科技相关的文章、资料。学校还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设立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如创新小发明、创意设计、自然知识挑战、无人机编程……三级课程的参与率为100%,成为了学校全域科技教育的有力保障。
2.构建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策略。
学校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引领所有学科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元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造力,为科技创新打下基础。在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过程中,不同学科根据自身教学目标,探索形成本学科教学策略。基本流程:“激趣质疑—感悟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创新”;学生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开展活动—分析结果”;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点拨指导—引导创新”。课程契合学生发展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创新点,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创新素养为目标,课程设计时按不同学科的特点确定学习目标,精心制订每一份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科技创新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例如:阅读课,学生饱览科技类文章;美术课,学生通过绘制科学幻想画激发创新意识;数学课则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等。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给予评价。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出台的《平山道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标准。学生在学科课程中经过探究实践活动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3.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个性发展。
依托“小蜜蜂”创新实验室建设,融入STEAM教学理念,自主研发校本选修课程,开设了17 个科技相关的活动课,占所有校本课程选修课的26%,涉及科学、工程设计、信息技术、动手实践等各个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去年由科技团队研发的无人机编程课程是全国首创。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化发展每学期自选科目,进而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热情。
三、搭建平台,多彩科技活动全域覆盖
科技教育最关键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到志趣,再到志向,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从兴趣出发,并使兴趣能够成为学生将来终身从事的职业。学校科技工作以“体验”为基础,以“成果”为动力,形成了对学生科创教育的广泛性与拔尖性的有机结合。学校注重多措并举,既重视科创自身发展的内涵,又关注科创过程影响的外延,使学生“有所思、有所行、有所得、有所感”,从而更好地惠及全体学生。
1.以科技活动促进全员参与。
科技教育、科普育人必须面向全体。每年学校开展科技周、科普节、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活动中,人人参与撰写科普小文或绘画科幻画,班班有专题墙报,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活动。学校聘请院士以及专家为学生进行科普讲座。学校的传媒制作团队通过学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使科技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全面育人。
2.以特色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平山道小学的科技活动坚持多年,形成特色。2011年,学校成为天津市第一个校内“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为青少年创新大赛输送了无数优秀的项目和人才。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以创新发明课题研究活动、机器人对抗赛为科技活动的主线,学生以科技创新、小发明、专利项目研发、科技小论文为活动内容,机器人对抗赛以vex项目、无人机救援项目、无人机搜救项目为竞技内容。第二学期以“环球自然日——自然知识科学挑战赛”为科技活动的主线,学生在活动中以自然知识的研究为内容,开展自然绘画活动、故事讲播活动、主题表演活动、知识展览活动。
3.以活动窗口展科技影响力。
学校多层次的科技教育活动现已辐射到其他学校和社区。我区的恩德里小学、滨湖小学、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梧桐小学,以及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小学、京津冀联谊校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河北省唐山市万达小学均定期与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交流研讨。学校科技教育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坚力量。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家长信、“老师说”App,向社会宣传科技活动情况,得到广泛认可与支持。